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加氢工艺操作证模拟考试及答案(2)
-
电器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正确
- 错误
-
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
- 正确
- 错误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正确
- 错误
-
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 正确
- 错误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时,用人单位应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
放射性白内障属于在职业病目录中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 正确
- 错误
-
塔顶冷回流的目的是提供液相回流,供塔板上进行传质、传热及维持塔的热平衡。
- 正确
- 错误
-
通过加氢工艺可以改善油品的颜色、安定性等特性,生产处高质量的油品。
- 正确
- 错误
-
防化服是防止化学物经皮肤进入机体。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在检修后要检查设备及管线法兰等连接点有无泄漏,确保安全生产。
- 正确
- 错误
-
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 正确
- 错误
-
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全部列出。
- 正确
- 错误
-
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电器设备、可燃气体的火灾。
- 正确
- 错误
-
轻石脑油腐蚀不合格,说明轻石脑油产品中含硫化物多。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眼镜不能用于预防低能量的飞溅物。
- 正确
- 错误
-
在加氢装置停车时,循环氧应在最大流量下保持循环,以确保将反应器内的油吹扫干净。
- 正确
- 错误
-
发生跑胺事故后,应严防胺液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 正确
- 错误
-
消化道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途径。
- 正确
- 错误
-
人身中毒的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 正确
- 错误
-
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需要复查的,应当根据复查要求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 正确
- 错误
-
循环氢采样时不必采取对硫化氢的防护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泵在正常运行中,如突然发出噪音,产生振动,并伴随出口压力、流量和效率降低就说明泵已抽空。
- 正确
- 错误
-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时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
有毒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皮肤、消化道三种途径进入人体。
- 正确
- 错误
-
柴油汽提塔液位压力显示正常,柴油外送泵出口压力偏低可能的原因是泵入口过滤器堵塞。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烟囱冒黑烟时,烟气中有一氧化碳存在,这是必须及时调节风门和烟道挡板,使燃料达到完全燃烧。
- 正确
- 错误
-
通过加氢工艺可以改善油品的颜色、安定性等特性,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品。
- 正确
- 错误
-
原料带水易造成分馏塔顶压力下降。
- 正确
- 错误
-
滤毒罐存放有效期为半年,超过期限要重新鉴定。
- 正确
- 错误
-
工作场所内危害物质不能控制在一定区域内,这时应采用全面通风的方式。
- 正确
- 错误
-
装置硫化阶段硫化氢采样时操作工甲某硫化氢中毒,在现场死亡,装置谁也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直到第二次硫化氢采样时找不到甲某才去寻找,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遵守硫化氢采样双人操作的规程。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应急演练一般都是应付检查的,只要资料齐全即可。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规避风险。
- 正确
- 错误
-
加氢装置原料金属含量的增加极易导致催化剂床层压降上升。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正确
- 错误
-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具有发光、发热和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 正确
- 错误
-
胺溶液中存在大量悬浮的固体微粒是该系统发泡的原因。
- 正确
- 错误
-
在触电急救中,采用心脏复苏法救治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
- 正确
- 错误
-
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性为规避风险。
- 正确
- 错误
-
当反应器温度控制正常但床层还是超温时,应分析补充氢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 正确
- 错误
-
氢氧化钠是强腐蚀性物质,在配置和清洗设备时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炉管腐蚀的原因可能是燃料气脱硫效果不好,硫化氢含量增高。
- 正确
- 错误
-
机泵在运转过程中振动过大,应做停泵处理。
- 正确
- 错误
-
由于酸性水泄漏,现场需要做好围堵、切断泄漏源等工作,因此未配备防护措施的人员也可以参与事故处理。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持。
- 正确
- 错误
-
往复式压缩机紧急切换时可以不用卸去负荷直接停机。
- 正确
- 错误
-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措施,就是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 正确
- 错误
-
因为加氢反应过程中需要注水,所以催化剂在装填前的储存过程中,可以不采取防水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安全色中绿色一般用于提示安全的信息。
- 正确
- 错误
-
液化气脱硫装置的胺溶液罐是个常压容器,运行中发生该罐超压爆炸的原因可能是具有一定压力液化气倒窜入胺溶液罐内。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发生事故,操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来处理,不能把这个时间花在告知装置领导上。
- 正确
- 错误
-
在制作某些器具的时候,可以随意切割盛装化学品的空桶。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不合格者可先上岗再补考。
- 正确
- 错误
-
水压试验无需办理作业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
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时,当空气呼吸器罐内压力低于5MPa,发出报警声时,必须撤离危险区。
- 正确
- 错误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正确
- 错误
-
合成氦装置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点多面长、有毒有害,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
- 正确
- 错误
-
加氢装置注入冷氢的目的是调节催化剂床层温度,使其分布更为合理、更有效地利用催化剂,实现长周期运行。
- 正确
- 错误
-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 正确
- 错误
-
液氯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 正确
- 错误
-
加热炉火焰以少火嘴、长火焰、齐火苗为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检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 正确
- 错误
-
加氢催化剂硫化过程中对产生的水需要进行()。
- A.无须关注
- B.脱除硫化氢后就地排放
- C.计量
-
加热炉的负压是由炉内烟气的密度与大气密度差别而引起的抽力,在此抽力作用下使炉内产生了负压。
- 正确
- 错误
-
某装置更换新型催化剂后开工切入VGO过程中,因反应转化率高而导致分馏系统冲塔事故,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开工中切换VGO时,装置人员没有查看原料油分析数据,没有注意各指标确认
- B.新投用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导致反应化率较大
- C.此事故是分馏系统冲塔
-
个人剂量检测档案应保存()。
- A.50年
- B.80年
- C.终生保存
-
某装置开工进油后反应系统显示正常,分馏系统塔釜温度升至350℃了也不见塔顶和测线有产品馏出,紧接着分馏塔安全阀起跳,此时内操DCS屏幕显示塔内压力已经升至0.35MPa,分馏塔已严重超压。装置立即采取快速泄压,造成分馏塔冲塔。关于这起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分馏塔超压严重内操人员也没有发现,表明员工责任心不到位
- B.分馏塔系统塔釜温度到了350℃也不见产品出来,就表明分馏系统存在问题,装置人员也没有引起重视,表明管理有问题
- C.泄压过程中由于压差太大极有可能造成冲塔,这属于正常现象
-
某加氢装置因3.5MPa蒸汽中断引起循环氢压缩机停运,7bar/min泄压自动开启,当系统压力降至8.0MPa时装置人员感觉能够控制温升就停止泄压,但很快床层温度又上升,被迫再次启动7bar/min泄压。如此重复了7次,直至最后系统压力泄至0.05MPa后充入氮气才控制住反应温度。关于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5MPa蒸汽供应中断
- B.事故的主要原因是3.5MPa蒸汽供应中断
- C.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遵守7bar/min紧急泄压规定,在条件没有满足时就停止7bar/min泄压
-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程的颜色为()。
- A.红色
- B.蓝色
- C.黄色
-
某装置分馏系统塔进料带水造成脱丁烷塔压力控制不稳,关于进料带水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低压分离器水包排放不及时
- B.低压分离器水包界面报警指示失灵
- C.反应器产物水冷却器内部管束泄漏
-
加氢装置中甲烷化反应是指()。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烷
- B.反应器壁中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
- C.甲烷生成大分子烃类
-
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 A.圆边框
- B.方边框
- C.正三角边框
-
奥氏体不锈钢生成连多硫酸的条件是()。
- A.空气存在
- B.水存在
- C.空气、水、硫化物同时存在
-
某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背压一组安全阀需拆除校验,因没有专用安全绳检修人员就用安全带代替,设备人员提出安全带不牢固而要求更换,检修人员没有理会就直接绑好起吊,安全阀半空中绳断掉落扎中下方蒸汽管道,引起蒸汽大量泄漏,所幸当班人员迅速将蒸汽手法关闭而没有造成人员伤害。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检修人员对可能发生的危害认识不足,违规指挥,是事件发生的主观原因
- B.检修人员对设备人员提出建议不采纳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 C.装置人员已经提过建议,所以不必为事故负任何责任
-
催化剂活性下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反应压力
- B.提高反应温度
- C.降低反应温度
-
加氢装置反应器床层超温的诸多因素中,其中可能是由于氢气中()含量高。
- A.惰性气体
- B.甲烷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计量泵启动时,形成应调到()%。
- A.0
- B.25
- C.50
-
硫醚通常集中在()馏分。
- A.高沸点
- B.中沸点
- C.低沸点
-
加氢装置高分含硫污水油含量超标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高分温度
- B.提高高分界位
- C.降低高分液位
-
不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 A.二氧化碳
- B.氯气
- C.硫化氢
-
加热炉烟囱长时间冒黑烟,原因能是()。
- A.风门开度过大
- B.烟道挡板开度过大
- C.炉管严重烧穿
-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 A.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 B.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 C.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
装置停车汽提时,循环氢应()。
- A.保持小流量
- B.保持最大流量
- C.停止
-
在进料维持不变前提下加氢原料的干点和密度提高以后则反应温度()。
- A.应该降低
- B.应该提高
- C.保持不变
-
关于加氢催化剂作用机理描述,正确的是()。
- A.不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 B.能够改变化学平衡
- C.能够改变反应速率
-
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燃料气压力升高的现象,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时()。
- A.火嘴堵塞
- B.燃料气带液
- C.调节阀阀位突然增大
-
硫化氢汽提塔顶回流罐停工后装满水这一措施在防止硫化亚铁自燃中是属于是采用()。
- A.隔离法
- B.钝化法
- C.清洗法
-
下列属于职业危害中化学危害的是()。
- A.低气压
- B.振动
- C.氯气
-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 A.一
- B.六
- C.十二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对安全审查未通过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后可以重新申请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
- A.一个月
- B.两个月
- C.经过整改
-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 A.布鞋
- B.带铁钉鞋
- C.胶鞋
-
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
- A.呼吸带
- B.头部
- C.胸部
-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 A.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 B.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 C.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