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 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

    请你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以“报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体悟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

    ③书写工整、清楚,字数在500字以上;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文中多次出现“忏悔”一词,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当作者将犯错的事向一个成年朋友陈诉时.朋友却认为这是“针尖大的事”,不值得说,现在作者却在你面前陈诉承认了,你如何裁判?

  4.             寄小读者(通讯二)

    小朋友们:

    我极不愿在第二次的通讯里,便劈头告诉你们一件伤心的事情.然而这件事,从去年起.使我的灵魂受了隐痛,直到现在,不容我不在纯洁的小朋友面前忏悔!

    去年的一个春夜——很清闲的一夜,已过了九点钟了,弟弟们都已去睡觉,只我的父亲和母亲对坐在圆桌旁边,看书,吃果点,谈话我自己也拿着一本书,倚在椅背上站着看。那时一切都很和柔,很安静的。

    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出来,慢慢地吃着地上的饼屑。这鼠小得很,它无猜的、坦然的,一边吃着,一边抬头看看我——我惊悦的唤起来,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了。四面眼光之中,它仍是怡然的不走,灯影下照见它很小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

    小朋友们,请容我忏悔!一刹那顷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地将它盖上。——上帝!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的蜷伏在地上。

    这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按着它的手,方在微颤——母亲已连忙说:“何苦来!这么驯良有趣的一个小活物……”话犹未了,小狗虎儿从帘外跳将进来。父亲也连忙说:“快放手,虎儿要得着它了!”我又神经错乱的拿起书来,可恨呵!它仍是怡然的不动。——一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着它,不容我唤住,已衔着它从帘隙里叉钻了出去。出到门外,只听得它在虎儿口里微弱凄苦的啾啾的叫了几声,此后便没有了声息。——前后不到一分钟,这温柔的小活物,使我心上飕的着了一箭!

    我从惊惶中长吁了一口气。母亲慢慢也放下手里的书,抬手看着我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机得很。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定怎样的想望呢。”

    小朋友,我堕落了,我实在堕落了!我若是和你们一般年纪的时候,听得这话,一定要慢慢地挪过去,突然的扑在母亲怀中痛哭,然而我那时……小朋友们恕我!我只装作不介意的笑了一笑。

    安息的时候到了,我回到卧室里去。勉强的笑,增加了我的罪孽.我徘徊了半天,心里不知怎样才好——我没有换衣服,只倚在床沿,伏在枕上,在这种状态之下,静默了有十五分钟——我至终流下泪来。

    至今已是一年多了,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见有鼠子出来,我总觉得忧愧,几乎要避开。一我总想是那只小鼠的母亲,舍着伤心之泪,夜夜出来找它,要带它回去。

    不但这个,看见虎儿时想起,夜坐时也想起,这印象在我心中时时作痛。有一次禁受不住。便对一个成人的朋友说了出来;我拼着受她一场责备,好减除我些痛苦。不想她却失笑着说:“你真是越来越孩子气了,针尖大的事,也值得说说!”她漠然的笑容,竟将我以下的话拦了回去。.从那时起,我灰心绝望,我没有向第二个成人再提起这针尖大的事!

    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崔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时未曾做过不仁爱的事情,但如今堕落了……

    今天都在你们面前陈诉承认了,严正的小朋友,请你们裁判罢!  冰心

    一九二三年七月一十八日北京

    本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清用简沽的语青加以慨述。

  5. 这是怎样的一只小鼠呢?作者是怎么捕写的?请找出“描写小鼠的一个句子,摘抄在 下面的横线上,作作简要品析。

    语句:    

    品析:    

  6. 在甲文第①段中作者用非常简练的几个词语便概括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你能用一个词语准确地概括黄梅的冬天给你的最突出的印象吗?并请写出你这样概括的原因。

    ⑴选用的词语:       

    ⑵选用的原因:         

  7. 甲、乙两文都是写景的经典文章,都凝聚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的地方和季节的最真切的感受,两文的相同之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甲文侧重写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而乙文则侧重写白马湖的冬天   特点。从情感上来看,《济南的冬天》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而《白马湖之冬》则暗含了作者  的心情。

  8. 下面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的不同的一项是(  )

    •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 B.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故意张了口欢迎风的到来。
    • C.松涛如吼,霜月当窗。
    • D.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9. 结合文段,体会下面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⑴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      

    ⑵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

    萧瑟:       

  10.                   甲: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白马湖①之冬

                       夏丐尊

    ①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人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②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妙的遐想。下雪天,室内外明亮,晚上可不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观看。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风的多和大,尤其特别。

    ②现在,一家人居上海多日,偶于夜间听到风声,都提起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

    注释:①白马湖位于浙江上虞②承尘:即天花板。

    (原载《平屋杂文》(开明书店1935年版) 有删改)

    请你各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两文的“风”的各自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         

    《白马湖之冬》:        

  11. 请根据本文的思想内容,找出结尾“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一句中加点词的同义词。

    ①“固执”同义词       

    ②“简单”同义词       

  12.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

    • A.比喻说理
    • B.托物言志
    • C.对比联想
    • D.以事寓理
  13. 文中的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的行文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4. 第③段中“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一句,“短暂”是形容生命存在的    “细小”是形容生命存在的    

  15. 请你写出选段第③句和第⑤句中所含的成语。(至少两个)

  16.                贝 壳

                  席慕蓉

    ①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②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③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④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⑤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⑥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作者为什么称赞贝壳是“艺术品”和“宝贝”呢?

  17. 来到实验中学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的开始,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9. 阅读《论语》十则选段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⑴ 而时习之  

    ⑵ 人不知而不愠

    ⑶吾日三省吾身

    ⑷传不习乎

  20.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B.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

    C.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舟中所见景物。视野开阔,江潮平静,江风和顺,表达了诗人渴望离开家乡而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

    D.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

     
     (2)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求“画中有诗”,而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中有画”,两者的完美结合往往使作品的意境更深远、意韵更独特,请欣赏上面这幅画,说说《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揭示这画的意境的是哪一句?

    所选诗句:________,________。

  21.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 B.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
    • C.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舟中所见景物。视野开阔,江潮平静,江风和顺,表达了诗人渴望离开家乡而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
    • D.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
  22. 古诗文积累。

    ⑴“问渠哪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⑵春日之时,和风拂面,与三五好友漫步于杨柳岸,翠湖边,见乳莺初啼燕衔泥,我们自然会吟哦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这充满生机的诗句;暮秋之际,残阳古道,秋风萧瑟中,身在异乡的游子又会想到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        ,  这道出了心中无限酸楚与悲凉的诗句。

  2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校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的演讲比赛。
    • B.屋子里放着鲁迅曾使用过的东西和读过的书籍。
    • C.通过读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 D.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的课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
  24. 在2009年庆祖国六十年国庆之际和在2011年建党90周年筹备之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同学们爱国爱校爱班的行为习惯,我国准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活动,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当然,你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位。请联系实际,发散思维,完成下面两题,如果你是校学生会的宣传干事,为搞好这次活动,需要你写一则宣传这次活动的标语,你会怎么写呢?( 20字以内,)

    这次活动,希望每位同学能争对自己平时不爱国不爱校不爱班的行为,写出你会怎样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怎样改正?

    ⑴我的平时表现:       

    ⑵我的认识或改进的措施:        

  25.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奢(shē)望 啜(chuò)泣 猝(cù)然   泯(mǐn)灭
    • B.禀(bǐng)告 慷慨(kài) 雏(chú)形  茁(zhuó)壮
    • C.诱(yiòu)惑 冉冉(rán) 玷(diàn)污 濯(zhuó)洗
    • D.伫 (chù) 立  厄(è)运  澄(dèng)清   邀(yāo)请
    • A.
    • B.
    • C.
    • D.
  26.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 A.李清照,当你于溪亭日暮,沉醉而不知归路时,可想到你的将来会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会过得那么的伶仃
    • B.重庆的冬天已经悄悄的来临,但那一个个孤苦伶仃的流浪者依旧在那耸立的高厦和逼人的寒气中漫无目的的流浪。
    • C.一场大病下来,那原本极健壮的人已是形容枯槁,瘦骨伶仃了。
    • D.荒凉秋日,夕阳西下,萧瑟的秋风中走来一匹瘦马,一位漂泊的游子伶仃地走在这荒原古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