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卷(三)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材料2
2009年11月21日上午,昆明市区大型商业区螺蛳湾批发市场由于拆迁引发上千商户上街堵路事件,附近交通陷入瘫痪。早上八点钟开始,上千商户就一直聚集在双龙商场门口,阻断交通,抗议拆迁。上午九时许,螺蛳湾市场及云纺商业区百余名不愿搬迁的商户聚集到云纺家乐福门口,散发传单,煽动抵制关闭市场。随即,现场围观人员聚集了上千人,并向环城南路扩散,部分人员沿途砸毁施工隔离栏,强行将施工隔离栏拖到路中央阻断环城南路单向交通。聚集人员步行至双龙桥十字路口,将四个方向交通堵断,砸毁南坝路口施工隔离栏,并将3辆出警警车围堵在路中。中午十二时许,聚集人员从双龙桥头步行返回到隆盛门时,又在螺蛳湾直街对一辆工程车辆进行围堵,将车辆前挡风玻璃砸毁后,强行将工程车推出隆盛门牌坊外,并冲倒环城南路交通隔离栏。在此期间,聚集人员情绪激动,并用砖块攻击现场值勤民警,致数名民警不同程度受伤。正常营业的商户纷纷关门停业。中午十三时,警察开始释放烟雾弹驱散人群。
二十一日下午十六时三十分,昆明市公安局与西山区商务局就螺蛳湾片区发生部分商户聚集事件召开新闻通报会。会上,昆明市公安局发言人姚志宏表示,“这是少数不愿搬迁商户聚众闹事,市公安局已经平息该事件,并将二十四名涉嫌聚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并带头组织煽动的人员带离现场审查。”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3
2009年7月9日晚,一位老人站在兰州南滨河路金港城小区北门前的斑马线上,手中拿着砖块,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老人便会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记者随后问老人砸车的原因,老人告诉记者,他砸车是为教训那些无德司机。
老人称,他已年过七旬,行动有些不便,在该斑马线上多次差点被车撞到,当日也险些发生意外。由于无法使司机做到文明驾驶,他气愤之极就用砖块砸闯红灯的车辆。
目击者称,老人从晚上7时就开始砸车。记者在现场的半个小时内看到,有8辆车被砸,虽然记者和众人也劝说老人不要砸车,但是老人还是坚持砸车,后来还有两三个老人也加入到砸车的队伍中来。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司机闯红灯经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每砸一辆车,人群中就会传来“砸得好”的声音,一名金港城的住户称,老人的做法很解气,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无德司机。
——摘自2009年7月10日大河网
材料4
甘肃兰州74岁的退休老教师阎政平因用砖头怒砸斑马线上的违章车辆,一时间风靡网络,“板砖大爷”、“砸车老人”、“今天,你砸了吗?”成为网络热词。日前,“板砖大爷”接受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节目邀请,飞抵济南,与知名媒体评论人、律师、学者及市民代表一起“坐而论道”,就砸车事宜展开激烈辩论。
在节目现场,老人说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还承诺今后不会再砸车,也希望其他民众不要再效仿他。
——摘编自华商网
材料5
通过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社《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自由和平等观念。
(2)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和其特征,如何培养法律思维。
(4)法律权威的来源,怎样维护法律的权威。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
——摘自洛克:《人类理智论》
材料2
“感觉对于我们的一切现实认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足以向我们提供全部认识,因为感觉 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也就是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然而印证一个一般真理的全部例 子,不管数目怎样多,也不足以建立这个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 并指出它的例外,以补不可靠的规律之不足,最后更在必然后果的力量中找出确定的联系。这样 做常常使我们无需看实际经验到影像之间的感性联系,就能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见,而禽兽则只 归结到这种影像的感性联系。”“灵魂原来就包含着多种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是靠机 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
——摘自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材料3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 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摘自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请回答:
(1)说明材料1—3各自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用的不同态度。
(2)运用所学知识,简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
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爱尔维修说:“我们在人和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人是环境的产物”。“造成各个民族的不幸的,并不是人们的卑劣、邪恶和不正,而是他们的法律不完善……法律造成一切”。“必须有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则召唤幸福。”“意见支配世界”。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为什么从“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出发却得出了“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 (2)结合材料2,说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观点。
(3)请说明材料1和材料2的根本分歧。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国营经济
- B.个体经济
- C.合作社经济
-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而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
——摘自严复:《原强》
材料2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则是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社《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如何正确理解“法治”与“法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2)怎样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毛泽东的评价有
- A.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 B.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 C.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D.错误是第一位的,功绩是第二的
-
只有符合法律条件的行为,才能够发生当事人所希望的法律后果,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以下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有
- A.行为人必须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
- B.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C.意思表示真实
-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从此发展起来
- B.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D.中国近代化因此开端
-
根据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 B.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 D.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
-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B.管理科学
- C.管理民主
-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 A.职工参与决策
- B.终身雇佣
- C.职工持股
- D.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
- A.当时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
- 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 C.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 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 B.争取中间势力
- C.孤立顽固势力
- D.又联合又斗争
-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是
- A.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 B.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 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 D.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
《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 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有
- A.军事侵略
- B.经济掠夺
- C.文化渗透
- D.政治控制
-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观点的主要缺陷为
- 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 B.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 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D.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当今世界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取决于
- A.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 B.能否面向国际市场
- C.积极地发展世界性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 D.能否和世界大国发展良好的关系
-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条件的限制
-
人民调解是诉讼外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当事人协商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 B.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节
- C.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 D.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主要就是打击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原因在于
- A.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
- B.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
- C.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
- D.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
- B.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 D.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开拓”、“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印度取经”等这些典型的事例所集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自强不息
- B.勤劳勇敢
- C.团结统一
- D.爱好和平
-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
- 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B.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 C.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 B.青年知识分子
- C.农民阶级
- D.海外华侨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
-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 B.社会与社会整体责任的关系
-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 D.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中国采取的刺激经济一揽子举措让我很受鼓舞……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榜样”,“为战胜这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需要‘中国经验’”。从外国企业家和大学教授的言语中得出的结论是
- A.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B.社会主义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 C.在当代世界各种政治经济活动中,社会主义国家都占有重要地位
- D.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 B.劳动者的素质
-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以论述,首推
- A.邓小平
- B.马克思、恩格斯
- C.列宁
- D.毛泽东
-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
- A.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
- B.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C.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 D.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我们党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 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 C.对立统一规律
- D.质量互变规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培育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诚信是由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的意思构成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含义一致的是
- A.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 B.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
- C.人无常信,行无常贞。——苟子
- D.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
1938年,在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大捷的著名战役是
- A.淞沪战役
- B.忻口战役
- C.台儿庄战役
- D.武汉战役
-
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是
- A.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 B.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 C.努力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D.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