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考前预测试卷(四)(刑法学、民法学)
-
韩洪宝、刘桂兰夫妇共生育子女3人,长子韩玉平,长女韩玉英,次女韩玉珍。 1966年韩洪宝夫妇在A市购买房屋4间,建筑面积90平方米,1980年1月,韩玉平与李旭结婚,于同年7月搬出分家另过,并于1981年初生有一子韩坤,4月,韩玉平因车祸丧生。1981年9月,韩洪宝病故,其遗产未作处理。韩洪宝去世后,刘桂兰与女儿韩玉英、韩玉珍共同生活。1995年,韩玉英结婚,搬到B市另过。1998年韩玉珍亦出嫁,刘桂兰独立生活。2002年6月,刘桂兰病故,其病故前,于2002年5月10日经A市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全文如下:“将韩洪宝、刘桂兰所有的房屋在我死后都留给我的大女儿韩玉英”。并将房屋产权证交给了韩五英。刘桂兰去世后,其次女看见姐姐家境不好,声明将自己应有的房屋产权赠给韩玉英。李旭认为,韩玉平也是家庭成员,理应分得部分遗产,遂将韩玉英起诉到人民法院。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
民间有一种说法:“买卖不成仁义在。”请运用民法原理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
简述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
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自行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C.发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D.承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简述留置权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
甲、乙签订一份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付钢材,乙公司验收完毕后再付款。则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乙被丙公司提起破产申请,甲公司可以径直解除合同
- B.乙如果出现严重亏损,且危害付款之虞,甲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 C.如果甲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交付钢材的义务,则可以免除交付义务
- D.如果甲提前向乙公司表示无力履行交付钢材的义务,乙公司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
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
-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
不动产物权可以适用的制度有()。
- A.登记
- B.先占
- C.抵押
- D.善意取得
-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
- A.重婚的
- B.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 C.表兄妹结婚的
- D.因受胁迫而结婚的
-
保护期限为20年的知识产权是()。
- A.发明专利
- B.实用新型专利
- C.外观设计专利
- D.商标专用权
-
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作业人可以以()作为免责事由.
- A.自己无过错
- B.第三人过错
- C.受害人故意
- D.不可抗力
-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3万元,任何一方违约,都必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后乙违约,则甲获得()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
- A.5万元
- B.6万元
- C.8万元
- D.11万元
-
丧偶女婿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条件是()。
- A.没有再婚
- B.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 C.尽了赡养义务
- D.其子女是否丧失代位继承权
-
下列选项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 A.隐私权
- B.荣誉权
- C.发表权
- D.姓名权
-
债权人分立没有通知债务人导致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不能采取的救济手段是()。
- A.中止履行
- B.提存标的物
- C.行使债务保全措施
- D.向债权人的代理人履行债务
-
下列选项中,属于永久性抗辩权的是()。
- A.不安抗辩权
- B.同时履行抗辩权
- C.先履行抗辩权
- D.时效经过抗辩权
-
两个以上商标注册申请人同一天以相同商标提出注册申请的,应当适用().
- A.商标局抽签决定原则
- B.使用在先原则
- C.申请在先原则
- D.申请单一性原则
-
既屑于用益物权,又属于从物权的是()。
- A.地上权
- B.留置权
- C.地役权
- D.质权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 A.记名股票
- B.实用新型
- C.大熊猫
- D.定情信物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要约的是()。
- A.商店明码标价出售商品
- B.自动售货机售卖商品
- C.招标
- D.公交汽车进站台载客
-
在试用买卖合同项下,如果试用买卖期限届满,买受人未作是否购买的意思表示,
则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
- A.试用物品的买受人承担
- B.出卖人承担
- C.试用物品的买受人和出卖人共同承担
- D.二人合理分担
-
下列选项中,可以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A.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 B.商务部财务司
- C.省政府采购办
- D.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
-
诉讼时效期间适用1年期限的情形是()。
- A.延期支付贷款的
- B.互易合同标的物丢失的
- C.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 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
关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权的种类、内容不得自由创设
- B.当事人变动物权时依法进行了公示,第三人信赖这一公示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 C.当事人变动物权时未依法进行公示,其物权不得对抗第三人
- D.当事人变动物权时依法进行了公示,其物权足以对抗第三人
-
我国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原则采用()。
- A.行政许可主义
- B.准则主义
- C.严格准则主义
- D.命令主义
-
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 A.遗赠
- B.赠与
- C.委托
- D.保管
-
下列行为中不能适用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是()。
- A.行使追偿权
- B.签订买卖合同
- C.起诉
- D.演出
-
相对法律关系适用于()。
- A.物权关系
- B.债权关系
- C.人身权关系
- D.继承关系
-
某甲威胁某乙,扬言:如果某乙不嫁给某甲,他将杀死某乙父母。某乙无奈嫁给了某甲。对于该婚姻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婚姻自成立之日起即为无效
- B.如果某乙在1年内没有主张撤销该婚姻,则该婚姻一直有效
- C.该婚姻效力待定,只有经过某乙的父母追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 D.该婚姻屑于事实婚姻
-
甲(男,1988年3月5日生)平时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零花钱而费尽心机。2005年7月3日,甲让乙(男,1989年8月4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乙问:为什么要撒谎?甲吼道:“这不用你管!”乙虽不乐意但还是打了电话。甲于当日半夜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指甲根处剁下,第二天清晨,甲让丙 (男,1988年6月9日生)将装有半截手指的信封送到自家门前。中午,丙按甲的旨意给甲的父亲丁打电话:“你的儿子已被我们绑架了,限你在三天拿20万元来赎人,否则要你儿子的命”。丁立即报案,后公安机关将甲、乙,丙抓获。甲在被羁押期间,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另一起事实:甲于2004年2月15日,在马某家盗窃了3 000元现金,为毁灭罪证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乙在预审讯问期间,主动交代了自己于2005年4月15日参与一起绑架案的经过,并分得赎金2 000元。丙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韩某的抢劫行为,并带侦查人员在韩某的暂住地将其抓获归案,后韩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5年。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甲、乙、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2)本案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如有,构成何罪?
(3)哪些人具有法定的量刑情节?
-
《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入、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2)“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含义是什么?
(3)在一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甲为了争取胜诉,花了500元请乙对本案的关键情节作虚假陈述,乙明知这是虚假的陈述仍然出庭为甲作证,致使一审法院据此判令原告甲胜诉,并造成被告经济损失5万元。后被告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查明了其中的原委,撤销了原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本案中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本条规定的罪?请说明理由。
(4)本条规定的罪与诬告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犯罪行为停止以后,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
-
简述犯罪既遂的标准及形态。
-
简述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
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 A.张某侮辱吴某导致吴某自杀身亡
- B.监管人员李某对被监管人成某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其死亡
- C.赵某强制猥亵妇女齐某致齐某自感屈辱而自杀
- D.朱某遗弃因有重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妻子白某致其死亡
-
下列关于伪造货币的定罪处罚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A.伪造货币并出售的,不应当数罪并罚
- B.伪造货币并运输的,不应当数罪并罚
- C.本人伪造货币而后持有的,应当数罪并罚
- D.本人伪造货币而后使用的,应当数罪并罚
-
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的“着手”?()
- A.杀人犯甲举刀对准了被害人乙
- B.乙举枪瞄准被害者
- C.丙为杀丁在路口守候等其出现
- D.接近犯罪目标
-
冯某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程某,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程某好处费。程某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冯某 10万元。冯某拿到10万元后,便从外地购得毒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冯某便送给程某3万元好处费。冯某后来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后程某也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关于挪用公司10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冯唆使程挪用公司10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B.冯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10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 C.冯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D.程明知冯欲从事非法活动,却仍然挪用10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 B.故意杀人罪可由不作为构成
- C.不作为义务不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义务
-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人户盗窃三次以上
- B.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
- C.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造成当地断电6个小时的严重后果
- D.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变卖
-
甲、乙、丙、丁四人在三年间,以夜间在牛草料投放灭鼠药或者直接朝牛嘴灌毒药的手段,作案20次,毒死耕牛42头。在每次毒死耕牛后,前去低价收购。然后将牛肉在市场出售.关于本案下列哪个说法错误?()
-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 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 C.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D.数罪并罚
-
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从重处罚?()
- A.甲教唆17周岁的高中生王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王某并未听从
- B.乙与米满14周岁的初中生叶某发生性行为,叶某完全出于自愿
- C.丙为索债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并在扣押、拘禁的过程中殴打而致被害人轻伤
- D.某公安民警丁利用职权非法拘禁自己的仇人邢某
-
下列犯罪中不属于一般主体的有()。
- 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
-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C.交通肇事罪
- D.劫持航空器罪
-
有权对刑法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不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B.最高人民法院
- C.最高人民检察院
- D.国务院
-
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应当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A.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 B.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C.朱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D.周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
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出谋划策,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财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 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 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
- C.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 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销售赃物罪
- 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
- D.不构成犯罪
-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 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
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处罚。
- A.走私罪
- B.行贿罪
- C.受贿罪
- D.走私罪共犯
-
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 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 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 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
- 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 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
-
李某在向朱某索要赌债未果的情况下,纠集亲友把朱某挟持至自己家中,并给朱家打电话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朱某一只手。李某的行为( )。
- A.构成绑架罪
- B.构成非法拘禁罪
- C.构成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构成敲诈勒索罪
-
根据刑法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 )。
- A.实行数罪并罚
- B.择一重罪处罚
- C.以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
- D.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
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均必须适用于下列哪种刑罚方法?( )
- A.死刑
- B.无期徒刑
- C.没收财产
- D.剥夺政治权利
-
陈莱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莱,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屑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
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使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 A.正当防卫
- B.防卫过当
- C.故意犯罪
- D.过失犯罪
-
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
- 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
- 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
- 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
- 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
-
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 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 B.李二憨醉酒后在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是犯罪,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
- C.根据李二憨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
- D.李二憨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 A.意外事件
- B.工具不能犯未遂
- C.对象不能犯未遂
- D.能犯未遂
-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