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工艺1500试题及答案(1)
-
现场发现含油硫化氢介质泄露时,操作人员需双人、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才能去切断泄漏源。
- 正确
- 错误
-
压缩机介质为氢气,检修前用氮气置换以彻底驱走残留在气缸和管线内的氢气,防止拆装时,由于零部件与工具之间的碰撞产生火花而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氧含量只是为零可能是检测仪表失灵所致。
- 正确
- 错误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就是要采用少废无废技术即采用低能耗、高消耗、无污染的技术。
- 正确
- 错误
-
液化气是一种易燃、易爆、不易压缩的气体。
- 正确
- 错误
-
填料塔打开人孔作业时,作业人员一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和掌握打开人孔的次序,所以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机器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 正确
- 错误
-
某工厂发生液氨泄露事故,无关人员紧急撤离,应向上风处转移。
- 正确
- 错误
-
可燃气体或蒸汽的危险程度与它们的爆炸下限成正比。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液体密度越小其闪点越高,自然点越低。
- 正确
- 错误
-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是边缘处比中间处快。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 正确
- 错误
-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症状是肌肉抽筋、呼吸急促、脉搏降低、恶心、失去知觉,接着很快就停止呼吸。
- 正确
- 错误
-
过剩空气系数等同于加热炉烟道气的氧含量。
- 正确
- 错误
-
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声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做好个体防护。
- 正确
- 错误
-
二氧化硫能和一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一些有机物质。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长明灯点燃之前,应检查炉膛是否处于负压状态。
- 正确
- 错误
-
泵在正常运行中,如突然出现噪音,产生振动,并伴随出口压力、流量和效率降低就说明泵已抽空。
- 正确
- 错误
-
某加氢装置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高压换热器法兰泄露可能是由于升降温度过快,引起换热器法兰热胀冷缩。
- 正确
- 错误
-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 正确
- 错误
-
当一建筑物内分隔为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 正确
- 错误
-
连多硫酸应力腐蚀最容易发生在不锈钢或高合金材料制造的设备上。
- 正确
- 错误
-
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时,当空气呼吸器罐内压力低于2MPa,发出报警声时,必须撤离危险区。
- 正确
- 错误
-
设备上的安全阀泄露后,可以关闭根部阀后长期使用。
- 正确
- 错误
-
在硫化氢泄露区域的事故处理中要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防发生危险。
- 正确
- 错误
-
现场人员在拨打火警119时,要说明事发装置地点、行车路线、着火介质、人员是否被困情况,并要派人接应。
- 正确
- 错误
-
热油泵在启动前要缓慢预热,特别在冬天,应使泵体与管道同时预热,使泵体与输送介质的温差在50℃以下。
- 正确
- 错误
-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 正确
- 错误
-
应系统在试压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泄漏点要将系统压力提高一个等级再来处理泄漏点。
- 正确
- 错误
-
产品外送泵外送流量下降时需要切换外送管线上过滤器。
- 正确
- 错误
-
加氢原料中烯烃和硫含量的提高将导致床层温度的上升。
- 正确
- 错误
-
发现瓦斯带液,要立即加强瓦斯罐脱油,如系统瓦斯管网带油,在加强脱液同时应联系调试尽快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压缩机电机温度可能是循环水流量不足。
- 正确
- 错误
-
精制反应器入口法兰泄漏时,参与堵漏人员需穿防化服。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 正确
- 错误
-
加氢装置在热氢带油最后阶段,当高分不再来油并恒温几小时后,可以确定热氢带油恒温结束。
- 正确
- 错误
-
燃料气中夹带液态油的现象之一时加热炉烟囱冒黑烟。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长明灯点燃之前,必须检查炉膛是否处于负压状态。
- 正确
- 错误
-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需通过提高加氢催化剂的活性。
- 正确
- 错误
-
新氢压缩机排气温度高,是由工艺系统故障引起的。
- 正确
- 错误
-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发生初期火灾时,应迅速查清着火的部位,着火物质及物料的来源,及时关闭阀门,切断物料。
- 正确
- 错误
-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点烧嘴时可以先点主火嘴,后点长明灯。
- 正确
- 错误
-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不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各查。
- 正确
- 错误
-
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 正确
- 错误
-
产品外送泵外送流量下降时需要切换机泵清过滤器。
- 正确
- 错误
-
某装置加氢反应器开工后不久就表现出床层径向温差大,这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装填不均匀。
- 正确
- 错误
-
石化生产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事故多、损失大。
- 正确
- 错误
-
在加氢装置中,是否设立循环氢脱硫设施,是参考原料中硫含量的高低来决定的。
- 正确
- 错误
-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正确
- 错误
-
在触电急救中,采用心脏复苏发救治包括:人工乎吸法和胸外按压法。
- 正确
- 错误
-
机泵在运转过程中振动过大时,应做停泵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在分馏系统各塔进油建立液位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液位还没有指示出来,应耐心等待。
- 正确
- 错误
-
滤毒罐存放有效期为2年,超过期限要重新鉴定。
- 正确
- 错误
-
防毒工作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敞开通风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
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 正确
- 错误
-
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中加入氮气会使爆炸极限的范围变窄。
- 正确
- 错误
-
氮气气密检查中,发现泄漏点时应作好登记。
- 正确
- 错误
-
环境危害极大的“酸雨”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
- 正确
- 错误
-
离心泵排出量过大,超负荷,会引起离心泵电机电流过大。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火焰四散乱飘软而无力说明炉子配风量太小。
- 正确
- 错误
-
开车过程中,当烃类物质引入时发生了爆炸可能是系统中空气没有置换干净。
- 正确
- 错误
-
选用呼吸器、面防尘口罩、耳塞是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氧含量指示为零可能是监测仪表失灵所致。
- 正确
- 错误
-
新氢压缩机排气温度高,是由工艺系统故障引起的。
- 正确
- 错误
-
某装置加热炉炉管壁温超高,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炉管受热不均,火焰直扑炉管
- B.炉管材质制造缺陷
- C.装置满负荷操作
-
往复式压缩机因原料气带液出现机组振动高报警的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切换至备机运行
- B.抓紧对入口分液罐排液
- C.降低压缩机负荷
-
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全部列出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 B.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
- C.不安全因素
-
噪音对神经系统有较大影响在()dB。
- A.70~80
- B.80~85
- C.90~95
-
化工生产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哪些是错误的()。
- A.注意生产中的有毒物质
- B.生产中要密切注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人不能离远
- C.远离容易起火爆炸场所
-
氮气气密前,所有的仪表均应()。
- A.拆下并安装临时管线
- B.安装就位,投入使用
- C.关闭引出阀暂停使用
-
下列不属于工业上常见的板式塔的是()。
- A.筛板塔
- B.填料塔
- C.浮阀塔
-
脱硫后瓦斯硫化氢超标,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
- A.贫溶剂温度
- B.塔压
- C.贫溶剂量
-
液态烃发生初期火灾,在没有切断物料的情况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做好冷却工作
- B.控制火势
- C.用水枪对液态烃直接喷射
-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 A.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 C.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
某装置在开工氢气气密过程中,当系统压力升至12.0MPa时,循环氢压缩机出口流量孔板发生大量泄露,操作人员并不知情,由附近运保人员报告装置,所幸装置没有着火,随后装置紧急泄压至8.0MPa,停运并隔离循环氢压缩机制止了泄露。关于事故分析有误的是()。
- A.开工氢气气密时装置没有人员巡检是明显违反规定的
- B.孔板安装质量不到位是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 C.虽然大量氢气泄露,但只要没有引起着火,就不算是事故,只要处理掉就可以了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正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的内容是()。
- A.岗位操作规程
- B.应急救治措施
- C.逃生路线
-
润滑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双功能是指具有()。
- A.弱酸性和强加氢活性
- B.较强酸性和弱加氢活性
- C.中等酸性和强加氢活性
-
分馏塔顶回流罐水包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产品的产量
- B.防止回流带水
- C.增大回流罐容积
-
离心式风机振动高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密封泄露
- B.系统阻力过大
- C.转子不平衡
-
加氢装置停工阶段反应系统用氮气吹扫降温,从安全角度来讲,反应器打开的最高温度是()℃。
- A.40
- B.50
- C.60
-
某加氢装置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反应器入口温度为180℃时开始注入DMDS温升不明显,连续注了将近1小时才出现明显温升,到注硫2小时发生飞温,装置紧急停止注硫并用大量冷氢才克制住温度的飞升。飞温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时()。
- A.床层热电偶分布不合理
- B.起始注硫温度低
- C.起始注硫量过大
-
吸收法广泛用来控制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它基于各组分的()。
- A.挥发度不同
- B.沸点不同
- C.溶解度不同
-
在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内,电气设备外壳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 A.115
- B.120
- C.125
-
关于加氢装置紧急情况下的原则处理步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产品走正常线
- B.加热炉降温和熄火
- C.降低和停止进料
-
开关烟道挡板时,动作应()。
- A.先慢后快
- B.快速
- C.缓慢和平稳
-
对于某固定床加氢装置,因原料油杂质较多,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冲洗频繁,甚至有时联锁,针对这个现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过滤器联锁可以产品部分改循环以保住原料油罐液位
- B.如果过滤器联锁那应赶紧打开过滤器旁路以防原料中断
- C.应联系上游装置加强原料过滤
-
在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内,电器设备外壳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 A.115
- B.120
- C.125
-
加热炉主火嘴的燃料气压力低于规定值,将引起加热炉()。
- A.主火嘴联锁熄火
- B.火嘴熄火由仪表联锁完成,不需要现场确认
- C.长明灯联锁熄火
-
精馏塔人孔打开的正确顺序是()。
- A.先打开精馏塔最上面的人孔,而后自上而下依次打开其余人孔
- B.先打开精馏塔最下面的人孔,而后自下而上依次打开其余人孔
- C.采取同时打开精馏塔上人孔的方法
-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
- A.职业病危害
- B.职业禁忌症
- C.职业病
-
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
- A.皮肤接触吸收
- B.呼吸道吸入
- C.消化道食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规定事先(),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 A.向领导报告
- B.办理审批手续
- C.做好准备工作
-
开关烟道挡板时,动作应()。
- A.缓慢和平稳
- B.快速
- C.先慢后快
-
造成并列运行的多台的空冷出口温度偏差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入口配管不对称
- B.气相负荷大
- C.管束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