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产调度考试题(1)
-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
- 正确
- 错误
-
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不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 正确
- 错误
-
起重作业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 正确
- 错误
-
石化行业污染的特点之一是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应设警戒线。
- 正确
- 错误
-
当同一建筑物内分隔为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 正确
- 错误
-
放射性白内障属于在职业病目录中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 正确
- 错误
-
常压氨储存罐压力不能高,低一些没有关系。
- 正确
- 错误
-
甲醇温度越低,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弱。
- 正确
- 错误
-
一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正确
- 错误
-
在应急管理中,恢复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 正确
- 错误
-
土方开挖前需有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开挖面下的电缆、管线等情况,办理作业票后方可施工。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的标志,它由安全色、边框、以图像为主的图形符号或方案构成。
- 正确
- 错误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正确
- 错误
-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现场脚手架、钢格板、护栏、盖板、防护网等防护设施有碍施工,可以拆改。
- 正确
- 错误
-
空气呼吸器压力越高,使用时间越长。
- 正确
- 错误
-
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 正确
- 错误
-
防化服是防止化学物经皮肤进入机体。
- 正确
- 错误
-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氨合成反应为可逆,吸热反应。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正确
- 错误
-
众所周知重金属对人体会造成中毒,而轻金属则不会。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铝等轻金属制作的餐具。
- 正确
- 错误
-
变换系统的管线发生泄漏,确认泄漏位置后就可在周围动火作业了。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
- 正确
- 错误
-
质量第一就是要把产品质量当做企业的生命来对待。
- 正确
- 错误
-
吸入氨气应迅速脱离有毒区域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困难应及时输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正确
- 错误
-
心肺复苏法主要指人工呼吸。
- 正确
- 错误
-
防毒工作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敞开通风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生产经营单位现场检查时,发现现场作业人员有未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当场予以纠正。
- 正确
- 错误
-
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密闭操作、水式作业等都是防尘的有效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危化品装卸作业时,因装卸时间短,可以不熄火,不交车辆钥匙。
- 正确
- 错误
-
触电急救方法:发生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切勿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手救人及靠近触电者。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 正确
- 错误
-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标志的图形分为火灾报警标志、手动控制装置标志、火灾时疏散途径标志、灭火设备标志、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点和物品的标志等。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检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 正确
- 错误
-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3个。
- 正确
- 错误
-
选用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是为了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
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 A.红
- B.黄
- C.橙
-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正确
- 错误
-
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高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情况下,玻璃板液位计不允许安装在()设备上。
- A.低温低压
- B.高温高压
- C.高温低压
-
保证氨冷器中液氨的蒸发空间会使其换热效果()。
- A.变差
- B.不变
- C.变好
-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中,反应前后其体积()。
- A.增大
- B.不变
- C.减小
-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 A.普通
- B.防冻
- C.隔热
-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3
- B.6
- 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