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重氮化工艺安全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老李在2013年3月12日在某查体机构进行了在岗期间的查体,老李6月2日离岗退休前不必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2. 在重氮化反应中,过量的亚硝酸钠会使反应系统溢出一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有害等刺激性气体。

    • 正确
    • 错误
  3. 在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如果酸量不足,可能导致生成的重氮盐与没有起反应的芳胺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 正确
    • 错误
  4.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发生事故择应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5. 为控制火灾等事故,应优先使用不燃或难燃物质代替可燃物,不用或少用强氧化剂。

    • 正确
    • 错误
  6. 检修现场确认时逐一检查各种规格盲板,高压盲板需无损检测。

    • 正确
    • 错误
  7. 中小企业申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必进行安全评价。

    • 正确
    • 错误
  8.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检验、检测。

    • 正确
    • 错误
  9. 雾状水一般用于扑救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粮仓类火灾,或用于电气火灾。

    • 正确
    • 错误
  1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操作处置与储存”主要是指化学品操作处置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

    • 正确
    • 错误
  11.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四名以上双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 正确
    • 错误
  12. 橡胶制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 正确
    • 错误
  1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 正确
    • 错误
  1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 正确
    • 错误
  15. 亚硝酸异戊酯可用异戊醇和亚硝酸钠反应制取。

    • 正确
    • 错误
  1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出租、出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其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冒用他人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17. 用火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周边物料泄漏导致着火,事故直接原因是用火作业。

    • 正确
    • 错误
  18. 不应将警戒线涂在压力表的玻璃上,防止玻璃转动产生错觉造成事故。

    • 正确
    • 错误
  19. 公司任何技术管理岗位人员都可以进行生产工艺操作。

    • 正确
    • 错误
  20. 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 正确
    • 错误
  21.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 正确
    • 错误
  22. 新建企业向发证机关申请安全使用许可证时,应当提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意见书或备案证明复制件。

    • 正确
    • 错误
  23. 离心泵内无液体时不能启动使之运转。

    • 正确
    • 错误
  24. 重氮化物料属于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25. 受限空间的重氮化物料泄漏需采用强制通风措施来降低作业危险性。

    • 正确
    • 错误
  26. 水蒸气灭火原理靠冷却窒息作用。

    • 正确
    • 错误
  27. 在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加入亚硝酸钠或亚硝酸溶液的速度过慢会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 正确
    • 错误
  28. 在静电危险场所,避免梳头、穿脱衣服和剧烈活动。

    • 正确
    • 错误
  29.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 正确
    • 错误
  30. 连续操作法进行重氮化工艺时可利用反应产生的热量提高温度。

    • 正确
    • 错误
  31.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正确
    • 错误
  32. 焚烧温度在900℃以下烟气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较低。

    • 正确
    • 错误
  33. 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

    • 正确
    • 错误
  34. 非本岗位人员但了解作业程序可进行简单工艺操作。

    • 正确
    • 错误
  35. 国家鼓励危险化学品单位采用有利于提高重大危险源安全保障水平的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 正确
    • 错误
  36. 利用水流封堵属于隔离灭火法。

    • 正确
    • 错误
  37. 直接法重氮化工艺的操作方法为将计算的亚硝酸钠在加热、搅拌下,先快后慢地滴加到预先将芳胺溶于无机酸水溶液并已加热的稀酸水中进行重氮化。

    • 正确
    • 错误
  38. 如动火中断半小时以上,无需重新分析。

    • 正确
    • 错误
  39. 压电效应起电,产生的电荷密度较小,没有引发事故的危险。

    • 正确
    • 错误
  4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成分/组成信息”一项,混合物只需给出其有害性组分即可。

    • 正确
    • 错误
  4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2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正确
    • 错误
  42.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 正确
    • 错误
  4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

    • 正确
    • 错误
  44. 废气吸收塔一般使用填料吸收塔和泡罩吸收塔等。

    • 正确
    • 错误
  45.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一定要符合规章和标准要求。

    • 正确
    • 错误
  46. 由于亚硝酸硫酸放出亚硝酰正离子较慢,可加入冰醋酸或磷酸以加快亚硝酰正离子的释放而使反应加快。

    • 正确
    • 错误
  47. 事故应急预案是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类别、危害程度、事中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 正确
    • 错误
  48. 工作零线即中性线用N表示,保护零线用PE表示,同一导线既为工作零线又为保护零线用PEN表示。

    • 正确
    • 错误
  49.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嘴对准火焰根部。

    • 正确
    • 错误
  50. 氢氧化钠可对水体造成污染。

    • 正确
    • 错误
  51. 火灾报警系统将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热量、光等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传至火灾报警控制器。

    • 正确
    • 错误
  52. 应急预案的培训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 正确
    • 错误
  53. 盐酸和硫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 正确
    • 错误
  54. 黄磷是遇水易燃物。

    • 正确
    • 错误
  55. 重氮化反应废水中盐酸的浓度一般不小于5%。

    • 正确
    • 错误
  56. 现场吸完烟的烟头可丢弃到废水池里。

    • 正确
    • 错误
  57. 对氨基偶氮苯的生产中,可使重氮化提高至90℃,但是发生重氮盐分解,降低了生产效率。

    • 正确
    • 错误
  5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废弃处理”指对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

    • 正确
    • 错误
  59. 在职业危害识别过程中,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化学品、中间产物和产品均需要进行职业卫生检测。

    • 正确
    • 错误
  60. 氢氧化钠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 正确
    • 错误
  61. 氯化工艺关键设备主要有氯化反应器、初馏塔和精馏塔、预热器和再沸器。

    • 正确
    • 错误
  62. 为安全起见,停用管线在5年前与易燃物料管线断开。现可直接对停用管线进行用火作业。

    • 正确
    • 错误
  63.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正确
    • 错误
  64. 重氮化反应的操作方法不包括亚硝酸酯法。

    • 正确
    • 错误
  65. 工艺处理不彻底,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产生的事故,施工单位无责任。

    • 正确
    • 错误
  66. 重氮化物料属于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67. 消防通道禁止占用。

    • 正确
    • 错误
  68. 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效果评定。

    • 正确
    • 错误
  69.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属于特种设备。

    • 正确
    • 错误
  70. 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 正确
    • 错误
  71. 特别重大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

    • A.15
    • B.30
    • C.60
  72. 在生产装置或罐区,沿装置周围间距()设置消火栓。

    • A.不大于60m
    • B.大于60m
    • C.不大于120m
  73. 演练结束后内按照预案()管理的原则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

    • A.属地
    • B.分级
    • C.分类
  74. 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保存()。

    • A.终生保存
    • B.50年
    • C.80年
  75.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 A.正确
    • B.错误
  76. 亚硝酸钠储存库房温度不超过()℃。

    • A.150
    • B.60
    • C.30
  77. 危险化学品单位未按照本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危险化学品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警告
    • B.停产停业整顿
    • C.依法取缔
  78. 发泡倍数在()倍的为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 A.10-100
    • B.20-200
    • C.30-200
  79. 针对某一种类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编制的应急预案为()。

    • A.综合应急预案
    • B.专项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8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较大事故,是指造成(),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 B.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 C.4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8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A.立即拨打110
    • B.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
    • C.立即拨打119
  82. 对1/2(PK1+PK2)值影响最大的是()。

    • A.温度
    • B.盐的浓度
    • C.取代基的性质
  8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室外”检测报警点设在与有毒气体释放点距离()m以内。

    • A.1
    • B.2
    • C.3
  84. 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 A.底部
    • B.中间
    • C.顶部
  85. 邻氨基苯酚若用直接重氮化时,容易被氧化成()。

    • A.酮
    • B.醌
    • C.酯
  86. 爆炸极限是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的浓度()值。

    • A.极限
    • B.平均
    • C.最小
  87. 重氮化反应釜应安装有伸向室外高空的不燃材料制成的气体排放管,以排放()。

    • A.氮气
    • B.氧化氮气体
    • C.氯气
  88. 危险化学品单位未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和未对重大危险源中的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5万元以下
    • B.10万元以下
    • C.5万元以上
  89. 氮氧化物在()℃以下烟气中含量较低。

    • A.900
    • B.1000
    • C.800
  90.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受理经营许可证申请后,应当组织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指派()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经营场所、储存设施进行现场核查,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 A.2名以上
    • B.3名以上
    • C.1名
  91. 泡沫灭火与水灭火比优点()。

    • A.可以冷却降温
    • B.可以起到窒息作用
    • C.可以扑灭比水轻的可燃液体火灾
  92. 生产、储存和使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不需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

    • A.氯气
    • B.氨气
    • C.氢气
  93. 化学灼伤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和黏膜,一般冲洗()min。

    • A.5~10
    • B.10~15
    • C.15~20
  94. 《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A.经过培训
    • B.持证上岗
    • C.服从领导
  95.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 A.5年
    • B.2年
    • C.3年
  9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 B.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
    • C.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
  97. 承担安全评价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 A.1倍以上3倍以下
    • B.2倍以上4倍以下
    • C.2倍以上5倍以下
  98.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申请仲裁可以向当地的()。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 C.卫生行政部门
  9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 A.通风防爆
    • B.通信报警
    • C.通风报警
  100. 雾状水一般用于扑救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粮仓类火灾,或用于()火灾。

    • A.氢气
    • B.油类
    • C.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