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电解工考试题库(1)
-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管理规定。
- 正确
- 错误
-
生产装置产生的固废物就是危险废物。
- 正确
- 错误
-
物料泄漏后,须立即将其冲至下水道。
- 正确
- 错误
-
增产增污是正常的生产行为。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小于临界量的单元。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含硫污水应经净化处理。
- 正确
- 错误
-
雷雨天气、发生火警等异常情况,领导同意后可以进行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
- 正确
- 错误
-
烧碱蒸发是根据在一定压力下溶液沸点对应相应的浓度的原理,通过控制出料温度生产出浓度合格的烧碱。
- 正确
- 错误
-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危险源称为四级重大危险源。
- 正确
- 错误
-
防火用石棉布、石棉板不属于危险废物。
- 正确
- 错误
-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
环境保护通俗上说法就是环境卫生。
- 正确
- 错误
-
造成干燥塔硫酸浓度过低的原因可能是进塔浓硫酸流量控制不当。
- 正确
- 错误
-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
离子膜烧碱工艺中,出树脂塔二次盐水Ca2++Mg2+>20ppm的原因可能是盐水分布器堵塞。
- 正确
- 错误
-
在触电急救中,采用心脏复苏法救治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
- 正确
- 错误
-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仅适用于A类火灾。
- 正确
- 错误
-
在对已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燃烧要素条件,那么燃烧便会终止。
- 正确
- 错误
-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温度升高,将提高压缩机的生产能力提高。
- 正确
- 错误
-
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3个出入口,且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加工、运输、储存可燃性气体的设备,在停车作业前,可不用进行置换操作。
- 正确
- 错误
-
一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 正确
- 错误
-
选用呼吸器、面防尘口罩、耳塞是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氯化钡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无机盐。
- 正确
- 错误
-
化工生产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是限制火灾危险物、助燃物、火源三者之间相互直接作用。
- 正确
- 错误
-
在化工生产中,原料、成品的质量是保证防火安全的重要条件。
- 正确
- 错误
-
培训要素中应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 正确
- 错误
-
隔膜电槽短时间停电,或停电时间在2h内可以向电槽内继续注入盐水,严格控制液面不得低于控制指标。
- 正确
- 错误
-
氢气为易燃爆炸性气体。
- 正确
- 错误
-
螯合树脂能与二价金属离子结合为稳定结构,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远大于一价金属离子。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 正确
- 错误
-
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 正确
- 错误
-
一级重大危险源所配备的采集和监测系统应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异常状态报警、事故预警、信息储存和紧急停车等功能。
- 正确
- 错误
-
打扫卫生时,可以用水冲洗电机等带电设备。
- 正确
- 错误
-
设备上的安全阀泄露后,可以关闭根部阀后长期使用。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情况下硫化氢以气体形式存在,不会在低洼地积聚。
- 正确
- 错误
-
氨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 正确
- 错误
-
A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在液氯生产中,液化效率低,单位时间液氯产量低,冷量浪费小。
- 正确
- 错误
-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 正确
- 错误
-
液氯钢瓶搬运时要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胶圈,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以及附件破损。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 正确
- 错误
-
氢氧化钠自身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 正确
- 错误
-
如果液氯系统要长时间停车1个月以上,必须放空压缩机内硫酸和氯气,但可不用氮气置换干净。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应急演练过程应有完整的训练记录。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检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 正确
- 错误
-
信息上报就是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 正确
- 错误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 正确
- 错误
-
现场处置方案中附件的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 正确
- 错误
-
事故氯系统吸收液碱浓度越高越好。
- 正确
- 错误
-
采用高分子凝聚剂助沉,主要是使盐水中固体不溶物架桥集成较大颗粒便于沉降。
- 正确
- 错误
-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可以用货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
演练情况设置不需要根据真实现场的基本情况,无需与实际相符。
- 正确
- 错误
-
单项演练是为了有针对性的完成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所有科目而进行的基本操作。
- 正确
- 错误
-
高温高浓度的烧碱不能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
- 正确
- 错误
-
合成氨装置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点多面长、有毒有害,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
- 正确
- 错误
-
滤毒罐存放有效期为2年,超过期限要重新鉴定。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工业粉尘危害分大,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地点空气中几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不得超过的浓度。
- 正确
- 错误
-
紫铜垫片经过退火处理后,可不再进行脱脂处理。
- 正确
- 错误
-
专项应急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不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 正确
- 错误
-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划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 正确
- 错误
-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工作场所内危害物质不能控制在一定区域内,这时应采用全面通风的方式。
- 正确
- 错误
-
硫化氢溶于水后形成的氢硫酸是强酸
- 正确
- 错误
-
油罐着火后一般在发生突沸前数分钟,油罐会有剧烈振动、发出强烈嘶哑声音。
- 正确
- 错误
-
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 正确
- 错误
-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氢气中含氧控制范围为<()%。
- A.0.03
- B.0.02
- C.0.01
-
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
- A.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
- C.一氧化氮
-
达到总量控制目标,应从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着手。
- 正确
- 错误
-
总是以氯的需用量来决定烧碱产量的原因()。
- A.不宜长途运输、且需用量较小
- B.易氧化
- C.易还原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
- A.设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 B.设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 C.设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
环境保护法所说的“环境”是指()环境。
- A.人类
- B.生态
- C.人工
-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超三吨”的应追究()责任。
- A.刑事
- B.民事
- C.管理
-
关于事故氯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A.检修期间先停后开
- B.正常生产时可以停运
- C.检修期间后停先开
-
一般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是()
- A.筒体、封头、接管、法兰
- B.筒体、法兰、支座、人孔
- C.筒、法兰、封头、补强圈
-
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
- A.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 B.建设单位承担
- C.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
从事噪声作业应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 A.工作服
- B.耳塞或耳罩
- C.安全帽
-
在电解工艺实际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要比理论产量()。
- A.高
- B.低
- C.相等
-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丙烯腈生产装置关于车间卫生用室设计,不适合的是()。
- A.便服和工作服室可同室分柜存放
- B.设置存放工作服的专用房间
- C.设置专门的淋浴间
-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 A.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 B.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 C.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
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称为()。
- A.空气呼吸器
- B.个体防护用品
- C.个体防护装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 A.省级
- B.行业
- C.国家
-
在化工生产中,加热易燃液体如必须采用明火时,应()。
- A.设备严格密闭,燃烧室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
- B.设备加强通风
- C.采用高压法加热
-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分为()。
- A.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高度危害作业
- B.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
- C.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极重度危害作业
-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的细颗粒物(PM2.5)其直径在()。
- A.2.5微米以上
- B.2.5微米以下
- C.10微米以上
-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 A.本身直接
- B.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 C.高温液体部分
-
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 A.备案、评审、审查、竣工验收
- B.许可、评审、检验、竣工验收
- C.备案、审核、审查、竣工验收
-
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
- A.生化需氧量
- B.化学耗氧量
- C.空气净化度
-
使用安全带应注意摆动碰撞,同时应()。
- A.低挂高用
- B.不论高度挂牢即可
- C.高挂低用
-
下列()不是造成干燥塔硫酸液位高的原因。
- A.加硫酸量过多
- B.排硫酸不及时
- C.干燥用硫酸浓度过低
-
主控室的噪声声级设计值要求是小于等于()dB(A.)。
- A.55
- B.60
- C.70
-
电极极化程度大小取决于()。
- A.电流密度
- B.电压
- C.电解液性质
-
低压带电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 A.物体打击
- B.电流伤害
- C.机械伤害
-
液氯钢瓶内余氯压力必须保持在()MPa。
- A.0.3-0.35
- B.0.1-0.15
- C.0.05-0.08
-
化学性爆炸前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B.物质的成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C.物质的性质与成分均未发生变化
-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用人单位应根据有毒气体的毒性及现场情况,至少设定()级报警。
- A.一
- B.两
- C.三
-
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 A.闪燃
- B.受热自燃
- C.自热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