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基础诊断学(问诊、临床常见症状)模拟试卷1
-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 A.相对不应期
- B.绝对不应期
- C.超常期
- D.低常期
- E.有效不应期
-
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A.单纯扩散
- B.易化扩散
- C.主动转运
- D.胞吞作用
- E.胞吐作用
-
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 A.肾上腺素能受体
- B.5-羟色胺受体
- C.ACh受体
- D.多巴胺受体
- E.组胺受体
-
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 A.不变
- B.不断减小
- C.不断增大
- D.先增大后减小
- E.不规则变化
-
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是在
- A.肌动蛋白
- B.肌球蛋白
- C.原肌球蛋白
- D.肌钙蛋白
- E.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
-
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 A.静息电位
- B.阈电位
- C.阈强度
- 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
- E.刺激的频率
-
在神经-肌肉接头中消除ACh的酶是
- A.ATP酶
- B.单胺氧化酶
- C.磷酸二酯酶
- D.腺苷酸环化酶
- E.胆碱酯酶
-
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K+外流导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
关于主动转运,错误的是
- A.易化扩散不属于主动转运
- B.必须依靠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 C.逆浓度差或电势差进行
- D.消耗能量
- E.主要转运无机离子
-
神经一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化学性突触传递
- B.局部电流
-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 D.非突性传递
- E.电传递
-
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 A.NE(去甲肾上腺素)
- B.ACh(乙酰胆碱)
- C.5-HT(5-羟色胺)
- D.多巴胺
- E.血管活性肠肽
-
肌细胞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偶联因子是
- A.Ca2+
- B.Na+
- C.Mg+
- D.K+
- E.NE(去甲肾上腺素)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 A.动作电位
- B.阈电位
- C.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 D.阈强度
- E.静息电位
-
在刺激持续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 A.时值
- B.阂强度
- C.基强度
- D.阈下刺激
- E.阈上刺激
-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 A.极化
- B.除极化
- C.复极化
- D.反极化
- E.超极化
-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D.先增大后减小
- E.先减小后增大
-
对单条神经纤维而言,与较弱的有效刺激相比较,刺激强度增加1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 A.增加1倍
- B.减少1倍
- C.增加2倍
- D.增加0.5倍
- E.不变
-
等渗性缺水患者,若静脉大量输入等渗盐水可导致
- A.血钠过高
- B.血钠过低
- C.血氯过高
- D.血氯过低
- E.血钾过高
-
评估术后液体平衡,简单、实用的方法为
- A.心率
- B.血压
- C.尿量
- D.逐日测体重
- E.中心静脉压
-
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 A.神志模糊或淡漠
- B.吞咽困难
- C.肌无力
- D.皮肤苍白、青紫
- E.口苦、恶心、呕吐
-
等渗性缺水患者,给予补充液体治疗应首选
- A.平衡盐
- B.等渗盐水
- C.10%葡萄糖注射液
- D.5%葡萄糖注射液
- E.5%碳酸氢钠
-
高渗性缺水患者,输液治疗首选
- A.生理盐水
- B.5%葡萄糖注射液
- C.10%葡萄糖注射液
- D.5%碳酸氢钠
- E.复方氯化钠溶液
-
高钾血症时出现心律失常可采用
- A.葡萄糖酸钙
- B.5%碳酸氢钠
- C.氯化钾
- D.葡萄糖加胰岛素
- E.甘露醇
-
补钾时尿量必须超过
- A.5 mL/h
- B.10 mL/h
- C.20 mL/h
- D.30 mL/h
- E.40 mL/h
-
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 A.伤害性刺激可引起肢体出现屈肌反应
- B.见到美味食品可引起唾液分泌
- C.低氧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 D.新生儿的吸吮反射
- E.减压反射
-
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
- A.100~200 mmol
- B.201~300 mmol
- C.301~400 mmol
- D.401~500 mmol
- E.501~600 mmol
-
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
- A.兴奋反应
- B.抑制反应
- C.双向反应
- D.适应反应
- E.静止反应
-
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 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 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
- 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 E.生物体所处的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稳态仍能维持
-
关于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
- 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
- E.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 B.细胞内液
- C.细胞外液
- D.组织液
- E.血液
-
下列各项调节中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
- A.血液凝固
- B.减压反射
- C.排尿反射
- D.分娩过程
- E.快钠通道的开放
-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 A.正反馈调节
- B.负反馈调节
- C.神经调节
- D.体液调节
- E.自身凋节
-
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 A.反射
- B.兴奋
- C.刺激
- D.反映
- E.兴奋性
-
关于主诉,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主诉是患者就诊时的自述
- B.主诉是患者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病痛
- C.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 D.主诉应包括患者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 E.主诉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诉说归纳而成的
-
关于既往史,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既往史只记录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 B.既往史应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
- C.手术史、预防注射史应归于既往史
- D.女性生育史不属于既往史
- E.已治愈的疾病(如肺结核)也应记录在既往史中
-
问诊内容包括( )。
- A.主诉
- B.现病史
- C.既往史
- D.个人史
- E.家族史
-
家族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 家族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A.10年前阑尾切除术
- B.吸烟20年
- C.4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
- D.父亲L0年前死于肝癌
- E.近半年明显消瘦
-
个人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 个人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A.10年前阑尾切除术
- B.吸烟20年
- C.4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
- D.父亲L0年前死于肝癌
- E.近半年明显消瘦
-
既往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 既往史 某患者因大呕血入院,对于患者的下述病情应分别归于哪类病史 A.10年前阑尾切除术
- B.吸烟20年
- C.4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
- D.父亲L0年前死于肝癌
- E.近半年明显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