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产工艺试卷(1)
-
《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防火通道。
- 正确
- 错误
-
化工装置检修时,只需对本单位参加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其他单位参加检修人员不必考虑。
- 正确
- 错误
-
废油、废料、废旧电池排放在指定地点,由专人回收,防止环境污染。
- 正确
- 错误
-
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全部列出。
- 正确
- 错误
-
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有明显影响。
- 正确
- 错误
-
毒物和粉尘的识别,关键在于生产物料的确认和工艺过程的调查分析。
- 正确
- 错误
-
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 正确
- 错误
-
危化品装卸作业时,因装卸时间短,可以不熄火,不交车辆钥匙。
- 正确
- 错误
-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必须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
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完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表示牌。未经验电的设备和线路一律认为有电。
- 正确
- 错误
-
在听到警报后,应保持镇静,观察风向袋,以判断风向,根据路线指示走到集合点。单位负责人要清点人数。
- 正确
- 错误
-
泵的排液操作必须在确认泵已彻底切出的条件下进行。
- 正确
- 错误
-
化工生产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是限制火灾危险物、助燃物、火源三者之间相互直接作用。
- 正确
- 错误
-
炉水中加药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炉水的PH值防止生产水垢。
- 正确
- 错误
-
因为氨是极易被水吸收的,所以发生跑氨可以大量水对其进行稀释。
- 正确
- 错误
-
只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下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 正确
- 错误
-
A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应设警戒线。
- 正确
- 错误
-
甲醇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50mg/m3。
- 正确
- 错误
-
冷泵其实相当于油泵的排气
- 正确
- 错误
-
封闭式安全阀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介质的环境。
- 正确
- 错误
-
演练要素中宜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演练过程通常可划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3个阶段,总结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演练人员自我评价。
- 正确
- 错误
-
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仪器。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原始开车前仪表阀门必须进行联校。
- 正确
- 错误
-
在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时,安全人员有权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
- 正确
- 错误
-
进入气体分析不合格的容器内作业,应佩戴口罩。
- 正确
- 错误
-
没有经过审批的用火作业许可证,用火人有权拒绝用火。
- 正确
- 错误
-
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漏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生空间爆炸。
- 正确
- 错误
-
佩戴防毒面具作业完后需要转移至安全环境方可将防毒面具摘掉。
- 正确
- 错误
-
长发女士进入生产现场,必须将头发掖入安全帽中。
- 正确
- 错误
-
合成催化剂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对其活性没有影响。
- 正确
- 错误
-
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3℃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室内温度在35℃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 正确
- 错误
-
触电急救方法:发生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切勿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手救人及靠近触电者。
- 正确
- 错误
-
生产操作中应尽量降低冷凝温度,以降低合成塔入口氨含量,提高氨净值
- 正确
- 错误
-
氨分离器液位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合成系统停车。
- 正确
- 错误
-
专项应急预案中处置措施应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 正确
- 错误
-
二氧化硫能和一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一些有机物质。
- 正确
- 错误
-
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是分区隔离、配置消防器材和设置安全阻火装置。
- 正确
- 错误
-
球形外壳内的爆炸压力高于其他形状外壳的爆炸压力。
- 正确
- 错误
-
氨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越高,则气氨的冷凝温度越高。
- 正确
- 错误
-
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 正确
- 错误
-
安全帽的主要作用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 正确
- 错误
-
在职业危害识别过程中,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化学品、中间产物和产品均需要进行职业卫生检测。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 正确
- 错误
-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正确
- 错误
-
上级单位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 正确
- 错误
-
石油化工企业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建设项目。
- 正确
- 错误
-
防护性能是指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
可用关闭阀门或者水封来代替盲板隔离物料。
- 正确
- 错误
-
压缩机有最小流量限制和最大流量限制。
- 正确
- 错误
-
现场作业时不慎将甲醇溅入眼中,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理。
- 正确
- 错误
-
压缩岗位应设有干粉灭火器,有一氧化碳防毒面具。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 正确
- 错误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电焊机、变压器、气瓶应放置在受限空间内。
- 正确
- 错误
-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应用安全色可使人们对威胁安全和健康的物体或环境能作出尽快的反应,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安全色本身并不能消除任何危险。
- 正确
- 错误
-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 正确
- 错误
-
一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 正确
- 错误
-
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应做到相互衔接。
- 正确
- 错误
-
安全阀的作用是泄压,保护设备。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第17号令)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
进入设备罐内或其它设备内部检修,必须办理动火证。
- 正确
- 错误
-
安全帽带要系紧,防止因松动而降低抗冲能力。
- 正确
- 错误
-
过低降低冷凝温度而不会增加氨冷负荷。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 正确
- 错误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就是要采用少废无废技术即采用低能耗、高消耗、无污染的技术。
- 正确
- 错误
-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 正确
- 错误
-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槽车应防静电接地、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安全器材。
- 正确
- 错误
-
以绝对真空为基础测得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
- 正确
- 错误
-
现场处置方案中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应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等。
- 正确
- 错误
-
溶质均匀的扩散到溶剂各部分的过程是()。
- A.结晶
- B.溶解
- C.萃取
-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 A.当地政府
- B.患者本人
- C.该用人单位
-
生产性粉尘中主要常见的类型是()。
- A.动物性粉尘
- B.矿物性粉尘
- C.混合型粉尘
-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 A.本身直接
- B.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 C.高温液体部分
-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叫闪点。
- A.最高温度
- B.最低温度
- C.临界温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国务院()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A.安监
- B.环保
- C.公安
-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应当符合()。
- A.环境保护标准
- 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C.安全生产标准
-
某化工厂生产液氨,因市场需求量增加,须进行扩建,为取得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该化工厂需要对扩建项目进行()。
- A.安全预评价
- B.专项安全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评审
- B.备案
- C.发布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必须存放在()区域内。
- A.黄色警示
- B.一般毒物作业
- C.高毒作业
-
下列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的灭火器是()。
- A.二氧化碳
- B.泡沫
- C.干粉剂
-
减少和防止毒物危害的最好方法是()。
- A.佩戴空气呼吸器
- B.穿防护服
- C.使用低毒的代替品
-
电导度反映水中含有()类物质的多少。
- A.酸
- B.盐
- C.碱
-
从事噪声作业应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 A.工作服
- B.安全帽
- C.耳塞或耳罩
-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 A.夏季
- B.全年
- C.春季
-
生产装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
- A.漏电保护开关
- B.过载保护开关
- C.接地保护开关
-
下列不是爆炸性物质的是()。
- A.黑索金
- B.雷汞
- C.硝酸钾
-
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合成氨反应过程中有利于氨的生成操作是()。
- A.低温、低压
- B.低温、高压
- C.高温、低压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mg/L。
- A.100
- B.50
- C.30
-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中,反应前后其体积()。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 A.低于
- B.等于
- C.高于
-
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 A.要素
- B.内容
- C.形式
-
化工生产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哪些是错误的()。
- A.远离容易起火爆炸场所
- B.注意生产中的有毒物质
- C.生产中要密切注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人不能离远
-
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
合成系统氮气增加会使系统压差()。
- A.升高
- B.无影响
- C.降低
-
安全帽的重量不应超过()g。
- A.400
- B.500
- C.600
-
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的间隙。
- A.3
- B.4
- C.5
-
()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 A.现场
- B.单项
- C.综合
-
关于爆炸,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爆炸的特点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
- B.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 C.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
下列关于爆炸品爆炸说法错误的是()。
- A.爆炸品爆炸不需要外界作用
- B.爆炸品爆炸不需要氧气
- C.爆炸品分子中含有的“爆炸性基团”越多,越容易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