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聚合工艺作业模拟考试题(1)
-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
可燃气体或蒸汽的危险程度与它们的爆炸下限成正比。
- 正确
- 错误
-
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的设备和设施,也包括有关建筑物和构筑物。
- 正确
- 错误
-
设备检修进入作业前要求设备内氧含量大于18%,可燃气小于10%。
- 正确
- 错误
-
油罐发生火灾时,并不是所有油品都会产生沸腾突溢。
- 正确
- 错误
-
滤毒罐存放有效期为2年,超过期限要重新鉴定。
- 正确
- 错误
-
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 正确
- 错误
-
采用密闭输送可有效减少VOC散发。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规避风险。
- 正确
- 错误
-
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是避免人身触电的保护接地。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因某种原因未接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正确
- 错误
-
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用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LEL)表示,其含义是环境中可燃气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数。
- 正确
- 错误
-
有害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 正确
- 错误
-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 正确
- 错误
-
塑料制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行业。
- 正确
- 错误
-
检修是进入设备氧含量>18%,开车时设备内氧含量<0.1%。
- 正确
- 错误
-
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
- 正确
- 错误
-
设备出厂检修,应进行充分置换,以防治污染物转移。
- 正确
- 错误
-
棉尘病属于尘肺病。
- 正确
- 错误
-
环境危害极大的“酸雨”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
- 正确
- 错误
-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应设警戒线。
- 正确
- 错误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标志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等。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不需要修订。
- 正确
- 错误
-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往复泵也可以用安装出口阀门的方法来调节流量。
- 正确
- 错误
-
固废物分类收集应该遵循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安全阀校验可采用在线校验或离线校验的方式。
- 正确
- 错误
-
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 正确
- 错误
-
禁止对装过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的油罐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 正确
- 错误
-
可燃物是指固态可燃性化学物质。
- 正确
- 错误
-
重大危险源按照危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 正确
- 错误
-
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但当头部探入换热器封头内进行检查的作业可不必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 正确
- 错误
-
报废设备无需置换干净,以节约能源。
- 正确
- 错误
-
润滑脂在使用中只起到润滑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
工艺过程排放是造成石化行业污染的主要途径。
- 正确
- 错误
-
“十二五”期间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可以不用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
进入塔、罐内作业只要有人看护就可以。
- 正确
- 错误
-
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 正确
- 错误
-
爆炸过程极短,仅1s左右,瞬间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其突发性大,破坏严重。
- 正确
- 错误
-
工业粉尘危害分大,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地点空气中几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不得超过的浓度。
- 正确
- 错误
-
信息上报就是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 正确
- 错误
-
防火用石棉布、石棉板不属于危险废物。
- 正确
- 错误
-
当流量一定时,管程或壳程越多,给热系数越大。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换热器。
- 正确
- 错误
-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 正确
- 错误
-
现场所有的开挖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硬围护。夜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且应在周围区域悬挂红灯示警,防止人员及物体掉入挖掘坑内。
- 正确
- 错误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 正确
- 错误
-
物料泄漏后,须立即将其冲至下水道。
- 正确
- 错误
-
爆炸并不是在达到着火的临界条件时就立即发生。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周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 正确
- 错误
-
管道检修完毕验收时,必须提交检修记录,且含单线图。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 正确
- 错误
-
安全色规定有红、黄、蓝、绿等四种。
- 正确
- 错误
-
防爆膜片的作用既可防止安全阀堵塞,又可防止大量聚合气体逸出引发二次爆炸。
- 正确
- 错误
-
防毒面具使用前应先检查全套面具的气密性。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全面负责。
- 正确
- 错误
-
接触过物料的手套需及时丢弃至一般废物箱内。
- 正确
- 错误
-
开车工艺流程的检查就是按照主、辅物料流经的管线、设备、检测仪表、阀门等对生产工艺的符合性进行检查,使其满足生产要求。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设备、重点岗位和重点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 正确
- 错误
-
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接触摩擦时不会起静电。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实施紧急停工,是为了事故出现恶性发展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 正确
- 错误
-
离心泵排出量过大,超负荷,会引起离心泵电机电流过大。
- 正确
- 错误
-
可燃性气体最易燃烧,其次是可燃性液体,最后是固体。
- 正确
- 错误
-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容器,可以不进行气密性试验。
- 正确
- 错误
-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20mg/m3。
- 正确
- 错误
-
1,3-丁二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该气体在空气中的流动性较大。
- 正确
- 错误
-
()反映了由原料制得产品的全过程。
- A.工艺流程
- B.工艺指标
- C.消耗指标
-
物质的()是决定静电电容的主要因素,它与物质的电阻率一起密切影响着静电的产生。
- A.静电压
- B.电荷数
- C.电容率或介电常数
-
从理论上分析,提高环管反应停留时间可通过()。
- A.增加主催化剂加入量
- B.降低环管密度
- C.提高环管密度
-
安全带的正确的挂钩该是()。
- A.同一水平
- B.低挂高用
- C.高挂低用
-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前,吹扫介质压力不能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吹扫时间长
- B.容易使被吹扫的介质倒流
- C.空气容易传入系统
-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 A.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 C.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使爆炸下限(),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 A.降低
- B.增高
- C.不变
-
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破坏和()。
- A.风暴
- B.台风
- C.酸雨
-
限定空间作业的潮湿部位照明电源电压规定为()V。
- A.12
- B.24
- C.32
-
连锁加聚反应的主要特征是瞬间生成高分子和()反应。
- A.都是氧化
- B.都是吸热
- C.都是放热
-
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由于容器内部或外部受热而显著增加,且容器与其它设备的连接管道又装有截止阀,应单独装设()。
- A.压力表
- B.温度计
- C.安全卸压装置
-
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 A.紧急状态
- B.非常时期
- C.戒严
-
储罐静置时间大多需要1~24h,至少不能少于()min,方能进行有关检测作业。
- A.10
- B.30
- C.20
-
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
- A.皮肤接触吸收
- B.呼吸道吸入
- C.消化道食入
-
安全阀是一种由进口静压开启的自动泄压装置,防止容器()。
- A.超温
- B.超压
- C.超负荷
-
保护听力而言,对听力不会损失,一般认为每天8小时长期工作在(分贝以下)。
- A.100
- B.90
- C.80
-
计量、聚合单元的储料设备用氮气保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进入系统。
- A.空气
- B.水
- C.一氧化碳
-
凡是进入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进行限定空间作业前必须()。
- A.用空气置换合格
- B.进行倒空
- C.佩带氧气呼吸器
-
1.0MPa,260℃的过热蒸汽的密度不小于()kg/m3。
- A.4.0
- B.7.0
- C.8.0
-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各种职业危害和伤害而在劳动过程中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用品的总称称为()防护用品。
- A.特种
- B.一般
- C.个人劳动
-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日期是()。
- A.2001年10月27日
- B.2002年5月1日
- C.2002年10月27日
-
凡是()的聚合过程,都可称为定向聚合。
- A.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
- B.形成规整聚合物
- C.Ziegler-NAttA引发体系进行引发
-
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称为()。
- A.个体防护装备
- B.个体防护用品
- C.空气呼吸器
-
对发生大量跑料或火灾爆炸的事故中心区距事故现场()m的区域称为事故中心区。
- A.0-30
- B.0-50
- C.0-60
-
粉料输送系统采用输送气体的是()。
- A.空气
- B.氧气
- C.氮气
-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评审
- B.备案
- C.发布
-
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要实行()管理。
- A.精细化
- B.牌板化
- C.衔接化
-
催化剂计量泵投用后,应对()进行确认。
- A.温度
- B.液位
- C.流量
-
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企业建立()机制,切实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 A.应急联动
- B.合作
- C.沟通
-
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 A.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C.医院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