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工艺考试1500题重点突破(1)
-
用()吹扫管线时,要先慢慢暖管,并将冷凝水引到安全位置排放干净,以防水击,并有防止检查人烫伤的安全措施。
- A.氮气
- B.蒸汽
- C.空气
-
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强烈的浓度是()。
- A.爆炸上限
- B.爆炸下限
- C.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
安全带的寿命一般为3年至5年。使用()年后,按批量抽检。
- A.3
- B.4
- C.5
-
危险化学品()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 A.生产企业
- B.经营单位
- C.销售单位
-
不会造成转化率低的是()。
- A.乙炔过量
- B.单台流量超负荷
- C.氯化氢过量
-
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重大危险源在()情况下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超前的预警行为。
- A.临界
- B.非正常
- C.正常
-
()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 A.安全生产法
- B.宪法
- C.劳动法
-
某化工厂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保护用品。这些物品须经()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
火灾现场逃生的原则是()。
- A.抢救国家财产为上
- B.先带上生活必需钱财
- C.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
使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喷射。
- A.上部
- B.中部
- C.根部
-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 A.96119
- B.12580
- C.12315
-
受限空间作业氧含量要求一般在()%,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
- A.17-22、23.5
- B.18-21、24.5
- C.18-21、23.5
-
以下绝缘材料绝缘性能最好的是()。
- A.陶瓷
- B.纸板
- C.木材
-
由于氯气具有腐蚀作用,储槽附件压力表一般选用()压力表。
- A.耐氯压力表
- B.耐高温压力表
- C.耐震压力表
-
偏氟乙烯生产装置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为确保检修动火和设备内作业安全,在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物质进行置换,置换作业是否已经符合安全要求,最终应根据()判断是否合格。
- A.置换时间
- B.介质用量
- C.取样分析
-
安全教育中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指对某一工种进行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不含()知识教育。
- A.锅炉、起重机械
- B.工业防尘防毒
- C.生产技术
-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制定()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 A.危险物质泄露控制
- B.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
- C.出入现场和紧急撤离
-
()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报警器可测微小的气体含量,适用于有毒气体检测。
- A.接触燃烧式
- B.半导体气敏元件式
- C.电化学式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 A.国家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
芳香族氟化物有()。
- A.甲苯
- B.二甲苯
- C.氟硝基苯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了()个部分,不能增加、删减和变序
- A.14
- B.15
- C.16
-
()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 A.预防为主
-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C.防治结合
-
引起储油罐发生抽瘪事故的因素很多,确保()工作正常是预防储油罐抽瘪事故的措施之一。
- A.温度计
- B.压力表
- C.呼吸阀
-
()是与DCS相互交换信息的人机接口设备。
- A.控制站
- B.工程师站
- C.操作站
-
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 A.耐燃、导电
- 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 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
燃烧反应可以分为()个阶段。
- A.二
- B.三
- C.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原则。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
下列危险物品可以露天堆放的是()。
- A.氯酸钾
- B.氰化钾
- C.塑料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
- A.安全标志
- B.运输标签
- C.安全标签
-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爆炸和核爆炸。
- A.化学爆炸
- B.蒸汽爆炸
- C.火灾爆炸
-
拆除脚手架时的拆除顺序是()。
- A.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 B.先搭的先拆、后搭的后拆
- C.不分先搭、后搭同时拆除
-
对现场泄漏物应及时进行()、收容、稀释、处理。
- A.回收
- B.覆盖
- C.烧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 A.国家
- B.行业
- C.省级
-
下列颜色中表示“禁止”、“危险”的是()。
- A.黄
- B.红
- C.蓝
-
受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增设吸风口。
- A.中部、底部
- B.中部、顶部
- C.底部、顶部
-
《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A.经过培训
- B.持证上岗
- C.服从领导
-
进入塔,罐,槽,管道等工作时,必须按()和气体防护技术规程进行。
- A.安全生产检修制度
- B.气体分析
- C.动火证
-
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与低压电网零线用导线连接,这种保护措施称作()。
- A.静电接地
- B.保护接地
- C.保护接零
-
装运液态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卸载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并且罐体内余压不低于()MPa。
- A.0.2
- B.0.5
- C.0.1
-
1摩尔乙炔与()摩尔氯化氢反应生成1摩尔氯乙烯。
- A.1
- B.2
- C.3
-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 C.不需报告轻微的生产安全事故
-
防雷措施中,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是()。
- A.静电中和器
- B.接地
- C.抗静电添加剂
-
()是班组应急演练的第一责任人。
- A.单位负责人
- B.班组长
- C.车间负责人
-
在生产装置或罐区,沿装置周围间距()m设置消火栓。
- A.大于60
- B.不大于60
- C.不大于120
-
下列()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 B.干粉灭火器
- C.泡沫灭火器
-
有静电的危险场所不能留有()。
- A.接地导体
- B.孤立导体
- C.工作人员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 A.通信报警
- B.通风防爆
- C.通风报警
-
用pH试纸测试某种液体,试纸变成大红色,说明该液体呈()性。
- A.酸性
- B.中性
- C.碱性
-
火灾中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一般为()。
- A.扩散燃烧
- B.集中燃烧
- C.气体燃烧
-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于(),将本行政区域内上年度安全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A.每年1月15日前
- B.每年6月15日前
- C.每年12月15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