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职艺术硕士模拟试题2(戏曲学)
-
试述京剧的形成过程。
-
略谈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改革。
-
宋杂剧的演出由( )等三部分组成。
- A.五花爨弄
- B.艳段
- C.正杂剧
- D.副杂剧
- E.杂扮
-
1951年5月5日,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即“五五指示”,共六条,戏曲界将其内容概括为( )。
- A.改戏
- B.改演
- C.改人
- D.改制
- E.改学
-
清代戏曲界的“花雅之争”的花部即( )。
- A.京腔
- B.秦腔
- C.弋阳腔
- D.梆子腔
- E.二黄腔
-
以下属于“玉京书会”的重要成员有( )。
- A.关汉卿
- B.白朴
- C.杨显之
- D.赵公辅
- E.岳伯川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 )等南戏剧本。
- A.《拜月亭》
- B.《张协状元》
- C.《白兔记》
- D.《宦门子弟错立身》
- E.《小孙屠》
-
中国戏曲的三个主要源头是( )。
- A.民间歌舞
- B.民间说唱
- C.滑稽表演
- D.傩舞与傩戏
- E.音乐剧
-
戏曲的演出队伍主要包括( )等几种。
- A.江湖班
- B.家班
- C.科班
- D.坤班
- E.业余班社
-
唐代著名歌舞戏有( )。
- A.《踏摇娘》
- B.《兰陵王》
- C.《中花六板》
- D.《参军戏》
- E.《钵头》
-
戏曲艺术的活动方式主要有( )等几种。
- A.庙会演出
- B.宴会演出
- C.田野演出
- D.剧场演出
- E.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
-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 A.产业性
- B.综合性
- C.虚拟性
- D.艺术性
- E.程式性
-
京剧是在徽班与汉班合流、以( )为演唱乐器并吸收昆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 A.琵琶
- B.京胡
- C.古筝
- D.板胡
-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20世纪初形成剧种,代表剧目有( )。
- A.《秦香莲》
- B.《梁山伯与祝英台》
- C.《花木兰》
- D.《穆桂英挂帅》
-
戏曲是以( )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它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
- A.唱
- B.做
- C.念
- D.打
- E.说
-
明代嘉靖年间,( )采用了丝竹乐器伴奏,有别于其他南戏声腔。嘉靖、隆庆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一批音乐家对其全面改革,发展为委婉细腻的“水磨调”。
- A.昆山腔
- B.余姚腔
- C.弋阳腔
- D.海盐腔
-
( )的特点是“其节以鼓,其调喧”。
- A.余姚腔
- B.弋阳腔
- C.海盐腔
- D.昆山腔
-
《黛玉葬花》与《天女散花》属于( )。
- A.时装新戏
- B.连台本戏
- C.古装新戏
- D.易俗社
-
新秧歌运动是( )在延安发起的群众文艺普及运动。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后
-
皮黄腔在( )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
- A.长江流域
- B.黄河流域
- C.淮河流域
- D.湘江流域
-
嘉庆、道光年问,活跃在北京城里的四个徽班不包括( )。
- A.四庆
- B.四喜
- C.和春
- D.三庆
-
“三鼎甲”不包括( )。
- A.余三胜
- B.张二奎
- C.程长庚
- D.汪桂芬
-
元杂剧只由正末或( )唱曲,其他的脚色没有唱曲的任务。
- A.净
- B.末
- C.贴
- D.正旦
-
明代吴江人沈璟作有17种传奇,世称( )。
- A.《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 B.《玉茗堂四梦》
- C.“一人永占”
- D.《属玉堂传奇》
-
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体制称作( )。
- A.二折一楔子
- B.四折一楔子
- C.五折一楔子
- D.三折一楔子
-
唐代的宫廷里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色的( )。
- A.百戏
- B.杂剧
- C.参军戏
- D.梨园
-
唐代歌舞戏“大面”又称( )。
- A.“兰陵王”
- B.“拨头”
- C.“拔头”
- D.“优孟”
-
汉代百戏节目( )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 A.《踏摇娘》
- B.《钵头》
- C.《东海黄公》
- D.《大面》
-
( )不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 A.综合性
- B.生活性
- C.虚拟性
- D.程式性
-
瓦舍勾栏出现在( )。
- A.唐代
- B.金代
- C.明代
- D.宋代
-
戏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它的孕育期很漫长,直到( )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 A.唐代
- B.明代
- C.宋代
- D.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