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过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区内一律为禁火区。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 正确
    • 错误
  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但是因为救火是危险的行为,公民个人无需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 正确
    • 错误
  3. 急性中毒必须坚持“立即、就地、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急救原则。

    • 正确
    • 错误
  4.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 正确
    • 错误
  5. 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其拉开。

    • 正确
    • 错误
  6.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 正确
    • 错误
  7. 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违章行为,并经查证确实的复审或者延期复审不予通过。

    • 正确
    • 错误
  8. 带电作业时防止触电可以使用防静电鞋。

    • 正确
    • 错误
  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 正确
    • 错误
  10. 泡沫灭火器可以放置在高温地方。

    • 正确
    • 错误
  11. 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的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等待救护人员到达。

    • 正确
    • 错误
  12.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中,在氢气放空管路必须安装阻火器。

    • 正确
    • 错误
  13. 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 正确
    • 错误
  14. 当吊运过程中,如果突然停电,应立即将所有控制器扳回零位,切断总开关,然后再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 正确
    • 错误
  15. 三氯化铝、磷化铅可以用水扑救。

    • 正确
    • 错误
  16. 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如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等,不利于安全生产。

    • 正确
    • 错误
  17.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18. 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小流量与调节阀的泄漏量是同一概念。

    • 正确
    • 错误
  19. 煤气中毒的原因是由于人吸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后,使人的血液很快失去供氧能力从而导致煤气中毒。

    • 正确
    • 错误
  20. 毒害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用作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入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 正确
    • 错误
  21. 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有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可燃物的蒸发潜热、爆炸、气象等。

    • 正确
    • 错误
  22. 中小企业申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必进行安全评价。

    • 正确
    • 错误
  23.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 正确
    • 错误
  24. 工作服、鞋类属于易受损耗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5.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 正确
    • 错误
  26. 在进行电子底板贴焊、剪脚等工序时应()。

    • A.戴上防护眼镜
    • B.戴上护耳器
    • C.戴上安全帽
  27. 为了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凡是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维护、调节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m以上时,则必须在生产设备上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栏杆、安全网及防护板等。

    • A.1
    • B.2
    • C.3
  28.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三个要素。

    • A.水蒸气
    • B.助燃物
    • C.还原剂
  29.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向()报告。

    • A.本单位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3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A.按舒适程度选择
    • B.正确
    • C.按自愿原则
  31. 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

    • A.110
    • B.120
    • C.112
  32. 浓硫酸属于()化学品。

    • A.爆炸品
    • B.腐蚀品
    • C.易燃液体
  33. 辨别罐装化学品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嗅觉
    • B.凭经验
    • C.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
  34. 冷凝净化技术适用于()有害物质的净化。

    • A.气态
    • B.蒸汽态
    • C.雾
  35. 以下内容不属于法律基本特征的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B.以国家规定的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 C.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类属性
  36. 氧气瓶内压力高达1.5MPa时爆炸危险性较大。下列有关氧气瓶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装好减压器后应缓缓打开氧气瓶阀门
    • B.氧气瓶内的氧气应全部用尽后再送去充气,以防途中泄漏
    • C.氧气瓶应避免阳光直射
  3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 A.员工宿舍
    • B.厂区每个路口
    • C.每个办公室
  38. 下列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的情况是()。

    • A.心跳停止并有助骨骨折的
    • B.触电后心跳停止的
    • C.心肌梗塞病人
  39. 标准皮托管是用来测定烟气的()。

    • A.温度
    • B.压力
    • C.流量
  40. 作业空间狭窄、杂乱,属于生产劳动环境中()有害因素。

    • A.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B.生产工艺要求的不良环境条件
    • C.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作业环境不良
  41. 在剪切机械造成的事故中,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是()。

    • A.手和手指
    • B.脚
    • C.眼睛
  42. 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设备及管件字母代号“C”、“F”、“T”分别代表()。

    • A.压缩机、加热炉、塔
    • B.换热器、反应器、其他容器
    • C.计量罐、反应器、塔
  43. 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三个阶段。

    • A.演练通报
    • B.演练总结
    • C.演练评价
  44.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 A.顺风
    • B.上风
    • C.下风
  45. 根据《刑法》第135条的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

    • A.国家工作人员
    • B.企业的主要领导
    • C.企业的普通职工
  46. 对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

    • A.1/3
    • B.1/2
    • C.42403
  47.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 A.省
    • B.市
    • C.县
  48.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即构成电弧。电火花和电弧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电弧的引燃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电弧的温度最高可达()℃以上。

    • A.2000
    • B.6000
    • C.8000
  49.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 A.爆炸极限
    • B.爆炸浓度极限
    • C.爆炸上限
  50.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配备必要的()和防护用品。

    • A.医疗救护人员
    • B.技术指导人员
    • C.应急处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