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磺化工艺考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开停车时,如果阀门能关严,可以不用抽加盲板来隔离系统。

    • 正确
    • 错误
  2. 易燃或可燃液体饱和蒸汽压越低,其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 正确
    • 错误
  3.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不合格者可先上岗再补考。

    • 正确
    • 错误
  4. 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

    • 正确
    • 错误
  5. 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危害大的低浓度有害气体。

    • 正确
    • 错误
  6. 针对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编制的应急预案为现场处置方案。

    • 正确
    • 错误
  7. 易产生静电的物质如烃类化合物,应防静电危害。

    • 正确
    • 错误
  8. 硫化氢在空气中通常以液态存在。

    • 正确
    • 错误
  9.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 正确
    • 错误
  10. 塑料制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行业。

    • 正确
    • 错误
  11. 一氧化碳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 正确
    • 错误
  12. 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 正确
    • 错误
  13. 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必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正确
    • 错误
  14. 三氧化硫极易吸水,在空气中强烈发烟;溶于水形成硫酸,溶于浓硫酸形成发烟硫酸,并产生大量溶解热。

    • 正确
    • 错误
  15. 亚硫酸盐能将芳环上卤基或硝基置换为磺酸基,邻位和对位二硝基苯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邻位或对位硝基苯磺酸钠盐。

    • 正确
    • 错误
  16. 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可燃液体需经过蒸发、分解为气态才能燃烧。

    • 正确
    • 错误
  17. 雾状水喷出的一般是水滴直径小于100微米的水流,降温效率高。

    • 正确
    • 错误
  18. 有机物泄漏采用活性炭或砂土吸附处理后,清理现场产生的污水可以直接外排,不会产生污染。

    • 正确
    • 错误
  19. ASC一次水解时,将硫化液冷却到15℃以下,缓慢滴加计量的水,使磺化液中氯磺酸全部分解,硫酸浓度保持在90%。

    • 正确
    • 错误
  20. 分析取样应在上层磺化混合物中取样。

    • 正确
    • 错误
  21. 喷射泵长时间停车启动前,应拆除喷射室前法兰并加盲板,吹净管内杂物,紧固密封法兰。

    • 正确
    • 错误
  22. 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中维护防腐完好是容器防腐的关健。

    • 正确
    • 错误
  23. 使用过量硫酸或者发烟硫酸的磺化,也称为“液相磺化”。

    • 正确
    • 错误
  24. 磺化车间即为防火、防爆车间。

    • 正确
    • 错误
  25.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正确
    • 错误
  26. 爆炸过程极短,仅2s左右,突发性大,破坏性严重。

    • 正确
    • 错误
  27. 精馏塔开、停温差较大时,可以骤然长温。

    • 正确
    • 错误
  28. 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

    • 正确
    • 错误
  29. 光能激发化学反应,可以转为热能。

    • 正确
    • 错误
  30.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正确
    • 错误
  31. 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 正确
    • 错误
  32. 液氯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 正确
    • 错误
  33. 在静电荷逸散区域设置接地导电钢栅,可以加速静电荷消散。

    • 正确
    • 错误
  34. 低温管道降温过程中无需对压力管道进行冷紧固。

    • 正确
    • 错误
  35. 在有燃爆危险的生产区域,不得穿钉子鞋。

    • 正确
    • 错误
  36.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护。

    • 正确
    • 错误
  37. 交叉作业时,要协调好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停止作业。

    • 正确
    • 错误
  38. 萃取法,即采取多级萃取或结合其他方法,处理含硝基苯废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 正确
    • 错误
  39.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磺化用干燥空气的露点要求低于-30℃。

    • 正确
    • 错误
  40. 安全使用传热介质,应避免物料性质相抵。

    • 正确
    • 错误
  41. 扑救电气火灾必须先切断电源,一般不能用水扑灭。

    • 正确
    • 错误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企业对建筑消防设施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 正确
    • 错误
  43. 甲苯槽车装卸作业时,时间较短,不需要装设静电接地装置。

    • 正确
    • 错误
  44. 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演练目的分为检验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 正确
    • 错误
  45.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液化烃类的火灾。

    • 正确
    • 错误
  46.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 正确
    • 错误
  47. 引起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 正确
    • 错误
  48.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49. 工业性氟病属于职业中毒。

    • 正确
    • 错误
  50.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任何地区。

    • 正确
    • 错误
  51. 室外消防栓是重要的消防给水设施,根据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 正确
    • 错误
  52. 纺织物类防护服洗后三级穿透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

    • 正确
    • 错误
  53. 目前常有的采样方式有个体采样和定点区域采样。

    • 正确
    • 错误
  54. 离心泵内无液体时不能启动使之运转。

    • 正确
    • 错误
  55. 亚硝酸盐能将芳环上羟基置换为磺酸基,用于间二硝基苯的精制提纯。

    • 正确
    • 错误
  56. 二氧化碳灭火剂不适于有机过氧化物、硝酸盐、氯酸盐的灭火。

    • 正确
    • 错误
  57. 恒沸脱水磺化法,被磺化物与水可形成恒沸物,故已过量苯为恒沸剂携带反应生成水。

    • 正确
    • 错误
  58. 灭火时首先应判明火灾性质,是何种物质燃烧,应用何种灭火器材灭火。

    • 正确
    • 错误
  59. 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有效期可以延期3年。

    • 正确
    • 错误
  60. 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6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检验、检测。

    • 正确
    • 错误
  62. 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

    • 正确
    • 错误
  63. 易燃易爆物料性质不同,惰性气体及其供气装置可以相同。

    • 正确
    • 错误
  64. 密闭空间通风时应该考虑足够的通风量。

    • 正确
    • 错误
  65. 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符合《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66. 水蒸气清洁适于密闭空间内水蒸气挥发性物质的清洁。

    • 正确
    • 错误
  67. 石油化工企业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建设项目。

    • 正确
    • 错误
  68. 职业接触超过卫生限值是诊断为职业病的必要条件。

    • 正确
    • 错误
  69. 冷却水质不符合要求是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宜采用较低的流速操作。

    • 正确
    • 错误
  70.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有限空间封闭火灾。

    • 正确
    • 错误
  71. 密闭空间检测点的确定,根据密闭空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 )m。

    • A.2
    • B.4
    • C.8
  72. 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影响,但在()Mpa的压力下,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

    • A.0.1-1.0
    • B.0.1-2.0
    • C.0.1-3.0
  73. 下列()不是添加型阻燃剂。

    • A.聚烯烃
    • B.聚氯乙烯
    • C.聚氨酯
  74. 容积大于50m3或直系2.5m以上的露天储罐,接地不得少于( )个。

    • A.2
    • B.3
    • C.4
  75. 工作场所存在两种以上粉尘时,游离二氧化硅权重数取各种粉尘中( )。

    • A.最大者
    • B.最小者
    • C.平均值
  76. 干粉灭火剂可用于扑救可燃气体、电气设备、( )以及遇水燃烧的物质的火灾。

    • A.硫酸
    • B.油类
    • C.仪表
  77. 静电产生原因中,带静电物体使附近不相连导体表面的不同部位出现带电现象为()。

    • A.附着带电
    • B.感应起电
    • C.极化起电
  7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由()部门决定。

    • A.质监
    • B.公安
    • C.安监
  79. ()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 A.资源分析
    • B.程序分析
    • C.危险分析
  80. 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 A.闪燃
    • B.自燃
    • C.火灾
  81. 当容器内压力降到允许值时,安全阀门自动关闭,容器内压力始终( )允许压力的上限。

    • A.等于
    • B.高于
    • C.低于
  82. 下列关于磺化剂配制时物料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 A.将水或烯酸加至浓硫酸中
    • B.将浓硫酸加至水或烯酸中
    • C.将浓硫酸与水或烯酸同时加入
  83.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应当()。

    • A.不少于六十日,不超过半年
    • B.不少于三十日,不超过一年
    • C.不少于三十日,不超过半年
  84. 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 )工具。

    • A.铁制
    • B.铜制
    • C.木制
  85.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分析方法为()。

    • A.重铬酸盐法
    • B.稀释与接种法
    • C.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86. 噪声监测()。

    • A.月/次
    • B.半年/次
    • C.年/次
  87. 化学危险品的贮存方式不包括()。

    • A.分离贮存
    • B.隔开贮存
    • C.分隔贮存
  88. 下面不是磺化用的方法的是()。

    • A.相磺化法
    • B.气相磺化法
    • C.固相磺化法
  89.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其公称直径大于()。

    • A.15mm
    • B.20mm
    • C.25mm
  90. 配料中酸油比高则()。

    • A.磺化反应速度快
    • B.磺化反应速度慢
    • C.对磺化反应速度无影响
  91. 过滤式防毒面具不能用于有毒气体含量超过()或氧含量低于18%的环境。

    • A.小于1%
    • B.大于1%
    • C.大于0.1%
  92. 三氧化硫反应活性高,反应激烈,副反应多,常用()稀释SO3以降低其浓度。

    • A.普通空气
    • B.干燥空气
    • C.加湿空气
  9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A.生产、包装、经营、储存、运输
    • B.经营、进口、储存、运输、使用
    • C.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
  94. ()不需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管道建设项目办理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手续。

    • A.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5. 对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得多的是( )。

    • A.粉尘粒度
    • B.初始压力
    • C.粉尘爆炸容器
  96. 下列不属于危险源的特点的一项是()。

    • A.细微琐屑
    • B.客观存在
    • C.稳定
  97.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 A.1
    • B.2
    • C.3
  98. 贮存液化气体的容器,其超压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 A.压力表失灵
    • B.阀门误关
    • C.充装过量且意外受热
  99. 《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一类物质的临界量()。

    • A.爆炸性物质
    • B.建筑物质
    • C.化工物质
  100. 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是()。

    • A.5t
    • B.10t
    • C.2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