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烷基化工艺作业初训模拟试卷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需要复查的,应当根据复查要求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 正确
    • 错误
  2.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 正确
    • 错误
  3.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4. 与DCS相比,SIS在可靠性、可用性方面要求更加严格。

    • 正确
    • 错误
  5. 个人防护用品是对作业场所的危险进行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

    • 正确
    • 错误
  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宜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

    • 正确
    • 错误
  7. 进入气体分析不合格的容器内作业,应佩戴口罩。

    • 正确
    • 错误
  8. 电工只要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就不需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9. 为了改善摩擦性能,使填料密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不允许介质有泄漏现象。

    • 正确
    • 错误
  10. 进入生产装置的头部防护用品主要为安全帽。

    • 正确
    • 错误
  11. 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结合。

    • 正确
    • 错误
  12.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13. 烷基化反应使用的物料很多为电介质,高速流动时最高可产生的静电电压达万伏以上。

    • 正确
    • 错误
  14. 各种烯烃的异丁烷烷基化反应均是放热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如不及时释放,将导致反应温度上升,进而导致反应产物烷基化油的辛烷值下降。

    • 正确
    • 错误
  15. 硫化氢浓度越高,恶臭味越大。

    • 正确
    • 错误
  16. 石油化工企业中,无飞火的明火设备,应布置在有散发可燃气体的设备、建筑物的主导风向下风头。

    • 正确
    • 错误
  17. 过滤式呼吸保护器在缺氧空气中提供不了任何保护作用。

    • 正确
    • 错误
  18.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 正确
    • 错误
  19.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电焊机、变压器、气瓶应放置在受限空间内。

    • 正确
    • 错误
  20.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的三废处理工艺原则都是清污分流、分级处理。

    • 正确
    • 错误
  21.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30mg/?。

    • 正确
    • 错误
  22. 静电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具有点火能量。

    • 正确
    • 错误
  23. 毒物和粉尘的识别,关键在于生产物料的确认和工艺过程的调查分析。

    • 正确
    • 错误
  24. 酸再接触器的投用可降低50%左右的酸耗。

    • 正确
    • 错误
  25. 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之分。

    • 正确
    • 错误
  26.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应马上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 正确
    • 错误
  27. 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完毕后,应将滤毒罐取下并密封,面罩清洗干净。

    • 正确
    • 错误
  28. 安全是一种状态,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度方面是否为人们可以接受的。

    • 正确
    • 错误
  29.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作为烷基化反应催化剂。

    • 正确
    • 错误
  30.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 正确
    • 错误
  31. 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不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 正确
    • 错误
  32. 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是避免人身触电的保护接地。

    • 正确
    • 错误
  33.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中毒。

    • 正确
    • 错误
  3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 正确
    • 错误
  35. 当停电事故发生时处理步骤顺序正确的是()。(1)切断烯烃进料(2)切断产品出装置(3)切断各加热器热源(4)切断各酸包界控

    • A.1.2.3.4
    • B.2.3.1.4
    • C.3.2.1.4
  36. 重金属、有毒有害易长期积累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较持久。

    • 正确
    • 错误
  37. ()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 A.综合
    • B.单项
    • C.现场
  38. 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修订。

    • A.不
    • B.三年后
    • C.及时
  39. 甲醇是甲类液体,爆炸极限为()。

    • A.6%-32%
    • B.7%-33%
    • C.6%-36.5%
  40. ()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 A.综合
    • B.单项
    • C.现场
  4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 A.培训活动
    • B.编制
    • C.演练
  42. 油漆类液体的闪点取决于油漆中()的闪点。

    • A.组成物
    • B.主要成分
    • C.所含溶剂
  43. 某化工厂生产液氨,因市场需求量增加,须进行扩建,为取得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该化工厂需要对扩建项目进行()。

    • A.安全预评价
    • B.专项安全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44. 使用安全带应注意摆动碰撞,同时应()。

    • A.高挂低用
    • B.不论高度挂牢即可
    • C.低挂高用
  45. 从事易燃、易爆岗位的人员应穿哪种工作服()。

    • A.腈纶
    • B.防静电
    • C.涤纶
  46. 热电偶式温变计的测量范围是()。

    • A.-100℃-600℃
    • B.-200℃-600℃
    • C.-269℃-2800℃
  47. 不属于燃烧的三要素的是()。

    • A.点火源
    • B.可燃性物质
    • C.阻燃性物质
  48. ()就是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 A.新闻发布
    • B.社会沟通
    • C.信息发布
  49.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A.上一级
    • B.同级
    • C.下一级
  50. 主分馏塔进料温度一般控制在()℃。

    • A.70±2
    • B.72±2
    • C.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