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应知必会题集精选一
-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燃烧爆炸。
- 正确
 - 错误
 
 - 
				
过量的燃料与不充足的氧不能引起燃烧。
- 正确
 - 错误
 
 - 
				
用电火花点燃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当点火能量为0.18ml,该混合气体便着火。
- 正确
 - 错误
 
 - 
				
镁一旦发生燃烧将很难熄灭。
- 正确
 - 错误
 
 - 
				
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尽量用扫帚和拖把清扫粉尘。
- 正确
 -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规定:氧化剂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 正确
 - 错误
 
 - 
				
含量低于20%的过氧化氢属于氧化剂。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单位出厂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上必须加贴标准的安全标签,出厂的非危险化学品可以没有标志。
- 正确
 - 错误
 
 - 
				
乙炔发生分解爆炸时所需的外界能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 正确
 - 错误
 
 - 
				
对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是化学品生产单位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 
				
如果化学品以高速高压通过各种系统,必须避免产生热,否则将引起火灾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危化品生产或独立操作。
- 正确
 - 错误
 
 - 
				
由于在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上限以上,虽然空气能补充或渗漏进去,也不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 正确
 -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规定:爆炸品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 正确
 -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规定: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 
				
防止物料互串最安全可靠的隔绝办法是( )。
- A.关闭有关阀门
 - B.抽插盲板
 - C.拆除管线
 - D.停止生产
 
 - 
				
装置停车后的安全处理主要包括( )等。
- A.隔绝
 - B.置换、吹扫与清洗
 - C.切断待检修设备的电源
 - D.清理检修现场
 
 - 
				
可燃物料筛分过程的主要危险在于( )。
- A.粉尘爆炸危险
 - B.产生静电
 - C.电气火花
 - D.职业病
 
 - 
				
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充装前,充装单位必须有专人对槽车进行检查,在( )的情况下,应事先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 A.检验期限已超过
 - B.附件不全、损坏、失灵
 - C.残留物料重量不明
 - D.槽车的颜色、字样、标记和所装的物料不符
 
 - 
				
在粉碎过程中,采取的危险控制措施主要有( )。
- A.合理选择工艺与设备
 - B.隔离与密闭
 - C.消除点火源
 - D.清除可燃物
 
 - 
				
废物的焚烧和其他处理方式相比具有( )优点。
- A.减量
 - B.消毒
 - C.二次污染程度低
 - D.能量回收
 
 - 
				
生产装置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当按照规定,与可能产生可燃气(蒸气、粉尘)的工艺设备和罐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布置在容易散发可燃物设备、系统的( )。
- A.下风向
 - B.上风向
 - C.侧风向
 - D.其他风向
 
 - 
				
下列关于固定动火区设立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定动火区距可燃、易燃物质的堆场、仓库、储罐及设备的距离应符合防火管理规定
 - B.动火区若设在室内,应与防爆区隔开,不准有门窗串通,允许开的门、窗要向外开,各种通道必须畅通
 - C.固定动火区周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可燃物质,少量的盖装电石、乙炔、气瓶等可以存放
 - D.动火区要有明显的标志
 
 - 
				
在粉碎过程中,易产生点火源主要有( )。
- A.撞击火花
 - B.摩擦生热
 - C.静电
 - D.电气火化
 
 - 
				
在对可燃物的沉积物进行铲刮应使用( )工具,并将铲刮下来的沉积物妥善处理。
- A.铁质
 - B.铜质
 - C.木质
 - D.钢制
 
 -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充装单位,必须有专人在充装前对槽车进行检查,在( )情况下,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 A.槽车超期未作检查
 - B.司机和押运员无有效证件
 - C.槽车罐体号码与车辆号码不符
 - D.安全防火、灭火装置及附件不全、损坏、失灵或不符合规定
 
 -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驾驶员和安全员必须熟悉( )安全技术知识。
- A.液化石油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B.城市和公路运输安全知识
 - C.槽车的技术性能、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防火灭火知识以及发生事故的处理办法
 - D.能熟练使用车上的灭火器材和紧急切断装置
 
 - 
				
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 ( )运输。
- A.板车
 - B.铁底板车
 - C.汽车
 - D.汽车挂车
 
 - 
				
生产过程中的明火主要指( )。
- A.加热用火
 - B.维修用火
 - C.其他火源
 - D.火柴
 
 - 
				
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 )的间隙。
- A.3%
 - B.4%
 - C.5%
 
 - 
				
对照《危险货物国际海运规则》包装类别特性的描述,将易燃固体分为( )个危险级别。
- A.2
 - B.3
 - C.4
 
 - 
				
爆炸主要的破坏形式有( )。
- A.直接的破坏作用
 - 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 C.造成火灾
 - 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 
				
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时,还要保持系统( ),防止空气吸人。
- A.正压
 - B.微正压
 - C.负压
 
 - 
				
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电压不得超过 ( )V。
- A.12
 - B.24
 - C.36
 
 -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 A.布鞋
 - B.胶鞋
 - C.带铁钉鞋
 
 - 
				
在封闭厂房(密闭容器内等有限空间)作业和深夜班、加班作业时,必须安排( )人
- A.2
 - B.3
 - C.4
 
 - 
				
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m,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m。
- A.60
 - B.100
 - C.150
 
 - 
				
水封井是安全液封的一种,一般设置在含有可燃气(蒸气)或者油污的排污管道上,以防燃烧爆炸沿排污管道蔓延。一般说来,水封高度不应小于( )mm。
- A.100
 - B.150
 - C.250
 
 - 
				
为防止易燃易爆气体危害,取样和检测人员必须站在( )方向操作。
- A.上风
 - B.下风
 - C.风的左侧
 
 - 
				
固体块状物料与粉料输送的危险主要来自设备和( )。
- A.工艺
 - B.环境
 - C.输送物料特性
 
 - 
				
储罐静置时间大多需要1~24h,至少不能少于( )min,方能进行有关检测作业。
- A.10
 - B.20
 - C.30
 
 -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低压电缆和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 )V。
- A.400
 - B.500
 - C.800
 
 - 
				
输送可燃气体宜采用( )。
- A.潜水泵
 - B.磁力泵
 - C.液环泵
 
 -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装卸用耐油橡胶管每隔( )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气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不低于罐体设计压力的1.5倍。
- A.1
 - B.3
 - C.6
 
 - 
				
在可燃性环境中使用金属检尺、测温和采样设备时,应该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通常都采用( )工具。
- A.铁质
 - B.塑料
 - C.铜质
 
 - 
				
液化石油气槽车内气体含氧量超过( ),不得进行液化气体的充装。
- A.3%
 - B.4%
 - C.5%
 
 - 
				
危险化学品入库后每天检查不得少于( )次。
- A.2
 - B.3
 - C.4
 
 - 
				
槽车的检修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其期限分别为( )。
- A.4年2年半年
 - B.3年2年1年
 - C.4年1年每次充装前
 
 - 
				
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有效期为( )年。登记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进行复核。
- A.1
 - B.2
 - C.3
 
 - 
				
贴安全标签的目的是为了警示使用者,此种化学品的( )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的救护措施。
- A.有害性
 - B.危害性
 - C.物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