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过氧化工艺作业复训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漏电保护器发生掉闸时不能强行合闸,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 正确
    • 错误
  2. 乙炔与氯或次氯酸盐等化合过程中,在日光照射下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 正确
    • 错误
  3. 职业卫生的监管范围:存在职业病因素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包括行政单位和部队。

    • 正确
    • 错误
  4.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的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 正确
    • 错误
  5. 封闭式安全阀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介质的环境。

    • 正确
    • 错误
  6. 企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减少排污,并在事故发生后48h内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初步报告。

    • 正确
    • 错误
  7. 职业病具有不可治疗或难治疗的特点。

    • 正确
    • 错误
  8. 过氧化氢在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波长为3200~3800埃下也能发生分解,爆炸极限为255%~100%,745%以上的过氧化氢,其上限可达26%,遇电火花会发生气相爆炸。

    • 正确
    • 错误
  9. 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 正确
    • 错误
  10. 检修中将油漏到设备保温层上,采用擦拭干净的方法消除。

    • 正确
    • 错误
  11.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地接地或接零,以便在发生相线碰壳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长时间通过设备而产生高温发热。

    • 正确
    • 错误
  12. 滤毒罐的外壳有灰色和棕色,灰色适用于氨气、棕色适用于氯气。

    • 正确
    • 错误
  13. 危害程度与噪声的特性、接触的方式和个体敏感性有关。

    • 正确
    • 错误
  14. 搬运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该轻拿轻放,轻拖、轻拉、轻抛、轻滚。

    • 正确
    • 错误
  15. 在氧化反应器中,被氧化物与氧化剂、产物的配比是反应过程中重要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如果控制不当,进入爆炸极限,就易引起爆炸。

    • 正确
    • 错误
  16. 水枪的控制面积与水枪的流量成正比,与灭火用水供给强度成反比。

    • 正确
    • 错误
  17.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阻尼等声学处理措施可达到良好效果。

    • 正确
    • 错误
  18. 厂区内“严禁机动车辆通行”标志,应包括电动自行车。

    • 正确
    • 错误
  19. 进入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 正确
    • 错误
  20.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组应急演练工作。

    • 正确
    • 错误
  21. 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通常女性的危险较男性的大,体重小的危险一般较体重大的大。

    • 正确
    • 错误
  22. 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低,吸收越快。

    • 正确
    • 错误
  23. 对存在重大隐患和发生威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配送电单位有权紧急停电处理。

    • 正确
    • 错误
  24. 从事严重有毒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一般每天要实行4~6h工作制。

    • 正确
    • 错误
  25. 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不属工伤事故。

    • 正确
    • 错误
  26.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还包括场厂内机动车辆等。

    • 正确
    • 错误
  27. 在管径和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环状管道与枝状管道的供水能力不同。

    • 正确
    • 错误
  28. 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部分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

    • 正确
    • 错误
  29. 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不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

    • 正确
    • 错误
  3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 正确
    • 错误
  31. 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 正确
    • 错误
  32. 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 正确
    • 错误
  33. 职工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各种隐患和故障、确认事关安全和信号装置、防护及联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才能投入生产操作。

    • 正确
    • 错误
  34.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 正确
    • 错误
  35. 化工生产业在保证传统的现场巡回检查制度同时,大都还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两种监控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正确
    • 错误
  36. 输送物料应控制物料移动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的流速,以限制静电的产生。

    • 正确
    • 错误
  37. 《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 正确
    • 错误
  38. 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 正确
    • 错误
  39. 燃点越低的物品越安全。

    • 正确
    • 错误
  40. 易燃、可燃物品在入库前,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检查符合要求方准入库。

    • 正确
    • 错误
  41. 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 正确
    • 错误
  42. 因硫化氢中毒而停止呼吸的可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 正确
    • 错误
  43. 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预防装置,可有效地减少泄漏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 正确
    • 错误
  44. 对大气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时要求是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

    • 正确
    • 错误
  45. 在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浓度下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工人都不至产生损害效应。

    • 正确
    • 错误
  46. 烟雾较浓时,被困人员应用湿毛巾堵住嘴鼻,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烟区。

    • 正确
    • 错误
  47. 防火门、防火窗均应用不燃材料制作。

    • 正确
    • 错误
  48. 防止吸入毒气或强烈毒性粉尘,防止缺氧可以使用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 正确
    • 错误
  49. 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佰元以下罚款。

    • 正确
    • 错误
  50. 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其拉开。

    • 正确
    • 错误
  51. 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法人负责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52. 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 正确
    • 错误
  53. 管道安全隔绝可以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

    • 正确
    • 错误
  54. 为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 正确
    • 错误
  55. 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 正确
    • 错误
  56. 塑料桶不能用来装汽油、苯等,是因为塑料桶的电阻率较高,很容易产生和集聚静电。

    • 正确
    • 错误
  57. 个体防护是一种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正确
    • 错误
  58. 皮肤、眼睛接触过氧化氢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根据伤害程度进一步处理。

    • 正确
    • 错误
  59.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登记方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正确
    • 错误
  60. 消防控制室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对消防控制室的门开启方向并无要求。

    • 正确
    • 错误
  61.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 正确
    • 错误
  62. 测量仪表的精度值越大,准确度越高。

    • 正确
    • 错误
  63. 高处作业是指坠落高度基准面大于或等于3m,并有防坠落措施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64. 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时,如果公认或认为没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或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可认为成份物质时独立作用。

    • 正确
    • 错误
  65.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正确
    • 错误
  66. 最终执行元件如切断阀,电磁阀是安全仪表系统中危险性最高的设备,因此要选择符合安全度等级要求的控制阀及配套的电磁阀作为安全仪表系统的最终执行元件。

    • 正确
    • 错误
  67. 过氧乙酸是一种最重要、最早开发、用途最广的有机过氧酸,其氧化能力强于过氧化氢。

    • 正确
    • 错误
  68. 气瓶在使用前,应该放在绝缘性物体如橡胶、塑料、木板上。

    • 正确
    • 错误
  69. 危险化学品与普通物品同库存放时应保持一定距离。

    • 正确
    • 错误
  70. 目前生产单位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均来源于生产过程,产生于设备、系统,扩散于环境,作用于接触人群。

    • 正确
    • 错误
  71. ()灭火剂已被发现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 A.二氧化碳
    • B.四氯化碳
    • C.卤代烷
  72. 为预防火灾发生,要求在厂房内的适当地方应贴挂()。

    • A.车间平面图
    • B.各车间负责人联系方式
    • C.安全通道及消器材摆放图
  73.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不能走形式主义,应有()。

    • A.可操作性
    • B.预见性
    • C.可发挥性
  74. 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采取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 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75. 由于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处理。

    • A.事假
    • B.正常出勤
    • C.病假
  76. 事故责任分为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 A.间接责任
    • B.主要责任
    • C.一般责任
  77.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正确
    • 错误
  78.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要特别注意灭火剂的选择,扑救遇湿物品火灾时,禁止用水、酸碱等湿性灭火剂。对于钠、镁等金属火灾的扑救应选好的灭火剂是()。

    • A.二氧化碳
    • B.泡沫
    • C.干粉
  79. ()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 A.应急救援中心
    • B.应急救援专家组
    • C.信息发布中心
  80. 氧气瓶充装时,充装人员的手套、服装、工具等均不得沾有()。

    • A.水
    • B.油脂
    • C.石粉
  81. 针对直击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雷电行进波(冲击波)所带来的危害方式,人们设计了多种防雷装置。下列防雷装置中,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 A.阀型避雷器
    • B.电涌保护器
    • C.避雷针(接闪杆)
  82. 1993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的发布机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 C.国际标准化组织
  8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安全宣传标语
    • B.安全警示标志
    • C.警示颜色
  84. 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

    • A.可靠手段
    • B.主要手段
    • C.有效手段
  85. 过氧乙酸的直接合成法是采用乙酸与()直接合成。

    • A.氧气
    • B.过氧化氢
    • C.臭氧
  86.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

    • A.公安消防部门
    • B.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 C.人民政府
  87.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制度。

    • A.安全标志管理
    • B.登记
    • C.备案
  88. 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89. 从安全方面来看,在()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 A.电离辐射
    • B.噪声
    • C.振动
  90. 下列三种毒气中()是无色无味的。

    • A.氯气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91. 液体可燃物燃烧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分解—燃烧—气化
    • B.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 C.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92. 酸性化学灼伤用()溶液冲洗和湿敷。

    • A.碳酸钠
    • B.碳酸氢钠
    • C.氢氧化钠
  93. 当你发现作业场所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 A.防毒面具
    • B.眼镜
    • C.口罩
  94. 防止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A.制订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B.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C.限制接触时间
  95. 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门窗应采用()。多层厂房内主要楼梯和安全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应设计成直跑式。

    • A.推拉式
    • B.向内开启式
    • C.向外开启式
  96. 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急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
    • 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
    • C.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97.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A.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
    • B.保障设备设施安全的情况下
    • C.保障应急装备齐全的情况下
  98. 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A.磷
    • B.苯类有机物
    • C.常压氮气
  99.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3个月
    • B.6个月
    • C.一年
  100.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叫高处作业。

    • A.1
    • B.2
    • 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