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升本(历史地理)考前练习试题(1)
-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图8—7),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8—7中相应位置填出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名称。
(2)从图8—7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字母__________ 代表的__________ 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名称是字母__________ 所代表的__________ 洋。(3)山脉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 ,它与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一起共同构成大洲的分界线,山脉的西侧为字母__________ 所代表的__________ 洲;东侧为字母__________ 所代表的__________ 洲。(4)②、③分别代表大洲的分界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数字__________ 所代表的__________ 运河。
-
读下面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周围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是A______ ;B______;C ______。(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是D______ E______。(3)F______海;G______运河。(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成为世界上输出________最多的国家。
-
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________。(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
-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一一摘自《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四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在这个国家发生的理由除了材料一所举的内容外,还有哪些?(2)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后果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了哪几次变革和调整?简述每次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地区
- B.西北、西南、东北地区
- C.西部和南部地区
- D.东部和南部地区
-
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
- B.彗星绕太阳运行周期约为76年
- C.太阳系是太阳与八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
- D.八大行星绕日运行方向不同
-
当地中海沿岸进入温和多雨季节时
- A.巴西高原一片枯黄景象
- B.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 C.广州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 D.亚洲大陆此时受冷高压控制
-
世界上产羊毛最多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 B.新西兰
- C.澳大利亚
- D.南非
-
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的许多古典型城市大都分布在南美洲
- B.世界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大洋洲
- C.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 D.巴西、美国等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
关于世界最大的内陆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我国是邻国,有亚欧第二大陆桥穿过
- B.深居内陆,境内只有内流河
- C.咸海全部位于境内,锡尔河沿岸是主要农业区
- D.卡拉库姆沙漠位于境内
-
关于非可再生资源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约和合理利用,寻找和利用替代品
- B.加强保护,促进更新
- C.严禁开采利用
- D.全力开发,充分利用
-
下列与森林减少无关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生物多样性锐减
- D.臭氧层破坏
-
图2为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关于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工业区中③和④均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 B.图中B工业区铁矿资源丰富但煤炭资源匮乏
- C.图中①、②和⑥均为石油和农产品输出港
- D.图中⑤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工业中心
-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②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③地震、火山活动产生④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1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附近地区降水量丰沛的原因是
- A.锋面活动频繁
- B.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 C.受台风活动影响,多暴雨
- D.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
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主要是
- A.白种人
- B.黄种人
- C.黑种人
- D.混血种人
-
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
- A.水星
- B.金星
- C.火星
- D.彗星
-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是
- A.大面积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 B.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化肥和农药施用量
- C.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D.引进市场机制,发展订单农业
-
周围与五个大洲相邻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
- B.大西洋、太平洋
- C.印度洋、大西洋
- D.北冰洋、印度洋
-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从工业布局因素考虑,主要是
- A.原料供给方便
- B.环境条件制约
- C.争夺市场份额
- D.垄断资本发展
-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迅速和城市化水平高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C.平均寿命延长和自然增长率上升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
从北京(116°E,40°N)出发,沿经线和纬线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行进100千米后,到达了
- A.原地
- B.原地以东
- C.原地以西
- D.原地以北
-
从气候特征角度考虑,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自然灾害少
- B.雨热同期
- C.降水丰沛,季节分配均匀
- D.气温高,复种指数高
-
20世纪,黄河三角洲曾以每年1千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海造陆
- B.海浪侵蚀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泥沙沉积
-
三省六部制创立于
- A.隋朝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苏联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 A.斯大林时期
- B.赫鲁晓夫时期
- C.勃列日涅夫时期
- D.戈尔巴乔夫时期
-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④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时务报》
- B.《新民丛报》
- C.《民报》
- D.《新青年》
-
三国时期实行招抚流民、发展生产的土地制度是
- A.屯田制
- B.井田制
- C.占田制
- D.均田制
-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哪一次军事行动之后
- A.四渡赤水河
- B.强渡乌江
- C.渡过金沙江
- D.飞夺泸定桥
-
4世纪下半期,东晋打败前秦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 B.赤壁之战
- C.淝水之战
- D.土木堡之战
-
被国家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 B.华罗庚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有“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之称的科学著作是
- A.《授时历》
- B.《梦溪笔谈》
- C.《本草纲目》
- D.《农政全书》
-
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后,接着把侵略矛头指向
- A.北欧地区
- B.苏联
- C.巴尔干地区
- D.法国
-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在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 A.康熙帝
- B.雍正帝
- C.乾隆帝
- D.顺治帝
-
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沙条约》的签订②杜鲁门主义的宣布③马歇尔计划的提出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A.②③④①
- B.③②①④
- C.④②①③
- D.①④②③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亚扩张问题上矛盾尖锐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美
- B.美、日
- C.英、日
- D.英、法
-
下列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危机从日本开始,席卷欧美
- B.破坏性强
- C.生产过剩与金融信用危机同时爆发
-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
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同盟会的纲领
- B.中共一大
- C.中共二大
- D.国民党一大
-
19世纪60年代,签署废除农奴制度法令的俄国沙皇是
- A.查理一世
- B.亚历山大二世
- C.彼得一世
- D.威廉一世
-
1943年,中、美、英三国规定将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渗湖列岛等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是
- A.《大西洋宪章》
- B.《开罗宣言》
- C.《德黑兰宣言》
- D.《雅尔塔协议》
-
下列起义中,张太雷等领导的是
- A.广州起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
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唐朝宰相是
- A.房玄龄
- B.魏征
- C.李林甫
- D.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