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分析影响三级跳远、羽毛球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水平)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

  2. 奥运会是展示世界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大舞台,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请结合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谈一谈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3.   小毛是三年级的学生,自从上了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增高,他的体重也在不断增长,以至于发展到了严重超重的地步。小毛的母亲看到孩子越来越胖,就苦口婆心地教育小毛一定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并准许小毛每天下午可以晚40分钟回家,以便让他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小毛对母亲的新规定很欣赏,在母亲准许晚回家规定兑现的当天下午就到学校操场来锻炼,但没有想到的是,操场上只许校田径队的队员训练,不准许其他学生来操场跑步,他还因没有准时离校而受到学校校长批评。对此,小毛极为苦恼,因为,回家后他家附近没有安全的健身场所。请从课外体育的角度来分析上述令小毛苦恼的问题。

  4. 在体操课教学中学习一套新动作,一开始大部分学生动作僵硬,费力。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初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完整动作,于是,教师组织了一次测验课,在测验过程中,许多动作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又出现了错误动作。试结合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原理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5. 试述如何编制体育课程。

  6. 试述如何提高人体有氧供能能力。

  7. 恢复时期为了消除运动员的体力与精神疲劳,为转入下一个大周期训练做好准备,运动员应该进行休息,可以不参加训练。(  )

    • A.正确
    • B.错误
  8. 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保持负荷在高水平之间起伏。(  )

    • A.正确
    • B.错误
  9. 依据力量素质与体重的关系,可将力量素质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

    • A.正确
    • B.错误
  10. 速度耐力好的运动员,一般多采用前面跟随行进战术,最后高速度冲刺夺得冠军。(  )

    • A.正确
    • B.错误
  11. 优秀运动员在赛前的负荷安排过程中,往往采用连续的大负荷训练课,以便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更大的超量恢复。(  )

    • A.正确
    • B.错误
  12. 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

    • A.正确
    • B.错误
  13. 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  )

    • A.正确
    • B.错误
  14. 对竞技体操等评分类项目来说,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对比赛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

    • A.正确
    • B.错误
  15.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是指训练水平。(  )

    • A.正确
    • B.错误
  16.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为: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

    • A.正确
    • B.错误
  17. 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最根本内因。(  )

    • A.正确
    • B.错误
  18.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要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安全设备;在体育教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  )

    • A.正确
    • B.错误
  19. 与学校体育课相比,课余体育具有如下特点;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组织活动的规律性和学生参与的随意性;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   )

    • A.正确
    • B.错误
  20. 在体育教学中可预测的危险因素包括:因学生的思想态度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身体和活动内容的差异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的身体原因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场地条件变化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身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危险因素;因特殊天气产生的危险因素。(  )

    • A.正确
    • B.错误
  21.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包括: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需要;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 A.正确
    • B.错误
  22. 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

    • A.正确
    • B.错误
  23. 素质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打好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生学习的基础;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

    • A.正确
    • B.错误
  24.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

    • A.正确
    • B.错误
  25.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固有属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目标必须与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肓的目标相一致。首先,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在于对象相同,学校体育的目标必须在如何培养人上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其次,学校体育与国民体育的结合点从时空上来看在于时间阶段,即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起点和基础。(  )

    • A.正确
    • B.错误
  26. 高温环境运动时,心率显著增加,最大心输出量和最大摄氧量均升高。(  )

    • A.正确
    • B.错误
  27. 学校体育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学生的个性需要两个方面。(  )

    • A.正确
    • B.错误
  28. 儿童做动作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是与其抑制过程占优势有关。(  )

    • A.正确
    • B.错误
  29. 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能够提高肌肉耐力。(  )

    • A.正确
    • B.错误
  30. 速度素质的自然增长高峰期出现迟于力量素质。(  )

    • A.正确
    • B.错误
  31. 从事最大运动时,训练有素的人,每分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者大。(  )

    • A.正确
    • B.错误
  32. 与最大摄氧量相比,乳酸阈更能反映运动员的无氧工作能力。(  )

    • A.正确
    • B.错误
  33. 心肌有“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的特性,是因为窦房结能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原因。(  )

    • A.正确
    • B.错误
  34. 运动过程中胰岛素水平会明显降低,而胰高血糖素水平则明显升高。 (  )

    • A.正确
    • B.错误
  35. 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

    • A.正确
    • B.错误
  36. 赛前训练周的负荷变化特点是(  )。

    • A.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 B.降低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量
    • C.提高训练强度,降低训练量
    • D.降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37.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 A.正确
    • B.错误
  38. 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  )。

    • A.准备期
    • B.竞赛期
    • C.过渡期
    • D.恢复期
  39. 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 A.竞技战术
    • B.战术意识
    • C.战术能力
    • D.战术行动
  40. 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  )。

    • A.动作时间
    • B.动作距离
    • C.动作速度
    • D.动作速率
  41. 下列不属于动作要素的内容是(  )。

    • A.动作轨迹
    • B.动作时间
    • C.动作速度
    • D.动作方向
  42. 中长跑训练常用的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

    • A.重复性练习手段
    • B.间歇性练习手段
    • C.持续性练习手段
    • D.比赛性练习手段
  43. 从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看,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 )。

    • A.跳远
    • B.400米跑
    • C.跳水
    • D.400米游泳
  44.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体现在( )。

    • A.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名次
    • B.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 C.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水平
    • D.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45. 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

    • A.速度
    • B.远度
    • C.效度
    • D.高度
  46. 在下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三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B.明确提出体育课是学生就业、升学考试科目
    • C.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 D.明确规定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47. 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  )。

    • A.岗前培训
    • 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
    • C.教师自学
    • D.校本培训
  48.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

    • A.一般训练理论
    • B.周期训练理论
    • C.项群训练理论
    • D.专项训练理论
  49.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
    • 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50.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政策法规管理法,行政管理法
    • B.行政管理,业务管理
    • C.目标管理法,财务管理
    • D.人事管理,评估与管理法
  51. 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  )。

    • A.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
    • B.学校和体育教研组的《某某年度第一(二)学期教学计划》
    • C.国家颁布的各学段的体育教学文件,如《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规划等
    • D.国家教学文件,如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
  52. 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
    • B.从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
    • 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 D.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
  53.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  )。

    • A.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 B.巩固简单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和一些生活技能
    • C.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
    • D.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54. 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
    • B.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特殊性
    • C.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
    • D.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55. 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  )。

    • 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
    • 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
    • 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
    • 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56. 在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出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发展,科学研究出现新局面
    • B.加强了课程建设
    • C.加强了体育师资和场馆建设
    • D.增加了经费投入
  57. 常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是(  )。

    • A.持续训练法
    • B.最大乳酸训练法
    • C.乳酸耐受能力法
    • D.最大乳酸强度训练法
  58. 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是( )。

    • A.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 B.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 C.水分多,有机物少,无机盐少
    • D.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59. 在高原初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加是由于(  )。

    • A.血浆量的减少
    • B.血浆量的增加
    • C.造血器官的加强
    • D.造血器官的减弱
  60. 动作达到自动化后,在做整套动作时(  )全部无意识地进行。

    • A.是
    • B.不是
    • C.因人而异
    • D.都不对
  61. 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

    • A.血糖适当升高
    • B.血压适当升高
    • C.尿频
    • D.心率适当升高
  62. 无论什么激素,要发挥生理效应,它都是先与(  )结合。

    • A.细胞膜
    • B.细胞核
    • C.受体
    • D.酶
  63.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

    • A.呼吸肌的舒缩
    • B.胸内压的变化
    • C.肺内压的变化
    • D.气体的分压差
  64. 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  )。

    • 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
    • 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 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
    • D.因人而异
  65. 心肌与骨骼肌在兴奋性变化方面的区别是心肌(  )。

    • A.兴奋性低
    • B.有效不应期短
    • C.有效不应期长
    • D.兴奋性高
  66.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而又简单的测定指标是(  )。

    • A.时值
    • B.基强度
    • C.阈强度
    • D.强度一时间变化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