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过氧化工艺作业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可燃气体报警仪,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

    • 正确
    • 错误
  2. 对存在重大隐患和发生威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配送电单位有权紧急停电处理。

    • 正确
    • 错误
  3. 进入锅炉内部工作时,应该打开锅筒上的人孔和集箱上的手孔以通风。

    • 正确
    • 错误
  4. 1.1A类爆炸品指有整体爆炸危险的起爆药。

    • 正确
    • 错误
  5. 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 正确
    • 错误
  6. 绝缘棒属于基本安全用具。

    • 正确
    • 错误
  7. 在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浓度下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工人都不至产生损害效应。

    • 正确
    • 错误
  8. 安全仪表系统SISSafetyInstrumentedSystem,也称为安全联锁系统,由现场仪表和操作室逻辑控制单元组成的用于监视生产装置的运行状况,对出现异常的情况迅速进行处理,使装置停车时回到安全状态的控制系统。

    • 正确
    • 错误
  9.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是生产劳动的伴生物。

    • 正确
    • 错误
  10. 大检修时,当塔(或罐)有机物含量分析合格后即可交出检修。

    • 正确
    • 错误
  11.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可能燃烧。

    • 正确
    • 错误
  12. 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正确
    • 错误
  13. 如发现触电者心脏、脉搏及心脏跳动停止,已无明显生命体征,仍然不可认为已经死亡,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进行紧急救护。

    • 正确
    • 错误
  14. 过氧乙酸溶液盛装时最好用玻璃瓶和塑料瓶,要密封好,再装入牢固的木箱里,每箱净重不得超过20kg,包装外皮应有明显的氧化剂标志。

    • 正确
    • 错误
  15. 用水扑救油类火灾会使火势扩大。

    • 正确
    • 错误
  16. 在强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抽堵盲板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止酸碱灼伤的措施。在介质温度较高、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烫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还应采取防烫措施。

    • 正确
    • 错误
  17. 气瓶在使用前,应该放在绝缘性物体如橡胶、塑料、木板上。

    • 正确
    • 错误
  18. 排污标准因为是数值化,所以不具备法律特征。

    • 正确
    • 错误
  19.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正确
    • 错误
  20. 防护用品应保存在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 正确
    • 错误
  21. 生产性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 正确
    • 错误
  22. 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 正确
    • 错误
  23. 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 正确
    • 错误
  24. 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 正确
    • 错误
  25. 以下的呼吸性粉尘对人的危害最大的是()。

    • A.20μm
    • B.1mm
    • C.10μm
  26. 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导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

    • 正确
    • 错误
  27.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规定的相关文件。

    • A.《安全生产法》
    • B.《消防法》
    •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8. 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从历史经验的启示中应认识到,我们追求的安全哲学是()。

    • A.宿命论、被动型
    • B.经验论、事后型
    • C.本质论、预防型
  29. 对于危险物质的包装存储区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

    • A.目前实际存在的物质最大量
    • B.目前可存储的物质最大量
    • C.设计存储的物质最大量
  30. 利用天然水源作系统的供水水源,应检查水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时确保消防用水的技术措施。

    • A.枯水期最低水位
    • B.枯水期最高水位
    • C.丰水期最低水位
  31.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并对其工程质量负责。

    • A.生产设备
    • B.安全设施
    • C.主体工程
  32. 消除尘肺病,预防是根本,()是关键。

    • A.个体防护
    • B.综合防尘
    • C.治疗救护
  33. 根据《消防法》,专职消防队建立后,应报验收的部门是()。

    • A.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 B.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C.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34. 针对直击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雷电行进波(冲击波)所带来的危害方式,人们设计了多种防雷装置。下列防雷装置中,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 A.阀型避雷器
    • B.电涌保护器
    • C.避雷针(接闪杆)
  35.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A.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
    • B.保障设备设施安全的情况下
    • C.保障应急装备齐全的情况下
  36. ()是指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

    • A.行业管理
    • B.安全认证
    • C.安全监察
  37. 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 A.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 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 C.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38. 安全带使用()年后,应检查一次。

    • A.1
    • B.2
    • C.3
  39. 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不同,分为九大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下列防护用品中,安全带和安全绳属于()。

    • A.呼吸护具
    • B.听力护具
    • C.防坠落护具
  40. 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 A.消除可燃物
    • B.消除氧化剂
    • C.消除着火源
  41. 发生苯泄漏事故时,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进入内部实施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穿全封闭式防化服。

    • A.过滤式防毒面具
    • B.隔绝式呼吸器
    • C.简易防化服
  42. 新参加化工现场生产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应经过()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 A.学习培训
    • B.安全知识教育
    • C.考试合格
  43.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建立()等综合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事故管理规定
    • C.安全检查规定
  44. 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

    • A.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 B.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
    • C.具有起始能量
  45. 通过转动的圆筒,以热传导的方式,将附着在筒体内壁的液相物料或带状物料,进行干燥的一种连续操作设备叫做()干燥器。

    • A.流化床
    • B.圆盘
    • C.滚筒
  46. 应使用()来清洗皮肤上沾染的油污。

    • A.有机溶剂
    • B.肥皂
    • C.丙酮
  4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A.应急预案
    • B.安全提案
    • C.处理方案
  48. 测定污水水样COD时,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 A.重铬酸钾法
    • B.纳氏试剂法
    • C.玻璃电极法
  49.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3个月
    • B.6个月
    • C.一年
  50. 某企业每半年更新一次应急人员联系电话,这体现了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中,关于()的基本要求。

    • A.应急组织和人员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B.有明确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与应急能力相适应
    • C.预案要素齐全完整,信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