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 A.循序渐进
    • B.因材施教
    • C.教学相长
    • D.防微杜渐
  2. 下列不能说明学习内涵的是(   )。

    • A.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 B.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 C.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
    • D.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3. 学校德育在人品德发展中起(   )。

    • A.主导作用
    • B.决定作用
    • C.辅助作用
    • D.动力作用
  4.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

    • A.后像
    • B.知觉
    • C.表象
    • D.感觉
  5.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 A.社会刻板效应
    • B.晕轮效应
    • C.近因效应
    • D.首因效应
  6. 下列属于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是  ( )

    • A.平衡性
    • B.永恒性
    • C.选择性
    • D.适应性
  7. 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

    • A.操作技能
    • B.动作技能
    • C.运动技能
    • D.智力技能
  8.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是(   )。

    • A.概念形成
    • B.日常概念
    • C.概念掌握
    • D.科学概念
  9. 从根本上说教学方法是由(   )决定的。

    • A.教师
    • B.学生
    • C.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
    • D.教学大纲
  10.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11. 高级神经活动强、平衡、不灵活.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12.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

    • A.1990年
    • B.1993年
    • C.1995年
    • D.2000年
  14.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

    • A.唐朝中期
    • B.明朝中期
    • C.清朝末年
    • D.辛亥革命后
  15. 最先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

    • A.奥尔波特
    • B.弗洛伊德
    • C.荣格
    • D.阿德勒
  16.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  )

    • A.广阔性
    • B.独立性
    • C.灵活性
    • D.逻辑性
  17. 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 A.能力
    • B.性格
    • C.气质
    • D.需要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A.国家
    • B.地方
    • C.学校
    • D.家长
  19.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

    • A.机器大工业生产
    • B.社会主义制度
    • C.旧式分工
    • 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
  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

    • A.国家
    • B.地方
    • C.学校
    • D.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