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预测试卷(三)
-
以下是美俄首脑关于核裁军问题谈判的材料:
材料1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俄首脑会晤前略施小计,使使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导弹防御计划问题上陷于尴尬境地。
在今天与克林顿举行会晤之前,普京提出了一项新的、颇具吸引力的遏制“无赖”国家的计划。这项计划对反对华盛顿目前的核防御计划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项计划显示,普京向美国提出的挑战将比他的前任叶利钦提出的挑战更复杂、更令人生畏。
普京的新建议既大胆,又有创造性。他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那些国家的导弹一发射便应立即将它们击落,而不是在它们落地前对其进行拦截。他说,这将帮助保卫所有国家,包括欧洲和俄罗斯。普京说:“我们必须对付新出现的威胁,但是我们建议大家一起来回击它们。”
普京指出,新的威胁来自那些只拥有远程地基导弹的国家,对付它们的最好办法是在导弹发射时。“它们没有核潜艇,没有可以携带核武器的飞机,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保护伞置于潜在的威胁地区上空。”
普京说:“我们可以用这一保护伞来联合保卫整个欧洲。我们在技术上和政治上能够做到。我们希望向克林顿总统提出这些建议,并同他讨论这个问题。”
美国的反应是审慎的。但是,俄罗斯的建议与华盛顿正在制订的那个复杂(许多人认为不可行)计划大相径庭。美国希望俄罗斯同意修改1972年反弹道导弹条约,以便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能够得以实施。
普京在这一点上暗示了某种灵活性。他说:“我们认为那是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协议。我们认为……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共同努力,在不破坏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普京使人看到了回旋余地,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建议,并对欧洲普遍关心的问题表示关注,从而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许多欧洲人将把他的态度与美国越来越僵硬和傲慢的态度加以比较。
美国《独立报》2000年6月4日文章《普京的导弹计划智胜美国》
材料2
克林顿和普京通过首次正式首脑会谈,在进一步的核裁军问题上,出现了“总论上赞成、具体问题上依然对立”的结果。这是因为,美国参议院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单方面要求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推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等美国方面的一连串行动,加深了俄罗斯方面对美国的不信任感。这突出表明,虽然美俄推进核裁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克林顿政府并没有主导这一进程的力量。
关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美国的欧洲盟国也不断提出异议,认为“美国只考虑自己的做法将招致军备竞赛”。在国内,共和党威胁说“不允许轻易妥协”,束缚住了克林顿政府的手脚。可以说,对克林顿总统来说,在首脑会谈中,除了形成“总论”上的协议以外别无选择。
美国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等的导弹威胁作为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根据,但显而易见的是、被美国称为“伙伴”的俄罗斯和中国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潜在防御对象。克林顿总统在访俄前举行的美欧首脑会谈中指出:“说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好处是不合逻辑的。”结果,这让俄罗斯钻了空子,普京总结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让美俄欧共同对抗新的威胁吧。”
《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6月5日文章《美国未能掌握裁军主导权》
材料3
[美联社莫斯科6月4日电]美俄就部署导弹屏障存在的分歧既反映出冷战时期对发生毁灭性核攻击的忧虑,也表明双方对当今世界的不同看法。
在此间举行的首脑会晤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林顿总统以下观点上同他进一步接近了:克林顿认为,北朝鲜、伊朗,可能还有其它一些敌对国家正在构成新的核威胁。
但是普京对禁止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1972年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通过谈判签署的条约的部分内容的态度很坚决。而克林顿说,他希望通过对其修改,至少使部署有限的导弹防御系统合法化,以挽救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条约。
在此次首脑会晤上,克林顿成功地说服普京在如下声明上签了字:“国际社会正在受到危险的,越来越严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扩散的威胁”。
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新的威胁可能已经形成。但是,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在提到1972年签署的那项条约以及克林顿试图修改它时说:“我们反对实施一项比疾病本身更糟糕的治疗方案。”
材料4
美俄在这次首脑会谈中,围绕修改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等问题上没有消除分歧。在建立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不仅俄罗斯和中国反对,连德国的施罗德总理也唱反调,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股东风。
《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6月5日文章《普京将展开外交攻势,出访欧洲和中国》
请回答:
(1)克林顿与普京,在进一步的核裁军问题的会谈上,为什么会出现材料2中所说的“总论上赞成、具体问题上仍然对立”的结果。
(2)结合材料1—3,评析材料3中提到的,“我们反对实施一项比疾病本身更糟糕的治疗方案。”
(3)根据材料1—4,说明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企图遭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反对。
-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公司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
调整经济结构的总原则是:
- A.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 B.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C.发展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
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正确的说法有
-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 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
- A.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掌握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
- B.拥有强大的工程技术队伍和先进技术设备,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
- C.是保障集体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规范非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主要经济基础
-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是指
- A.土地革命
- B.武装斗争
- C.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党的建设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A.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B.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
- C.把“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
- D.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中共二大的功绩在于
- A.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
- B.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C.初步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
- D.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是由于
- A.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
- B.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
- D.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A.每个部门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致
- B.每个部门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般不一致
-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C.完全发达的社会主义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和区别是
- A.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
- B.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 C.货币经过一次交换退出流通,商品仍在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
- D.商品经过买卖退出流通,货币仍继续在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
-
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
-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 B.预付资本量的人小
-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 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
下列关于资本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
- B.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 C.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 D.机器设备属于不变资本
-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
- A.具有直接现实性
- 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 C.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 D.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
“在大风扬起尘土漩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
-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 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
-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A.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 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 C.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 D.物是感觉的复合
-
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表现在
- A.意识活动的承担者足人脑,人工智能的承担者是机械电子元件
- B.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则没有社会性
- C.意识具有无限的创造性,人工智能则只能按照人输入的指令行事
- D.意识是完全主观的,人工智能则是客观的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
- A.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 B.由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 C.由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 D.由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和核心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B.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
- C.平等互利
- D.和平共处
-
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下列会议提出的
- A.党的十三大
- B.党的十四大
- C.党的十五人
-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各种新思想的传播
- B.“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
- D.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
- A.加强友谊和合作
- B.促进革命和建设
- C.发展大团结、大联合
- D.推动祖国的统一
-
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的文件是
- A.七大《党章》
-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C.《十五大报告》
- D.十五大《党章》
-
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C.矛盾的不平衡原理
- D.对立统一规律
-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 B.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程度
- C.生产资本的增殖程度
-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
金银所以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
- A.金银天然是货币
- B.人们协商的结果
- C.聪明人发明创造的
- D.金银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
企业降价促销,但仍有利可得,这部分利润是
-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 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
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 B.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 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
下列各项属于资本积累的是
- A.波音公司兼并麦道
- B.首都钢铁公司发行股票筹资进行技术改造
- C.通用汽车公司将上年利润的60%用于通用汽车电子商务网建设
- D.AT&T动用100亿美元更新陈旧设备
-
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 C.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董仲舒认为:“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这一命题观点属于
- A.唯物论
-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C.辩证法
- D.唯心主义决定论
-
根据对认识源泉的不同回答可将认识论分为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B.经验论和唯理论
- C.反映论和先验论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