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负责人考试题(重点备考)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生产企业为运输方便,自制一个油罐车,罐内用铁板隔开,前段存放汽油,后段存放柴油,在运油中,遇电闪雷鸣,引起储罐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一个储罐可以同时存放两种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2.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 正确
    • 错误
  3. 上级单位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 正确
    • 错误
  4. 现场处置即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 正确
    • 错误
  5. 由于着火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如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具有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 正确
    • 错误
  6. 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

    • 正确
    • 错误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8.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正确
    • 错误
  9.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10. 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 正确
    • 错误
  11. 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的法定责任。

    • 正确
    • 错误
  12. 防止反应釜的跑、冒、滴、漏,特别是防止有害、易燃介质的泄漏,选择合理的密封装置十分重要。

    • 正确
    • 错误
  1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是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方法和手段。

    • 正确
    • 错误
  14.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正确
    • 错误
  15. 某厂生产一种有机产品,须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外加热),釜内物料分解,气体要及时放空,保持一定压力,生产一直正常稳定。有一次,操作工没开启放空阀,班长未检查,投料升温后,釜内压力剧增,釜上的防爆设施失灵,一股有毒气体从高压釜法兰处冲出。当场有几人中毒晕倒,强大气流又将装有溶剂的储槽玻璃计量管冲坏,大量溶剂流出,引起火灾。临近几个储罐发生连环爆炸,一些溶剂从排水沟流入江河,造成严重水质污染。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存在玻璃计量管没用金属套保护等缺陷。

    • 正确
    • 错误
  16. 中小企业申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必进行安全评价。

    • 正确
    • 错误
  17.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正确
    • 错误
  18.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正确
    • 错误
  19.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在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

    • 正确
    • 错误
  20.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是否安装通风设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正确
    • 错误
  21. 锅炉是把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利用热能把水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的设备。

    • 正确
    • 错误
  22. 危险废物的分类及储存是以安全性及相容性为准则,同时危险废物的卸载、传送及储存区必须配置适当的检测及安全措施。

    • 正确
    • 错误
  23. 凡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

    • 正确
    • 错误
  24.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要求,集装箱、成组货物的安全标签应位于四个侧面。

    • 正确
    • 错误
  25.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般都在爆炸极限之外的条件下选择安全操作的温度和压力。

    • 正确
    • 错误
  26. 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都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 正确
    • 错误
  27.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接地配电网。

    • 正确
    • 错误
  28. 劳动者无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正确
    • 错误
  29. 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商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 正确
    • 错误
  30. 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对非重、特大伤亡事故,地方政府可责令新闻媒体不予报道。

    • 正确
    • 错误
  31. 某炼化公司炼油三部裂化系列按停工网络开始降温降量,分馏系统也作相应调整,作为装置冲洗油的塔减二线量相应减少。班组按停工方案引外来低氮油(柴油组分)做冲洗油。14时左右,班长王某、外主操俞某、周某一起到装置边界处改流程,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在打开边界处两道阀门后,低氮油从第二、第三道阀门之间的放空阀喷出,遇附近高温蒸汽管线起火,王某被烧成重伤。根据上述事实,低氮油从处于开启状态的放空阀门喷出,遇附近裸露的蒸汽阀门、“8”字盲板等高温部位而起火不属于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 正确
    • 错误
  32. 无关人员可以搭乘装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

    • 正确
    • 错误
  33. 有机过氧化物的过滤过程很危险,因为有机过氧化物(滤饼)极不稳定,受撞击、挤压、摩擦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34. 采样器内剩余的油样及洗刷采样器的油品必须倒回罐内。

    • 正确
    • 错误
  35. 液化气罐区及贮罐的安全防火要求比汽油罐区及贮罐还严格。

    • 正确
    • 错误
  36. 关于个人防护的要求,不适宜的为( )。

    • A.接触有毒粉尘时,作业人员应穿防尘工作服,戴机械过滤式防毒口罩
    • B.接触有毒烟雾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罩
    • C.接触强酸、强碱时,作业人员应穿耐酸、耐碱工作服
  37. 评估报告重点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 )进行评估。

    • A.演练中暴露的问题
    • B.好人好事
    • C.成功和欠缺之处
  3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品分为一般有毒品和( )。

    • A.剧毒化学品
    • B.高毒物品
    • C.普通化学品
  39.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 )原则。运用此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

    • A.反馈
    • B.封闭
    • C.整分合
  40. 气焊(割)作业中,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5m),与明火点应保持( )m以上的距离。

    • A.5
    • B.8
    • C.10
  41.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 )种。

    • A.99
    • B.115
    • C.132
  4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 )末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末制定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危险化学品
    • B.储存设备
    • C.重大危险源
  4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托运危险化学品的,( )应当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

    • A.承运单位
    • B.托运单位
    • C.托运人
  44.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 )。

    • A.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 B.向上级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 C.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向劳动者公布
  4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 A.年
    • B.月
    • C.半年
  46. 下列( )属于物理性危害因素。

    • A.生产粉尘
    • B.噪声
    • C.真菌
  47.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 A.布鞋
    • B.胶鞋
    • C.带铁钉鞋
  48.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 )大类。

    • A.九
    • B.十
    • C.十一
  49.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标准。

    • A.劳动保护
    • B.安全生产
    • C.职业卫生
  50. ( )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这一原则的应用。

    • A.动力相关性原则
    • B.动力原则
    • C.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