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语文)精选测试题附答案(1)
-
选出古义词与今义词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D.于是遂遣奉璧西人秦
-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外连衡而斗诸侯
- 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选出“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D.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漫兴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 B.第三句写白鹭屈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溢、和平。
-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反面讽刺
- B.含蓄地嘲讽
- C.从正面说服
- D.委婉的规劝
-
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C.又弗如远甚
-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情。
- B.“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急急回答,唯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奉迎。
-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
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皆以美于徐公(3)以告,则杀之(4)皆以美于徐公
- A.(1)(2)相同,(3)(4)相同
- B.(1)(2)相同,(3)(4)不相同
- C.(1)(2)不相同,(3)(4)不相同
- D.(1)(2)不相同,(3)(4)相同
-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 C.朝服衣冠 衣:穿衣
- D.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朝廷
-
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之)以入山。
-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
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 C.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一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
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 B.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 C.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 D.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撒手锏,口干舌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B.省识,跌眼镜,常年累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C.喝彩,炒鱿鱼,寥若辰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D.坐镇,捅娄子,待价而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下列语句中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亚作为海蓝沙白、浪平风清的”东方夏威夷”,这里四季如夏,鲜花盛开,椰树成林,【风华正茂】,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 D.如今微博取代SNS成为了最火爆的社交平台,面对微博的火爆,有人仍然心存疑虑:微博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像SNS那样的【明日黄花】呢?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倶备,只欠东风
- B.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C.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D.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上巴伐利亚的精华所在就当属伊萨尔河谷了。
② 伊萨尔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尔地区,长283公里,流经整个巴伐利亚南部,最终汇入多瑙河。
③ 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巴伐利亚的印象,他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通常是阿尔卑斯山麓地带,也就是上巴伐利亚地区。
④ 伊萨尔河景色秀丽,自然风貌保持地极好,德语中称为“伊萨尔维克里”,意为“遥远僻静的地方”。
⑤ 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区域有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语言、传统、风俗、服装、音乐、舞蹈、菜肴都不尽相同。
- A.③⑤①②④
- B.⑤③①②④
- C.②④①⑤③
- D.④②①③⑤
-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 B.不要老认为名人的作品都是南北大菜,如果他们一味【拾人牙慧】,其作品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残羹冷炙。
- C.太阳快要落出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康桥,离开了我们心中的“自然保护区”。
- D.他们拿着从人民手中收来的税款为俸禄,给民众办事是【理所当然】的,推倭和扯皮都是不正常的行为。
-
下列选项中,读音只有一处错误的是()
- A.诘jié问,蛤gě蜊,翘qiáo首,审时度dù势
- B.砧zhēn板,圩场chǎng,粗糙cāo,左支右绌chù
- C.朔suò风,摈bìng弃,蓦mó然,功亏一篑kuì
- D.忌讳huì,毗bǐ连,笼lóng统,载zài歌载舞
-
选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比喻)
-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