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成人高考高升本、专科《语文》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旅人,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又渴又饿地倒下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扒身下的黄沙掘水,他扒了许久,扒出一个洞,仍没有见到水,就灰心地倒在一边等待死亡。后来,又有人从这片沙漠经过,发现了他的尸体和洞,人们在洞里再扒了几下,就见到了潮湿的沙土;再扒,就见到了水。人们慨叹地说:“躺着等死,不如死在挖掘之中。遗憾的是,他已经来到了成功之门,却没有进去。”

    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经历、看法,也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 请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爱的一张邮票。

    要求:找出邮票图案的条理以及图案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然后抓往特征逐一说明,200字左右。

  3. 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4. 写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大意。

  5.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醴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的是什么?“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谁的诗句,来说明什么?

  6. 伯夷、叔齐“耻之”的原因是什么?

  7.    孔子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日: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是什么?

  8. “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这句话中的两个“自己”指代的对象有没有区别?说出理由。

  9. 下面四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丙]、[丁]处摘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加以还原(把每句前的序号,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后的横线上)。

    ①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②要“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③“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了”

    ④做到“知己知彼”

    答:[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作者引述了鲁迅、黄道周的例子,又说“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联系上下文,他所要强调的是原文中的哪一句话?(             )

    • A.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
    • B.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
    • C.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
    • D.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
  11.  第二段中有一个现成的语句,跟“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意思相近,它是:

  12. “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示,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这里的“调整”堤:指(             )

    • 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 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 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 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13. 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主要是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 B.新技术所造成的水污染是严重的,而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仍只能采取被动的方法。
    • C.PM1细菌吸收甲基叔丁基乙醚的试验成功,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 D.文末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是说在环保问题上顾此失彼的现象。
  14. 不属于“巨大的代价”所指的内容是(             )

    • A.已经对地下饮水造成严重污染。
    • B.使人们希望呼吸清洁空气的追求落空。
    • C.为解决水污染耗费大量人力与资金。
    • D.水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很难。
  15. 对“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些”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饮水源和对局部地区空气的影响。
    • B.“这些”是指曾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人所认为的该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 C.“麻烦的事”是指由于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有毒性而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 D.“麻烦的事”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深水层的地下水资源的必然性。
  16.    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种充氧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实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露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中根本原因是(             )

    • A.进入地下水,就很难“请出来”。
    • B.即使很少的含量,也会对人体有害。
    • C.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很难分解。
    • D.水溶性强,不亲和土壤,难分解。
  17. 填入句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清朝政府的破坏,__________,都没能攻下。

    • A.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了56天西什库教堂被围攻了63天
    • B.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围攻了西什库教堂63天
    • C.义和团围攻了使馆和西什库教堂达56天和63天
    • D.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西什库教堂也被围攻了63天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 B.有些人外语讲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却不以为然。
    • 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激的泪水,向我们无言地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
    • D.电视剧《父子深情》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画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19.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报社收到的群众来信中,反映这方面问题的读者来信始终没有间断过。
    • B.谁又能否认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呢!
    •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经常到农村去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黄冈的五十多个乡镇。
    • D.大家事先都知道这场灾难势必难免,政府也作了移民安排,但还是有人没有逃脱这场无妄之灾。
  2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西湖情形照上面来看,是由于钱塘江带下泥土____________,塞住原有的湾口而成。至于西湖____________的年代,离现在有多久这个问题,却不容易解决,从历史上来看,西湖生成时代是很____________的。

    • A.堆积生成遥远
    • B.堆积形成久远
    • C.淤积生成久远
    • D.淤积形成遥远
  2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参禅 畏葸 摩肩接踵 鸠占雀巢
    • B.坎坷 寒喧 一愁莫展 严惩不贷
    • C.宏伟 伸张 轻歌曼舞 鞭辟人里
    • D.参与 题纲 牵强附会 功亏一溃
  2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腐蚀驱使有的放矢始料不及
    • B.联袂魅力 拾金不昧梦寐以求
    • C.摄取赦免拾级而上舍本逐末
    • D.聪颖萦怀殷殷教诲 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