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过氧化工艺作业判断题专项训练(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是指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无组织排放不作限值要求。

    • 正确
    • 错误
  2.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 正确
    • 错误
  3.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 正确
    • 错误
  4. 环境质量标准越严越好。

    • 正确
    • 错误
  5. 在巡检时应及时清除积附在容器、管道及阀门上面的灰尘、油污、潮湿和有腐蚀性的物质。

    • 正确
    • 错误
  6. 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接地装置距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少于1m。

    • 正确
    • 错误
  7. 毒害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用作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入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 正确
    • 错误
  8. 不具备环保常识的人无法识别危险废物,但是可以通过危废识别标志分辨出危险废物。

    • 正确
    • 错误
  9. 对腐蚀性毒物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等进行保护。

    • 正确
    • 错误
  10. 手工焊机应该有适当的空载电压。

    • 正确
    • 错误
  11. 锅炉爆炸事故属于化学性爆炸。

    • 正确
    • 错误
  12. 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 正确
    • 错误
  13. 火灾无法逃生时,跳楼是最后的选择。只有消防人员或救援人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才采取跳楼的方法。如果楼层不高,可先向地面抛下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再向下跳,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轻伤害。

    • 正确
    • 错误
  14. 企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人不应负法律责任,应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负责人负法律责任。

    • 正确
    • 错误
  15.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正确
    • 错误
  16. 动力设备不得带病运转,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消除。

    • 正确
    • 错误
  17. 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中脂肪族低级羧酸,有刺激性,易挥发、易燃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 正确
    • 错误
  18.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 正确
    • 错误
  19. 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min。

    • 正确
    • 错误
  20.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正确
    • 错误
  21. 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 正确
    • 错误
  22.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 正确
    • 错误
  23. 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 正确
    • 错误
  24. 设备检修前进行置换作业时,若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的密度时,应由设备或管道最高点送入置换介质,由最低点排出被置换介质,取样点宜在顶部位置及宜产生死角的部位。

    • 正确
    • 错误
  25. 排污标准因为是数值化,所以不具备法律特征。

    • 正确
    • 错误
  26. 屏蔽服是用来防止射线伤害的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7. 《消防法》规定的拘留处罚,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决定。

    • 正确
    • 错误
  28.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是生产劳动的伴生物。

    • 正确
    • 错误
  29. "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人员集中,发生火灾伤亡大的场所。

    • 正确
    • 错误
  3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正确
    • 错误
  31. 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 正确
    • 错误
  32. 化学品使用客户有权向供货商索要相关产品的SDS,对方也有义务提供相应资料。

    • 正确
    • 错误
  33. 单纯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

    • 正确
    • 错误
  34.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 正确
    • 错误
  35. 火灾事故的防范包括预防、限制、灭火和疏散4个方面。

    • 正确
    • 错误
  36. 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 正确
    • 错误
  37. 爆炸极限是衡量物质爆炸危险的一个数据,其范围愈窄,意味着危险性愈大。

    • 正确
    • 错误
  38. 火场实际用水量由火场燃烧面积乘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来确定。

    • 正确
    • 错误
  39. 由于过氧化反应物与产品都为相对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因此反应过程中避免分解是最主要的安全要点。

    • 正确
    • 错误
  40. 锅炉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料类型、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质、净化除尘效率以及锅炉负荷的影响,应多管齐下,从各个环节全面控制减少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 正确
    • 错误
  41. 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 正确
    • 错误
  42. 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目的不同,分散控制系统中的人机接口设备一般分为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和计算站等,其中操作员站主要用作对系统进行配置、组态、调试及控制方案的维护等。

    • 正确
    • 错误
  43. 抢险救援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停靠,使用下风方向的水源;在扩散区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 正确
    • 错误
  44.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正确
    • 错误
  45. 过氧乙酸(PAA)别名乙酸、醋酸。

    • 正确
    • 错误
  46. 在生产中,要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必须是一个衰减振荡过程。

    • 正确
    • 错误
  47.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原料、产品或废物的泄漏现象,这些泄漏是一般是不可避免的。

    • 正确
    • 错误
  48. 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备、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

    • 正确
    • 错误
  49. 可燃气体报警仪,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

    • 正确
    • 错误
  50. 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