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在职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乡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该乡选举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提名、推荐,最后以代表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举代表名额的1/2比例,确定了代表候选人名单,并于选举日的7日前予以公布。为便于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选举委员会大张旗鼓地向选民介绍代表候选人,直至投票的当天。投票当日,该乡选民王某因公出差不能参加选举,他口头委托该乡选民刘某代他投票,并得到选举委员会同意。投票结果,按候选人得票多少的顺序,选出了该乡新一届的人大代表。  

    请你用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有无问题,并说明理由。 

  2. 分析下面这段话的含义,并用法理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与其杀无辜,宁失不经”——《夏书》  

  3. 试述法律渊源的主要表现形式。 

  4. 《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有人认为,依照宪法的这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意味着不受任何领导和监督,是司法独立。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说明理由。  

  5. 简述清朝制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

  6. 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形式是什么?  

  7.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关于保障民权的法令。  

  8. 从氏族规范发展到法律的漫长的量变过程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艰巨性决定的。(        )

    • 正确
    • 错误
  9. 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法的产生。(        )

    • 正确
    • 错误
  10. 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

    • 正确
    • 错误
  11. 法律原则指导着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

    • 正确
    • 错误
  12. 法院的上下之间没有指令与接受指令的关系。(        )

    • 正确
    • 错误
  13. 传统私法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自行调节方式。(        )

    • 正确
    • 错误
  14.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

    • 正确
    • 错误
  15. 汉代的继承制度开始出现诸子均分财产的情况。(  )

    • 正确
    • 错误
  16. 元朝的“刺字”作为附加刑,不适用于蒙古人、色目人。(        )

    • 正确
    • 错误
  17. 《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制定的专门刑法典。(        )  

    • 正确
    • 错误
  18.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权已实行公开审判制度。(        )

    • 正确
    • 错误
  19. 汉代下诏“除肉型”,是汉武帝改革刑制的一项措施。(        )

    • 正确
    • 错误
  20. 在汉朝,“科”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已广泛使用。(        )

    • 正确
    • 错误
  21. 汉代“见知故纵”法规定,见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与犯法者同罪。(        ) 

    • 正确
    • 错误
  22. 国民党政府时期先后公布施行了两部刑法。(        )

    • 正确
    • 错误
  23. 西周的土地在法律上全部属于周王所有。(        )

    • 正确
    • 错误
  24. 抗日根据地婚姻立法规定,婚后共同的债务,离婚后应由男方偿还,以此维护妇女的利益。(        )  

    • 正确
    • 错误
  25. 《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过渡性法典。(        )  

    • 正确
    • 错误
  26.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  

    • A.领导力量相同  
    • B.阶级基础相同  
    • C.职能相同  
    • D.历史使命相同
  27. 下列哪些法律文件属于宪法性文件(    )。  

    • A.《义务教育法》  
    • B.《未成年人保护法》  
    • C.《国籍法》  
    • 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28. 当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A.年满45周岁 
    •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C.是全国人大代表 
    •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9.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是在( )。 

    • A.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 
    • B.一切会议上的发言 
    • C.各种社会活动上的发言 
    • D.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表决
  30. 联邦国家是一种(  )。 

    • A.复合制国家 
    • B.联盟的国家 
    • C.单一主权的国家 
    • D.国家的联合
  31. 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 

    • A.天赋人权论 
    • B.社会契说论 
    • C.君权神授论 
    • D.权力分立论
  32.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B.民主协调,民主监督 
    •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3. 法律解释的具体原则包括(  )。                 

    • A.以宪法为指导的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34. 所谓政治法包括(  ) 

    • A.  组织法 
    • B.选举法 
    • C.军事法 
    • D.宪法
  35. 秦汉时期,只要皇帝认为臣民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即可将其定罪,所定的罪名叫(    )。 

    • A.诽谤 
    • B.断卖 
    • C.巳妄言 
    • D.非所宜言
  36. 典当与买卖有严格区别,在于典当是(    )。 

    • A.活卖 
    • B.断卖 
    • C.绝卖 
    • D.永卖
  37. 异姓养子的财产方面与亲子享有同等继承权,始于(    )。 

    • A.唐代 
    • B.五代 
    • C.北宋 
    • D.南宋
  38.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立法主要有(    )  

    • A.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B.制定《土地暂行法》  
    • C.制定《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  
    • D.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39. 在西周时,“非终”、“惟终”是指在裁判上要区分(    )。  

    • A.偶发与一贯  
    • B.过失与故意  
    • C.坦白与抗拒  
    • D.自首与告发
  40. 西周时期将过失犯罪称为(    )。  

    • A.非终  
    • B.惟终  
    • C.眚  
    • D.非眚
  41. 我国民间的典卖风气,在(    )时已盛行。  

    • A.汉  
    • B.晋  
    • C.唐  
    • D.宋
  42. 秦汉的“具五刑”指的是(    )  

    • A.五种刑罚具备  
    • B.适用五刑中的一种      
    • C.一种特殊的死刑  
    • D.五种刑法名称
  43. 秦统一之初,把全国共设郡( )。  

    • A.36个  
    • B.40个  
    • C.28个  
    • D.42个
  44. 法的本质最终由( )决定。  

    • A、阶级斗争  
    • B.阶级意志  
    • C.经济基础  
    • D.人民
  4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少数服从多数  
    • B.集体行使职权  
    •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D.平等原则
  46.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含义是( )。  

    • A.中国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 B.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 C.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 D.18周岁以上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7. (  )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者根据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的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 A.国体  
    • 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C.国家结构形式  
    • D.国家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