一起答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相同之处。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怎样划分的?

  4. 简述意志的定义及其特征。

  5. 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6. 认知家庭作业是_______的常用技术。( )

    • A.精神分析法
    • B.当事人中心法
    • C.行为矫正法
    • D.理性情绪疗法
  7. 心理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促使行为变化。

  8.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下列哪种社会影响现象?( )

    • A.依从
    • B.服从
    • C.从众
    • D.遵从
  9. 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

    • A.创造想象
    • B.理想
    • C.再造想象
    • D.幻想
  10. 智力的多元理论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 A.斯皮尔曼
    • B.斯腾伯格
    • C.吉尔福特
    • D.加德纳
  11. 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

    • A.克服困难
    • B.随意运动
    • C.认知过程
    • D.意识调节
  12. 根据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 )

    • A.首要特质
    • B.中心特质
    • C.表面特质
    • D.根源特质
  13. 强调“顿悟”的是心理学的哪个学派?( )

    • A.精神分析
    • B.行为主义
    • C.格式塔心理学
    • D.人本主义
  14.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为( )

    • A.人格
    • B.态度
    • C.需要
    • D.情绪
  15. 用霓虹灯做广告,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

    • A.有意注意
    • B.无意注意
    • C.貌似注意
    • D.有意后注意
  16. 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艾宾浩斯
    • C.费希纳
    • D.弗洛伊德
  17. 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 )

    • A.具体思维
    • B.直观思维
    • C.发散思维
    • D.聚合思维
  18.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

    • A.形象记忆
    • B.语义记忆
    • C.运动记忆
    • D.情绪记忆
  19. 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20. 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1. 简述教师的作用。

  22. 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23. “专家未必名师”。

  24.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 A.复杂性、创造性
    • B.主体性、示范性
    • C.连续性、广延性
    • D.长期性、间接性
  25. 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2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 D.了解和研究学生
  27. 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 A.榜样示范法
    • B.品德评价法
    • C.说理教育法
    • D.陶冶教育法
  28.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 A.集体活动
    • B.个人活动
    • C.群众性活动
    • D.小组活动
  29. 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 A.学校
    • B.图书馆
    • C.办学制度
    • D.教材
  30.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 A.社会主义接班人
    • B.社会主义建设者
    • C.好公民
    • D.好孩子
  31. 循序渐进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身心发展的( )

    • A.个体差异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与顺序性
    • D.稳定性和可变性
  32. 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深刻领会知识并学以致用的必要前提是( )

    • A.感知教材
    • B.理解教材
    • C.运用知识
    • D.巩固知识
  33. 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的学说是( )

    • A.心理起源说
    • B.需要起源说
    • C.生物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34.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划分角度是( )

    • A.课程的组织核心
    • B.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 C.课程管理制度角度
    • D.课程的存在形式
  35.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不均衡性
    • B.稳定性和可变性
    • C.个别差异性
    • D.顺序性和阶段性
  36.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赞科夫
    • B.布卢姆
    • C.杜威
    • D.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