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命题预测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

  2. 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

  3. 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4. 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

    • 正确
    • 错误
  5. 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

  6. “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

    • 正确
    • 错误
  7. 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

    • 正确
    • 错误
  8. 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 正确
    • 错误
  9. 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

    • 正确
    • 错误
  10. 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

    • 正确
    • 错误
  11. 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 正确
    • 错误
  12.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

    • 正确
    • 错误
  13. 在生态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

    • 正确
    • 错误
  14. 太阳能的数量和分布,对任何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____都是基本的决定因素。

  15. 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

    • 正确
    • 错误
  16. 反馈控制包括________和正反馈。

  17. 生物群落对其周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____________。

  18. 生态系统发展到__________阶段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实际的增长率极小。

  19. 植物对温度有节奏的昼夜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

  20. 相对静止稳态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__________比例适当,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量大体平衡。

  21. 温带草原和________群落,一年生植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2. 农田防护林带,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不透风结构林带、________和通风结构林带三种结构类型。

  23. 水成土壤属于________土壤。

  24.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和__________。

  25. 很多鸟类迁徙和开始生殖的时间取决于_________变化。

  26.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陆生植物是__________。

  27. 演替与波动是有区别的。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而波动是短期的_________的变化。

  28. 人工辅助能可分为_________和工业辅助能。

  29. 在生物学的环境研究中,生物学更加重视_______的研究。

  30. 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__________。

  31. 种群是_________的集合体,而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

  3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__________两方面。

  33. 种群数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称为__________。

  34. 下列关于群落概念,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 B.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 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
    • D.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
  35. 一些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其浓度逐级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_______。

  36. 在生态农业中,稻田养鱼体现了什么原理(            )

    • A.整体效应
    • B.生物种群相生相克
    • C.物质循环与再生
    • D.生态位
  37. 下列不能准确描述动物领域行为生态学意义的一项是(            )

    • A.具有隔离作用
    • B.调节数量
    • C.有利于繁殖
    • D.具有伸缩性
  38.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是(            )

    • 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
    • B.17世纪到19世纪末
    • C.19世纪
    • D.20世纪10~30年代
  39. 下列有关种群的爆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爆发指某一种群在一短暂时期内发生一般性增殖
    • B.种群的爆发指某一种群在一短暂时期内发生爆发性增殖
    • C.种群的爆发指某一种群在很长时期内发生一般性增殖
    • D.种群的爆发指某一种群在很长时期内发生爆发性增殖
  40. 光强度的变化会引起大气和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这属于生态因子的(            )

    • A.主导因子作用
    • B.综合作用
    • C.阶段性作用
    • D.补偿作用
  41. 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

    • A.疏透结构
    • B.紧密结构
    • C.稀疏结构
    • D.通风结构
  42. 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 B.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进行冬眠
    • C.主动地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 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43. 下列土壤结构中,是土壤肥力的基础的是(            )

    • A.块状结构
    • B.核状结构
    • C.柱状结构
    • D.团粒结构
  44.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

    • A.光
    • B.风
    • C.水分
    • D.土壤
  45.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到再次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 A.原生演替
    • B.次生演替
    • C.水生演替
    • D.旱生演替
  46. 植物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有时出现黄化苗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不足
    • B.温度太低
    • C.水分过多
    • D.养分缺乏
  47. 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指的是(            )

    • A.密度
    • B.多度
    • C.频度
    • D.优势度
  48. 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起间接作用的是(            )

    • A.温度
    • B.雨水
    • C.坡向
    • D.光照
  49. 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是(            )

    • A.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变性
    • B.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不变性
    • C.增加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变性
    • D.增加酶的活性,使蛋白质不变性
  50. 下列说法中不是种群的数量特性的是(            )

    •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B.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 C.种群的密度
    • D.种群的分布方式
  51. 下列选项中,不一定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 A.砍伐森林
    • B.森林大火
    • C.过度放牧
    • D.过度捕捞
  52. 下列不属于气候因子的是(            )

    • A.光
    • B.温度
    • C.PH
    • D.湿度
  53. 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 A.水稻
    • B.玉米
    • C.大豆
    • D.冬小麦
  54. 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

    • A.气候顶极
    • B.偏途顶极
    • C.土壤顶极
    • D.地形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