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命题预测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2. 简述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3. 简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4. 人类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是生物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

    • 正确
    • 错误
  5. 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 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

    • 正确
    • 错误
  7.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消耗化石燃料引起的。(            )

    • 正确
    • 错误
  8.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

    • 正确
    • 错误
  9. 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

    • 正确
    • 错误
  10. 冬小麦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

    • 正确
    • 错误
  11. 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

    • 正确
    • 错误
  12. 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是一种寄生关系。(            )

    • 正确
    • 错误
  13.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

    • 正确
    • 错误
  14. 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

    • 正确
    • 错误
  15.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pH条件是_______。

  16. 在个体水平上,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主要通过生理的和________变化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17. 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可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_________、微生物生态学。

  18. 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19. 竞争是两个或更多生物争夺同一对象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动过程,分两种形式即干涉性竞争和________竞争。

  20. 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________。

  21. 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________。

  22. 非地带性土壤可分为冲积土、石质土和粗骨土、风沙土和________。

  23. 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___。

  24. 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25. 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其他进入系统的任何形式的能量都称为________。

  26. 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植物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萌芽、抽梢、展叶、开花、结实、落叶和休眠等,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7. 生物种群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___。

  28. 早春,植物开始发芽、生长;盛夏秋初,植物繁茂生长;秋末,植物干枯休眠;冬季,植物枯黄,这些都是群落的一种________变化。

  29.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K—N(T-To),其中To的含义是________。

  30. 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祥地面积的百分比称为__________。

  3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_________流动的和逐级递减的。

  32. 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33. 作为群体属性,种群应具有三个主要特性:空间特性、________和遗传特性。

  34. 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三种:单元顶极论、_________和顶极格局假说。

  35. 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

    • A.10%
    • B.20%
    • C.30%
    • D.40%
  36. 下列有关次级生产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级、三级消费者不能同是次级生产
    • B.生态学中没有三级、四级生产力
    • C.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的过程
    • D.动物性生产都称为次级生产
  37. 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

    • A.沙土
    • B.壤土
    • C.黏土
    • D.盐碱土
  38.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

    • A.热力学第一定律
    • B.热力学第二定律
    • C.能量守恒定律
    • D.能量传递定律
  39.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磷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
    • B.各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
    • C.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无关
    • D.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无任何影响
  40. 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

    • A.CO2    B.养分
    • C.水分
    • D.光照
  41. 生物之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为(            )

    • A.竞争
    • B.共生
    • C.互惠
    • D.中性
  42. 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 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 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 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 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43. 世界人口的增长动态是(            )

    • A.增长率上升
    • B.出生率增加
    • C.死亡率降低
    • D.老龄化严重
  44. 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对植物的有利影响的是(            )

    • A.风媒
    • B.“旗形树”
    • C.矮化
    • D.风折
  45.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

    • A.商值提高
    •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l
    • C.生态位加宽
    •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46. 相同的群落类型(            )

    •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 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 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
    • 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47. 大麦属于(            )

    • A.短日照植物
    • B.日中性植物
    • C.中间性植物
    • D.长日照植物
  48. 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            )

    • 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49. 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不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优势种
    • B.建群种
    • C.亚优势种
    • D.伴生种
  50. 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

    • A.草原
    • B.森林
    • C.海洋
    • D.农田
  51. 每一高级层次内部具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体特性,称为(            )

    • A.整体观
    • B.综合观
    • C.部分观
    • D.层次观
  52.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      )

    • A.海平面上升
    • B.气候变暖
    • C.气候带北移
    • D.平均温度降低
  53. 美国东部的气候顶极是夏绿阔叶林,但因常受火烧而长期保留在松林阶段,这属于(            )

    • A.亚顶极
    • B.偏途顶极
    • C.预顶极
    • D.超顶极
  54. 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

    •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 B.保护天敌
    •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 D.保护害虫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