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合成氨工艺作业模拟考试危化安全练习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职业病目录中,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正确
    • 错误
  2. 佩戴防毒面具作业完后需要转移至安全环境方可将防毒面具摘掉。

    • 正确
    • 错误
  3. 起重作业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 正确
    • 错误
  4. 有毒区域氧气含量低于18%或者有毒气体体积大于2%时,任何滤毒罐都起不到防护作用。

    • 正确
    • 错误
  5. 滤毒罐分大、中、小三种形式,分别适用于毒气体积浓度不大于2%、1%和0.5%的场合。

    • 正确
    • 错误
  6.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拆除一段管道、水封或者关闭阀门进行隔绝。

    • 正确
    • 错误
  7.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 正确
    • 错误
  8. 设备上的安全阀泄露后,可以关闭根部阀后长期使用。

    • 正确
    • 错误
  9. 当同一建筑物内分隔为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 正确
    • 错误
  10. 可用关闭阀门或者水封来代替盲板隔离物料。

    • 正确
    • 错误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正确
    • 错误
  12. 蒸汽管线暖管时速度要快。

    • 正确
    • 错误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14. 铀中毒在职业病目录中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 正确
    • 错误
  15. 建设项目中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正确
    • 错误
  1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

    • 正确
    • 错误
  17. 加热炉点火前可燃物分析应合格。

    • 正确
    • 错误
  18.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正确
    • 错误
  19. 在高处作业时,严禁往上、下抛掷任何物品,拆下的材料,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

    • 正确
    • 错误
  20. 锅炉给水中断后,应立即开备用泵,或联系大量补充脱盐水。

    • 正确
    • 错误
  21. 冰机停车后不可以盘车。

    • 正确
    • 错误
  22. 因为氨是极易被水吸收的,所以发生跑氨可以大量水对其进行稀释。

    • 正确
    • 错误
  23.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

    • 正确
    • 错误
  24.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20mg/m3

    • 正确
    • 错误
  25. 合成反应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所以系统压力越高越好。

    • 正确
    • 错误
  26. 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不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 正确
    • 错误
  27. 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音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做好个体防护。

    • 正确
    • 错误
  28. 塔出口温度过高,可适当提高惰性气体含量和塔入口氨含量,来抑制合成反应,减少反应热。

    • 正确
    • 错误
  29.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 正确
    • 错误
  30.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31. 封闭式安全阀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介质的环境。

    • 正确
    • 错误
  32. 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为90分贝。

    • 正确
    • 错误
  33. 在工厂临时参观的时候可以不必穿戴防护服装。

    • 正确
    • 错误
  34. 工业粉尘危害分大,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地点空气中几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不得超过的浓度。

    • 正确
    • 错误
  35. 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全部列出。

    • 正确
    • 错误
  36. 编制防震减灾(),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

    • A.预案
    • B.规划
    • C.总结
  37.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 A.一般危险源
    • B.重大危险源
    • C.危险目标
  3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 A.培训活动
    • B.编制
    • C.演练
  39. 装置停车检修,需要降温时,要按降温速率进行,一般设备内介质温度要低于()℃。

    • A.50
    • B.60
    • C.70
  40. 要努力形成()体系,确保应对各种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且救援复杂、难度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需要。

    • A.应急救援体系
    • B.应急管理体系
    • C.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
  41. 安全带是进行机械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A.低挂高用
    • B.高挂低用
    • C.水平挂用
  42. ()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 A.应急救援专家组
    • B.消防与抢险
    • C.应急救援中心
  43. 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 A.红
    • B.黄
    • C.橙
  44. 可能导致锅炉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24小时不停地使用锅炉
    • B.炉水长期处理不当
    • C.炉渣过多
  45.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使爆炸下限(),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 A.增高
    • B.降低
    • C.不变
  46. 一般情况下,压力表量程为正常压力的()倍。

    • A.1.5至2.0
    • B.1.5至2.5
    • C.1.5至3.0
  47.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3
    • B.6
    • C.12
  48. 扑救电器火灾,你必须尽可能首先()。

    •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 B.将电源开关关掉
    • C.迅速报告
  49. 通常情况下水冷器中循环水是从()。

    • A.从下向上
    • B.从上向下
    • C.从上向上
  50. 在常压下氨的沸点是()℃。

    • A.-33.4
    • B.-33.5
    • C.-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