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专科《语文》模拟试卷四
-
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中的“强说愁”、“识尽愁滋味”各是什么意思?
-
以“我家的新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不少于200字,注意说明的顺序,并突出事物的特征。
-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的“说愁”贯穿始终,但上、下阕里的“愁”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上阕指的是登临赋词的闲愁;下阕指的是心系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 B.本词语言通俗易懂而语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如“天凉好个秋”,字面是指凄冷萧瑟的自然界的“秋”,实则写的是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哀愁,是人世间的“秋”。
- C.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反复、双关等。
- D.本词主要内容是叙事,事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
马周到长安前后的境遇有什么不同?
-
文中表现马周的出众才能有哪些?(用文中语句作答)
-
马周少落拓,不为州里所敬,补州助教,颇不亲事。刺史这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为浚仪令崔贤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长安,止于将军常何家。贞观初,太宗命文武百官陈时政利害,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周备陈损益四十余条,何见之,惊曰:“条目何多也?不敢以闻。”周曰“将军蒙国厚恩,亲承圣旨,所陈利害,已形翰墨,业不可止也。将军即不闻,其可得耶?”何遂以闻。太宗大骇,召问何,遽召周与语,甚奇之。直门下省,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周所陈事: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即其条也。太宗有事辽海,诏周辅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及凯旋,高宗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高宗日:“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日:“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及薨,太宗为之恸,每思之甚,将假道术以求见,其恩遇如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周始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
-
试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
作者择太阳花的描写从整体到个体,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文章第一段和第五段都用了一个“闪”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在第七段中,作者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公平的、科学的、友爱的世界”。请结合文章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
对本文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8个字)
-
以下各句中对“温室效应”的表述与作者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
- A.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证实。
- B.温室效应加快了地球生命的结束。
- C.温室效应既有益于人类,同时也危害人类。
- D.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上就不会出现生命。
-
①温室效应可能意味着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结束。由于它的作用,几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态,也正由于它的存在,人类使自身的生存条件陷入了险境。
②地球大气层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是“透明”的,但在经由地面散射后形成的长波辐射面前又是“不透明”的,热量被两个聚光面俘获,并在它们之间完成热转换,这种现象使全球平均气温能够保持在15℃左右。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和微粒浓度如果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就会加剧,从而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真正的高压锅。
④近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石油燃烧后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这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形成要负90%的责任。
⑤甲烷和二氧化氮是另外两种不利于散热的气体,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也在增长。
⑥从20世纪70年代起,地球气温确实在升高,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这主要是由于海洋受热膨胀和两极冰层解冻造成的。
⑦如照此下去,21世纪的气温将继续升高,将助长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的蔓延。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将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变成荒漠,其他地区的暴雨和洪灾也将日益频繁。当海平面上升近一米时,将会影响到沿海三分之二人口的生活。
⑧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言何时将发生上述种种变化,但是他们认为,人类对气候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原文第②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球气温保持在15℃左右是由于热量的转换。
- B.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其热转换在大气层内完成。
- C.地球俘获了太阳的辐射,并把它们全部转换成热量。
- D.大气层经过太阳的辐射显得透明,从而俘获了太阳的热量。
-
说法与短文原意相符的一项是( )
- A.多年来南极、北极的冰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了一米。
- B.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是由地球温度升高引起的。
- C.石油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原因。
- D.大气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烷的量越多,地球的气温就越高。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
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________。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 A.⑤②④③①
- B.②④③⑤①
- C.②④③①⑤
- D.⑤①②④③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 B.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 D.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嗜血成性的敌人仗着他们人多,工事坚固,一步不退,拼命________。
②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________,想鉴定它究竟适宜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
③下午便得到噩耗,说是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在________之列。
④掐线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______地粘成图画。
- A.抵抗 端详 遇难 随意驱遣
- B.抵抗 审度 遇害 自由自在
- C.顽抗 审度 遇难 自由自在
- D.顽抗 端详 遇害 随意驱遣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庇护 螳臂当车 凋敝筚路蓝缕
- B.牛虻蒙头转向懵懂 故态复萌
- C.奢靡欲盖弥彰 静谧风靡一时
- D.蓓蕾经年累月 赢弱光明磊落
-
下列各组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详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筹莫展
- B.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励精图治
- C.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