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高分突破试卷(十八)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 A.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C.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 D.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所起到的作用表现在
- A.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
- B.是这个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特色的重要基础
- C.是这个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否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
- D.能够使国家保持自己的历史基础,更好地推进经济建设
-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是
- A.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B.首次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准确完整的表述
- C.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D.首次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 A.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 D.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的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 B.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
- D.《新民主主义论》
-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可以和平共处,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但资本主义终究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其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 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的分配格局应是
- A.高收入者占少数
- B.低收入者占少数
- C.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 D.高收入者占多数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 B.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 C.坚持无产阶级天然领导权的思想
-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和又联系、又斗争的原则
-
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观念的集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看,其本质上是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 B.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 C.唯我论的观点
- 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
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
-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宗教信仰自由
- 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
-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 C.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 D.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有
- A.实现共产主义
- B.海底捞月
- C.完成本年度工作计划
- D.月中取宝
-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 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 C.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D.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 B.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 C.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
党中央提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些基本原则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
-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
-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B.跨国公司的发展
- 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D.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
-
推进文化创新,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原则和方针是
- 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创新
- B.依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行创新
- C.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创新
- D.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
-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和可能性是
- A.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 B.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 C.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 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唯物史观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的原则有
- A.整体性原则
- B.经验性原则
- C.理性原则
- D.必然性原则
-
男女平等是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表现为
- A.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
- B.夫妻间人格的平等
- C.夫妻间地位上的平等
- D.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
- A.商品价值下降
- B.劳动力价值下降
- C.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 D.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
- A.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 B.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是指
- A.用马克思主义的模式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 D.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民族、时代特色
-
关于资本的阐述正确的是
- A.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B.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C.资本的本质不是物
- D.货币、机器设备等商品本身并不是资本
-
在社会主义国家,守法的主体有
- A.国家
- B.社会组织
- C.公民个人
- D.行政机关
-
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其中关于民生主义的解释有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 B.节制资本
- C.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 D.平均地权
-
下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了矛盾观的有
- A.“一分为二”
- B.“和二为一”
- C.“万物莫不有对”
-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当今社会,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最基本的手段是
- A.宗教
- B.道德
- C.礼仪
- D.法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目标模式的转变上体现在
- A.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
- B.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 C.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 D.引导性计划转向市场调节
-
18世纪法国最激进、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一观点
- A.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 B.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
- D.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规律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 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D.社会主义荣辱观
-
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
- A.国家根本制度
- B.宪法和法律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
- D.人民当家作主
-
中国工人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的资格老,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为广大,因为中国工人阶级是
- A.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B.伴随着中国官僚资本主义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C.伴随着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D.伴随着官僚买办、地主投资兴办企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诡辩论的观点
- D.怀疑主义的观点
-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学说
- B.阶级斗争理论
-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 D.科学的实践观
-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指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合众政府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原则是
- A.国家利益为重
- B.集体主义
- C.维护个人正当利益
- D.维护国家统一
-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 A.计划经济
- B.市场经济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中国古代一直强调“养心莫善于诚”,主要指的是
- A.道德的根本是诚 8.遵守诺言的品格
- C.谦敬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
- D.实践是道德修养形成的根本途径
-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特权。其中列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涉的特权是
- A.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 B.协定关税
- C.领事裁判权
- D.行政干涉权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
- A.团结统一
- B.爱好和平
- C.勤劳勇敢
- D.自强不息
-
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
- A.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B.能代表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 C.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
- A.人
- B.抽象的人
- C.现实的人
- D.总体的人
-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
-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 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 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 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建立于
- A.北京
- B.长沙
- C.武汉
- D.上海
-
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
- A.改造世界观
- B.改造社会历史观
- C.改造人生观
- D.改造自然观
-
中共十六大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是
-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科学发展观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分权制衡
- B.权力分散
- C.民主集中
- D.政治协商
-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四一二政变
- B.七一五政变
- C.中山舰事件
- D.宁汉合流
-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 B.生产关系的变革
- C.社会形态的更替
- D.科技的进步
-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是
- A.毛泽东
- B.王明
- C.瞿秋白
- D.陈独秀
-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
- A.直接现实性
- B.普遍性
- C.能动目的性
- D.社会历史性
-
金融寡头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A.“代理制”
- B.“个人联合”
- C.“公私合营”
- D.“参与制”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消失的关键是
- A.阶级消灭了
- B.政治国家消亡了
- C.民族剥削不见了
- D.经济利益不同造成的利益差别消失了
-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 A.定股定息
- B.“四马分肥”
- C.加工订货
- D.统购包销
-
休谟说:“感觉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 B.辩证法的观点
- C.可知论的观点
- D.不可知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