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磺化工艺作业特种作业取证培训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2-萘磺酸的生产中,向有耐酸衬里的中和釜中加入磺化水解液,在120℃正压下加入热亚硫酸钠溶液来和过量的硫酸。

    • 正确
    • 错误
  2.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

    • 正确
    • 错误
  3. 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并且浮顶与罐体无须可靠电气连接。

    • 正确
    • 错误
  4. 急救箱内的药品应按保管人员的意图准备。

    • 正确
    • 错误
  5.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罚款。

    • 正确
    • 错误
  6. 对机械作用敏感的物质,应轻取轻放,避免震动、碰撞或摩擦。

    • 正确
    • 错误
  7. 空气呼吸器可以在缺氧环境中使用。

    • 正确
    • 错误
  8. 纺织物类防护服,按照穿透时间、耐静压性能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 正确
    • 错误
  9. 化学品泄漏后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10. 动力学研究表明,磺化剂的浓度虽然不影响磺化反应的速度,但是对反应程度有很大影响。

    • 正确
    • 错误
  11. 废酸真空蒸发产生的废水汽提洗涤水,返回中和洗涤。

    • 正确
    • 错误
  12. 直接电化学反应通过阴极氧化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转化或燃烧,是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 正确
    • 错误
  13. 同时具备两个以上作用的压力容器,按其压力等级归类。

    • 正确
    • 错误
  14. 职业禁忌症,如Ⅰ期及Ⅱ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患者,均不得从事高温作业。

    • 正确
    • 错误
  15. 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 正确
    • 错误
  16. 除尘器既是环境保护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 正确
    • 错误
  17. 受过一次强冲击的安全帽应及时报废,不能继续使用。

    • 正确
    • 错误
  18.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正确
    • 错误
  19.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 正确
    • 错误
  20. 检修作业人员要穿戴防毒面具,可以穿带钉鞋

    • 正确
    • 错误
  21. 事故间接原因一般是管理原因。

    • 正确
    • 错误
  22. 泡沫灭火剂适用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

    • 正确
    • 错误
  23. “四懂”是指懂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逃生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24. 电焊产生的锰烟、锰尘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 正确
    • 错误
  25. 物质燃烧大都在气相中进行,可燃物受热分解产生气体或者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

    • 正确
    • 错误
  26. 使用电钻或手待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

    • 正确
    • 错误
  27. 登记企业不得转让、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 正确
    • 错误
  28. 化学过滤式滤毒罐在氧气含量低于16%的情况下不可使用。

    • 正确
    • 错误
  29. 80%~85%硫酸磺化质点主要是H3SO4+。

    • 正确
    • 错误
  30. 关闭空气等助燃剂阀门不属于窒息灭火法。

    • 正确
    • 错误
  31. 微电解法将铁屑和木炭充填于废水,利用微电解材料产生的12V电位差进行废水电解。

    • 正确
    • 错误
  32.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正确
    • 错误
  33. 灭火时首先应判明火灾性质,是何种物质燃烧,应用何种灭火器材灭火。

    • 正确
    • 错误
  34.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一定要符合规章和标准要求。

    • 正确
    • 错误
  35. 黄磷是遇水易燃物。

    • 正确
    • 错误
  36. 含有苯、甲苯、硝基苯的废水在调节池中均质均量后,为利于微电解操作,将PH值调节至()。

    • A.3
    • B.7
    • C.10
  37. ()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 A.资源分析
    • B.程序分析
    • C.危险分析
  38.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 A.纯棉工作服
    • B.化纤工作服
    • C.防静电工作服
  39. 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 A.125
    • B.130
    • C.135
  40. 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批准后方可发布。

    • A.主要负责人
    • B.法人代表
    • C.相关负责人
  4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依法处罚,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以下的罚款。

    • A.5万元以上20万元
    • B.10万元以上20万元
    • C.15万元以上20万元
  42. 受限空间内含氧量为()。

    • A.15%-17%
    • B.18%-21%
    • C.22%-24%
  43. 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采样点为选定()。

    • A.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
    • B.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
    • C.职工活动的工作地点
  44. 工作场所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mg/立方米。

    • A.1
    • B.2
    • C.3
  45.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设立由专职人员24小时值守的国内固定服务电话。

    • A.生产
    • B.经营
    • C.运输
  46. 磺化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三氧化硫、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等。

    • A.氯化氢
    • B.氢气
    • C.氮气
  47. 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危害。

    • A.合成纤维工作服
    • B.防油污工作服
    •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48. 检修完工后,应对设备进行()、试漏、调校安全阀、调校仪表和连锁装置等。

    • A.试压
    • B.试温
    • C.测爆
  49. 化学危险品的贮存方式不包括()。

    • A.分离贮存
    • B.隔开贮存
    • C.分隔贮存
  50. 酯类、酮类和乙醇最大允许流速为()。

    • A.5m/s-6m/s
    • B.7m/s-8m/s
    • C.9m/s-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