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特种作业人员裂解(裂化)工艺作业换证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 正确
    • 错误
  2. 安全色规定有红、黄、蓝、绿等四种。

    • 正确
    • 错误
  3. 发生硫化氢、氨泄漏,应立即用水雾吸收、稀释,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 正确
    • 错误
  4. 球罐液面计假液位的处理方法是更换新的液位计。

    • 正确
    • 错误
  5. 含石棉保温材料属于危险废物。

    • 正确
    • 错误
  6.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生产经营单位现场检查时,发现现场作业人员有未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当场予以纠正。

    • 正确
    • 错误
  7.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单位负责,并应经过规定的审批手续。

    • 正确
    • 错误
  8.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 正确
    • 错误
  9.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液体和能量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下降。

    • 正确
    • 错误
  10.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含量低于2﹪,氧含量18~22%之间的作业环境。

    • 正确
    • 错误
  11. 水力清焦只许在环境温度0℃以上进行。

    • 正确
    • 错误
  12. 硫化氢、一氧化碳着火时,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 正确
    • 错误
  13. 发生液体物料发生泄漏,应立即设置围堰,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正确
    • 错误
  14. 人身中毒的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 正确
    • 错误
  15. 汽轮机和压缩机的转子当自然振动频率与转子转动时强迫振动频率相等时,即发生共振。

    • 正确
    • 错误
  16. 乙烯装置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和紧急切断装置。

    • 正确
    • 错误
  17.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可以不用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18.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正确
    • 错误
  19.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0. 裂解气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属于压力容器。

    • 正确
    • 错误
  21. 为了改善摩擦性能,使填料密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不允许介质有泄漏现象。

    • 正确
    • 错误
  22. 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三废”,“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废渣。

    • 正确
    • 错误
  23. 物料泄漏后,须立即将其冲至下水道。

    • 正确
    • 错误
  24.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有臭鸡蛋气味,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

    • 正确
    • 错误
  25. 安全帽戴法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防护作用。

    • 正确
    • 错误
  26.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27. 切换过滤器时应该先投用备用过滤器,再切除原运行过滤器,防止憋压泄露。

    • 正确
    • 错误
  28. 硫化氢具有氧化性。

    • 正确
    • 错误
  29. 碱洗塔温度过高会导致裂解气中重烃的聚合,影响装置操作。

    • 正确
    • 错误
  30. 裂解炉废锅裂解气侧泄露的主要原因为安装存在问题,投用时未热把紧以及吹扫时废锅入口温度太低等。

    • 正确
    • 错误
  31. 生产性粉尘中主要常见的类型是动物性粉尘。

    • 正确
    • 错误
  32. 膨胀压缩机超速,会造成轴承过热。

    • 正确
    • 错误
  33.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 正确
    • 错误
  34.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可以直接埋入地下。

    • 正确
    • 错误
  35. 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

    • 正确
    • 错误
  36. 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下进行的。由于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所发生的燃烧过程和形式也不同。

    • A.气体
    • B.液体
    • C.蒸气或气态
  37. 能提供对整个面部的高能量飞溅的的保护的是()。

    • A.安全眼镜
    • B.安全护目镜
    • C.面罩
  38. 下列粉尘中()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 A.生石灰
    • B.面粉
    • C.煤粉
  39. 为了防止氧点蚀,锅炉给水系统的氧含量严格限制在()以下。

    • A.1ppm
    • B.50ppB
    • C.7ppB
  40. 乙烯装置所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大多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或液体,如果安全措施不当,会有爆炸的危险。乙烯装置中发生的化学爆炸的种类不包括()。

    • A.混合气体爆炸
    • B.扩散气体爆炸
    • C.气体分解爆炸
  41. 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设置()。

    • A.照明
    • B.放置说明
    • C.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42. 苯工作场所每()至少进行一次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 A.月
    • B.季度
    • C.半年
  43.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为()级。

    • A.一
    • B.二
    • C.三
  44. 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

    • A.防震减灾标准
    • B.法规
    • C.法律法规标准
  45.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

    • A.用人单位
    • B.当地政府
    • C.患者本人
  46. 乙烯浓度在()%以上时,对人体会产生迅速麻痹。

    • A.40
    • B.50
    • C.60
  47.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

    • A.着火
    • B.火灾
    • C.闪燃
  48. 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mg/L。

    • A.20
    • B.25
    • C.30
  49. 乙烯装置制冷压缩机各吸入罐液面超高,可能导致()。

    • A.压缩机吸入压力低
    • B.压缩机吸入物料带液,损坏压缩机转子
    • C.压缩机吸入流量高
  50. 在电解岗位的作业人员应佩戴()。

    • A.普通眼镜
    • B.安全护目镜
    • C.遮光型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