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试题(1)最新
-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除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的条件,还应具备( )。
- A.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 B.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 C.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 D.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
生产、经营、( )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A.实验
- B.运输
- C.储存
- D.使用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
- A.危险因素
- B.防范措施
- C.事故应急措施
- D.劳动纪律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规定通知公安机关、( )。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工会
- C.人民检察院
- D.防疫部门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 ),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 A.统一规划
- B.合理布局
- C.严格控制
- D.自由经营
-
经营危险化学品,不得有( )的行为。
- A.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
- B.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生产的灭鼠药
- C.销售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危险化学品
- D.销售没有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 )或者瞒报。
- A.上报
- B.迟报
- C.漏报
- D.谎报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A.生产
- B.经营
- C.储存
- D.运输
-
需要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单位为( )。
- A.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 B.使用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
- C.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 D.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
-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 )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 A.项目
- B.场所
- C.设备
- D.人员
-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A.3
- B.7
- C.30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 A.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 B.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 C.5000万元以上1亿以下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0.5
- B.1
- C.1.5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死亡事故。
- A.3人以上10人以下
-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 A.50
- B.100
- C.200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
- A.完整
- B.详细
- C.全面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人以上死亡事故。
- A.10
- B.30
- C.50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 )个等级。
- A.3
- B.4
- C.5
-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 A.本单位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 C.本单位安全部门
-
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 )个标志。
- A.2
- B.3
- C.4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每( )年更换一次。
- A.1
- B.3
- C.5
-
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 )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 A.月
- B.周
- C.天
-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 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 ),方可上岗作业。
- A.培训
- B.考核合格
- C.评议
-
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
- A.安全评价
- B.安全监察
- C.安全监控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
- A.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
-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C.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
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正确
- 错误
-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酌情提供。
- 正确
- 错误
-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 接利害关系。
- 正确
- 错误
-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事故调查权限不变。
- 正确
- 错误
-
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 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 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经营、储存、 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迁移经营、储存场所不必重新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
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时,有生产国家提供的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即可。
- 正确
- 错误
-
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属应登记的内容。
- 正确
- 错误
-
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二年内办理登记手续。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 法人单位,不包括非法人单位。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