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考研《政治》专家命题预测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38 题

  2. 第 37 题

  3. 第 36 题

    请回答:

    (1)材料l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2)材料2、材料3同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4)材料4揭示了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知与行的关系是什么?

  4. 第 35 题

  5. 第 33 题 1957年以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左”顷错误很快便严重地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

    • A.高指标
    • B.瞎指挥
    • C.浮夸风
    • D.“共产风”
  6. 第 34 题

  7. 第 31 题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

    • 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 D.区分不同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
  8. 第 30 题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决定性精神力量
    • C.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9. 第 32 题 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是

    • A.宗教信仰自由
    • B.坚决取缔
    • C.政教合一
    • D.政教分离
  10. 第 28 题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

    •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11. 第 29 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促进就业的措施有

    • 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 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 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 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12. 第 27 题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有

    • A.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坚持以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
    • B.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 D.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3. 第 26 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这个是无产阶级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它决定了人民军队的主要任务是

  14. 第 24 题 以下属于社会法的是

    • A.《商标法》
    • B.《反不正当竞争法》
    • C.《未成年人保护法》
    • D.《劳动法》
  15. 第 25 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16. 第 23 题 发展教育和科学,主要发展的是

    • A.科学技术
    • B.哲学社会科学
    • C.教育
    • D.思想政治
  17. 第 22 题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B.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 C.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8. 第 21 题 资本是

    • A.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B.一种生产关系
    • C.一种运动
    • D.一个历史范畴
  19. 第 18 题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

    • A.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
    • B.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 C.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 D.实现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20. 第 19 题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21. 第 20 题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信
    • B.互利
    • C.平等
    • D.协作
  22. 第 17 题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包括

    • A.财产权
    • B.劳动权
    • C.休息权
    • D.物质帮助权
  23. 第 16 题 人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依时问、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

    • A.时问、空间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 B.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
    • C.时问、空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客观存在
    • D.时间、空间是人们所特有的思想观念
  24. 第 13 题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 B.工农联盟
    • C.共产党领导
    • D.人民当家作主
  25. 第 14 题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C.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6. 第 15 题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  )

    • A.无产阶级专政
    • B.人民当家作主
    • C.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27. 第 12 题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后者是剩余价值
    • B.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 C.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 D.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
  28. 第 11 题 列宁指出: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就是要说明,“工人和资本家从哪里获得自己的消费品,资本家从哪里获得生产资料。生产m来的产品怎样满足这些需求和怎样使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因而这里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这说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这包括社会总产品的

    • A.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 B.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
    • C.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
    • D.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9. 第 10 题 研究个别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

    • A.考察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
    • B.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速度
    • C.考察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效率
    • D.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0. 第 9 题 马克思主义者制定政策的依据是

    • A.现实性
    • B.可能性
    • C.必然性
    • D.偶然性
  31. 第 8 题 1947年,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

    • A.一二?九运动
    • B.一二?一运动
    • C.抗暴运动(或“一二?三O运动”)
    • D.“五二O运动”
  32. 第 7 题 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是

    • A.民法
    • B.商法
    • C.劳动法
    • D.社会法
  33. 第 6 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34. 第 4 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

    • A.人类一切知识总和的科学
    • B.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
    •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 D.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5. 第 5 题 1926年9月1日,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 A.农民问题
    • B.领导权问题
    • C.武装问题
    • D.土地问题
  36. 第 2 题 洋务派创办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所采取主要方式是

    • A.官办
    • B.官商合办
    • C.官督商办
    • D.商办
  37. 第 3 题 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

    • A.夫妻和睦恩爱
    • B.男女平等
    • C.尊老爱幼
    • D.邻里团结
  38. 第 1 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