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码头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不仅要求用人单位对化学品危险性进行鉴别和分类,建立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而且明确提出了职工的义务和权力。

    • 正确
    • 错误
  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是化学品经营单位向用户提供基本危害信息的工具。

    • 正确
    • 错误
  3. 可以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内短期间堆积可燃废弃物品。

    • 正确
    • 错误
  4. 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可使用的灭火剂包括干粉、干黄土、干石粉和泡沫灭火。

    • 正确
    • 错误
  5. 有机过氧化物不是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6. 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装卸人员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教育;消防人员除了应具有一般消防知识外,还应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

    • 正确
    • 错误
  7. 危险、有害因素指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 正确
    • 错误
  8. 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性物质。

    • 正确
    • 错误
  9.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小。

    • 正确
    • 错误
  10. 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 正确
    • 错误
  11. 加油站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 正确
    • 错误
  12. 扑灭金属火灾时禁止用水,可用干燥的砂子或特殊的灭火剂。

    • 正确
    • 错误
  13. 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着火或爆炸,燃烧时其蒸气对人畜有一定的刺激毒害作用。

    • 正确
    • 错误
  14. 如果化学品以高速高压通过各种系统,必须避免产生热,否则将引起火灾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15. 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恒定的。

    • 正确
    • 错误
  16. 不定期对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监测是防毒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 正确
    • 错误
  17. 对用人单位违反《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或者报告。

    • 正确
    • 错误
  1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

    • 正确
    • 错误
  19. 数十毫安的电流短时间通过人体,虽有一定危险但不会致命。

    • 正确
    • 错误
  20.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碳钢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为了防止这种腐蚀,应选用耐氢腐蚀性能良好的低合金铬钼钢作为加氢反应器等。

    • 正确
    • 错误
  21. 危险化学品管理档案应当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标识信息、危险性分类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22. 使用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不得出借、转让其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23. 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正确
    • 错误
  2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 正确
    • 错误
  2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不需要修订。

    • 正确
    • 错误
  26. 二级易燃固体、高闪点液体可储藏于耐火等级不低于()级的库房内。

    • A.二
    • B.一
    • C.三
  27. 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 B.造成人员死伤
    • C.造成经济损失
  28. 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并应符合GB13690一1992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 A.专业人员
    • B.明显的标志
    • C.说明
  29. 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火灾危险性()。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受影响
  30.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中的图形为“骷髅头和交叉骨形”,标示危险化学品为()。

    • A.有毒品
    • B.腐蚀品
    • C.爆炸品
  31. 不属于炸药爆炸的三要素是()。

    • A.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 B.反应过程的高速性
    • C.反应过程的燃烧性
  32. 贴安全标签的目的是为了警示使用者,此种化学品的()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的救护措施。

    • A.危害性
    • B.有害性
    • C.物理性
  33.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盛装一般性气体的气瓶,每()年检验一次。

    • A.1
    • B.3
    • C.5
  34. 我国职业病目录中,有()。

    • A.9类,99种
    • B.10类,99种
    • C.10类,115种
  35.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三大附件为压力表、安全阀和()。

    • A.水位计
    • B.温度计
    • C.烟气氧含量分析仪
  3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该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

    • A.限制性
    • B.强制性
    • C.约束性
  3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A.商品
    • B.材料
    • C.安全技术
  3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费的缴纳,以下正确的是()。

    • A.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
    • B.按照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原则,由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缴纳
    • C.国家承担主要部分,用人单位次之,个人再次之
  39.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首先应熟悉地形,明确撤离();准备好进入危险区应携带的标志物、扩音器以及强光手电等必要器材。

    • A.方向
    • B.人数
    • C.工具
  40. ()即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

    • A.演练工作安全保障
    • B.安全防护措施
    • C.系统安全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

    • A.安全第一
    • B.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 C.以人为本
  42. 对主管部门要求备案的应急演练资料,演练()应将相关资料报主管部门备案。

    • A.组织部门(单位)
    • B.参演单位
    • C.评估人员
  43. 易燃品闪点在28℃以下,气温高于28℃时应在()运输。

    • A.黄昏
    • B.夜间
    • C.白天
  44. 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这是()原理。

    • A.系统
    • B.人本
    • C.预防
  45.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A.兼职
    • B.专职
    • C.专职兼职都可以
  46. ()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这一原则的应用。

    • A.动力原则
    • B.动力相关性原则
    • C.人本原理
  47. 包装按包装容器的耐变形能力分为()。

    • A.内包装和外包装
    • B.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 C.软包装和硬包装
  48. 爆炸品宜储藏于()级轻顶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 A.一
    • B.二
    • C.三
  49.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 A.100
    • B.200
    • C.500
  50.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区域,如见到以下的标记,表示()。

    • A.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 B.必须戴防护眼镜
    • C.必须戴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