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裂解裂化工艺作业取复证题库试卷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应设警戒线。

    • 正确
    • 错误
  2.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出现裂缝后必须马上停炉。

    • 正确
    • 错误
  3. 丙烯制冷压缩机在低、中速暖机期间,如果排蒸汽温度过高,可通过降速或调整真空度来调整。

    • 正确
    • 错误
  4. 火炬正常燃料时,分子封氮气应该关闭。

    • 正确
    • 错误
  5. 安全眼镜不能用于预防低能量的飞溅物。

    • 正确
    • 错误
  6. 裂解炉出口热电偶每两年至少应检查、校验一次。

    • 正确
    • 错误
  7. 碳二加氢反应器备用台床层发生飞温,原因可能是床层漏入氢气。

    • 正确
    • 错误
  8. 压力容器运行操作时应保持平稳,禁止超负荷、骤然升降温度或压力。

    • 正确
    • 错误
  9.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 正确
    • 错误
  10. 为减少无组织排放,应定期对生产现场密封点进行检查、检测,及时消除物料泄漏。

    • 正确
    • 错误
  11. 防氨和硫化氢的滤毒罐颜色为灰色。

    • 正确
    • 错误
  12. 设备出厂检修,应进行充分置换,以防治污染物转移。

    • 正确
    • 错误
  13. 裂解炉燃料气系统气密前,必须确认每一个安全阀都已经过调校并正常安装。

    • 正确
    • 错误
  14.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3个。

    • 正确
    • 错误
  15. 加氢尾油作为裂解原料时由于原料中含硫量较高不需要加硫。

    • 正确
    • 错误
  1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 正确
    • 错误
  17. 碳二加氢反应器运转时,必须严格控制床层温升,防止床层温度过高导致反应器飞温。

    • 正确
    • 错误
  18. 乙烯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液体,大部分物质的闪点小于28℃,产生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10%。

    • 正确
    • 错误
  19. 易燃液体充装时应控制流速,其流速不得超过3m/s,其原因是防静电。

    • 正确
    • 错误
  20. 裂解炉在运行与烧焦两种运行状态间切换时,裂解气大阀与烧焦气阀门切换一定要小心,防止裂解气倒流至烧焦系统中,同时不能使裂解炉系统超压。

    • 正确
    • 错误
  21.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石化燃料的燃烧。

    • 正确
    • 错误
  22. 安全阀的排泄量取决于阀座口径和伐瓣开启度。

    • 正确
    • 错误
  23. 生产设备经排空后就可以进行检修。

    • 正确
    • 错误
  24. 安全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规避风险。

    • 正确
    • 错误
  25.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流换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26. 一氧化碳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 正确
    • 错误
  27. 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 正确
    • 错误
  28.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9. 用于乙烯装置深冷部位的奥氏体不锈钢外保冷材料,其氯离子含量应控制在小于25mg/l。

    • 正确
    • 错误
  30. 裂解炉点火前,要分析燃料气中的氧含量和炉膛可燃气体浓度,直至合格后在进行点火

    • 正确
    • 错误
  31. 达到总量控制目标,应从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着手。

    • 正确
    • 错误
  32. 操作人员对任何不利于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行为有权拒绝执行。

    • 正确
    • 错误
  33. 报废设备无需置换干净,以节约能源。

    • 正确
    • 错误
  34. 单位要根据需要,没有必要引进、采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装备。

    • 正确
    • 错误
  35. 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仪器。

    • 正确
    • 错误
  36.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

    • A.C3、C4
    • B.C5、C6
    • C.C5—C7
  37.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

    • A.盖章
    • B.签字
    • C.签章
  38. 静电的危害有()。

    • A.爆炸和火灾
    • B.电击
    • C.抑制物体吸附灰尘
  39. 微启式安全阀的阀瓣的开度为阀座喉颈的1/40~()。

    • A.1/10
    • B.1/20
    • C.1/25
  40.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分为()。

    • A.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高度危害作业
    • B.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
    • C.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极重度危害作业
  41. 根据事故情景,应急处置结束后,所开展的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事故现场清理和相关善后工作就是()。

    • A.事后评估
    • B.事故清理
    • C.后期处置
  42. 不属于燃烧的三要素的是()。

    • A.点火源
    • B.可燃性物质
    • C.阻燃性物质
  43. 裂解炉膛超过()℃时,不需要手动点燃侧壁烧嘴。

    • A.600
    • B.680
    • C.750
  44. 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 A.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C.医院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45. 降低生产过程新鲜水的消耗,装置冷却水应使用()水。

    • A.循环
    • B.工业
    • C.江河
  46. 对管束和壳体温差不大,壳程物料较干净的场合可选()换热器。

    • A.浮头式
    • B.套管式
    • C.固定管板式
  47. 对主管部门要求备案的应急演练资料,演练()应将相关资料报主管部门备案。

    • A.组织部门(单位)
    • B.参演单位
    • C.评估人员
  48. 便服室、工作服室可按照同室分柜存放的原则设计,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为()级。

    • A.1
    • B.2
    • C.3
  49. 进行危险化学品作业时,为保护眼部应佩戴()。

    • A.安全帽
    • B.护目镜
    • C.手套
  50. 作为人体防静电的措施之一的是()。

    • A.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
    • B.应注意远离水、金属等良导体
    • C.应定时检测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