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化品经营企业安全资格初试(备考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应在事故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路口设安全检查站,控制抢险救援的车辆通行。

    • 正确
    • 错误
  2.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 正确
    • 错误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 正确
    • 错误
  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适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对策,它是为在事故中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 正确
    • 错误
  5. 装卸腐蚀品人员不能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须远离热源和火源。

    • 正确
    • 错误
  6. 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正确
    • 错误
  7.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正确
    • 错误
  8. 登记企业不得转让、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 正确
    • 错误
  9.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 正确
    • 错误
  10.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 正确
    • 错误
  11. 个人皮肤防护的防毒措施之一是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可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接触。

    • 正确
    • 错误
  12. 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 正确
    • 错误
  13. 有毒作业环境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包括对职工进行防毒的宣传教育,使职工既清楚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又了解预防措施,从而使职工主动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 正确
    • 错误
  14. 患职业病的情形,不属于工伤。

    • 正确
    • 错误
  15.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1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讯报警装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重新作业。

    • 正确
    • 错误
  17. 加油站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 正确
    • 错误
  18. 化学危险品仓库应设在远离城镇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并设置专用仓库和专用线路,有保证安全的特殊装卸设备以及符合城市规划、公安、防火等有关条例规定的安全措施,设置地点应与当地有关单位协商确定。

    • 正确
    • 错误
  19. 化学泡沫灭火剂可以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 正确
    • 错误
  20. 利用山势装设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也可作为被保护物的主要直击雷防护措施。

    • 正确
    • 错误
  21. 触电事故是由于人直接接触带电体发生的事故。

    • 正确
    • 错误
  22. 压力容器最小厚度的确定应当考虑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的影响。

    • 正确
    • 错误
  23. 材料的强度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温度、加工方法、热处理工艺的改变而改变。

    • 正确
    • 错误
  24.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碳钢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为了防止这种腐蚀,应选用耐氢腐蚀性能良好的低合金铬钼钢作为加氢反应器等。

    • 正确
    • 错误
  25.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由( )任总指挥;有关副职领导任副总指挥,负责一旦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

    • A.分管安全的领导
    • B.企业主要负责人
    • C.工会主席
  26. 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明显标志,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低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 正确
    • 错误
  27.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 ),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 A.损害
    • B.损坏
    • C.突发性损坏
  28. 应急预案中( )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

    • A.事故
    • B.救援
    • C.伤亡
  2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 A.一定量
    • B.标准
    • C.临界量
  30.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规定,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应当由( )向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或者进行备案。

    • A.购货方
    • B.货主
    • C.承运单位
  31.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 )。

    • A.电子邮件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 B.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 C.通知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32. 固体可燃物表面温度超过( )时,可燃物接触该表面有可能一触即燃。

    • A.100℃
    • B.可燃物燃点
    • C.可燃物闪点
  33.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 )。

    • A.静电电击
    • B.妨碍生产
    • C.引起爆炸和火灾
  34.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三大附件为压力表、安全阀和( )。

    • A.温度计
    • B.水位计
    • C.烟气氧含量分析仪
  35.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盛装一般性气体的气瓶,每( )年检验一次。

    • A.3
    • B.1
    • C.5
  36. 化学品( )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

    • A.安全技术说明书
    • B.安全标签
    • C.技术使用说明书
  37.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船及其它运输工具( )搭乘无关人员。

    • A.可搭乘1人
    • B.禁止
    • C.允许搭乘多名
  3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认定为工伤。

    • A.应当
    • B.不得
    • C.视具体情况而定
  39.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它的基本几何图形是( )。

    • A.三角形
    • B.带斜杠的圆环
    • C.圆形
  40. 认为新的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这一观点是包括在( )理论中的。

    •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
    • B.事故频发倾向
    • C.系统安全
  41. 《安全生产法》规定:( )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 A.岗位工人
    • B.班组长
    • C.特种作业人员
  4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 )储存。

    • A.隔离
    • B.分离
    • C.单独
  43. 在使用放射性物品的工作场所,不应( )。

    • A.铺设耐酸防滑地面,排废水设施
    • B.饮食和吸烟
    • C.在溢出有毒烟气区配置抽风装
  44.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 ),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 A.应急预案
    • B.应急原则
    • C.应急体系
  45. 下例物质中自燃点较低的是( )。

    • A.木材
    • B.煤
    • C.硫
  46. 演练结束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 )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

    • A.既定方针
    • B.预定方案
    • C.领导指令
  47.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标准。

    • A.劳动保护
    • B.安全生产
    • C.职业卫生
  48.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 )。

    • A.停产停业整顿
    • B.转产
    • C.限产
  49.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国家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 )制度。

    • A.许可
    • B.申请
    • C.备案
  50.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 A.用人单位
    • B.劳动者
    •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