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公共部分考试题(最新考点精编)1
-
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 正确
- 错误
-
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 正确
- 错误
-
三氯化铝、磷化铅可以用水扑救。
- 正确
- 错误
-
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 正确
- 错误
-
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内一律为禁火区。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 正确
- 错误
-
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是12.5%~74.5%,也就是说,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12.5%时,遇明火时, 这种混合物也不会爆炸。
- 正确
- 错误
-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扑救钾、钠、镁金属火灾。
- 正确
- 错误
-
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痰、血块和其他杂物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 正确
- 错误
-
发现火灾时,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如果自救无效,火越着越大时,再拨打火警电话119。
- 正确
- 错误
-
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法人负责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贯穿始终,为事故报告和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程。
- 正确
- 错误
-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均不得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某单位发生火灾,烧毁财产100万元,没有人员伤亡,该事故不算生产安全事故。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正确
- 错误
-
从事两种特种作业的人员,只要参加其中一种的特种作业培训与考核,即可上岗操作两种特种作业。
- 正确
- 错误
-
下列粉尘中具有爆炸性的无机粉尘是( )。
- A.面粉
- B.煤尘
- C.水泥尘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粉尘粒径越大,越易引发尘肺病
- 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越易引发尘肺病
-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
- A.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前的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年。
- A.1
- B.2
- C.3
- D.4
-
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 )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被盗、丢失、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 A.每天
- B.每周
- C.每月
- D.每年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 )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
- A.生产和使用
- B.生产和运输
- C.生产和储存
- D.生产和经营
-
氢气瓶的规定涂色为( )
- A.淡绿
- B.淡黄
- C.银灰
- D.紫红
-
大多数氧化剂和( )都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有毒气体。
- A.强酸
- B.弱酸
- C.碱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指的危险化学品按理化性质及危害划分为( )大类。
- A.6
- B.7
- C.8
-
甲苯在储存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其储存库温度应不超过( ) 。
- A.25°C
- B.30°C
- C.35°C
- D.40°C
-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商品不得就地堆码,货垛下应有隔潮设施,垛底一般不低于 ( )cm。
- A.20
- B.25
- C.30
- D.15
-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
- A.穿工作服
- B.佩戴呼吸器具
-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 )。
- A.置换
- B.吹扫
- C.清理
-
下列( )有毒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 A.二氧化硫
- B.硫化氢
- C.二氧化氮
-
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征得所在地( )监督机构的同意。
- A.化工
- B.人民政府
- C.公安消防
-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 A.布鞋
- B.胶鞋
- C.带钉鞋
-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 )做法是错误的。
- A.报警
- B.进行交通管制
- 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
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扑灭。
- A.干粉灭火剂
- B.泡沫灭火剂
- C.二氧化碳灭火剂
-
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手套。
- A.帆布
- B.橡胶
- C.棉布
-
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 A.还原性物品
- B.惰性气体
- C.腐蚀性液体
-
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
- A.半年
- B.一年
- C.三个月
- D.两年
-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
- A.窒息灭火法
- B.隔离灭火法
- C.冷却灭火法
-
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存物品要分类、分垛储存,垛与垛间距不小于( )米。
- A.0.5
- B.1.0
- C.1.5
-
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 )次。
- A.60~80
- B.70~90
- C.80~l00
-
安全色中的( )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 A.黄色
- B.蓝色
- C.绿色
- D.红色
-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 A.县
- B.市
- C.省
- D.地区
-
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的人应处以( )罚款。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C.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
-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 A.1
- B.2
- C.3
-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 )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A.明显
- B.良好
- C.显著
-
《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年。
- A.1年
- B.2年
- C.3年
-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A.生产安全事故
- B.火灾、交通事故
- C.重大、特大事故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 A.危险因素
- B.事故隐患
- C.设备缺陷
-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 )。
- A.书面材料
- B.处理意见
- C.通报材料
-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A.2m
- B.3m
- C.4m
-
电瓶车在厂区的行驶时速,不得超过( )km。
- A.10
- B.15
- 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