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爆破员考试试题(1)
- 
				最小抵抗线表示爆破破坏在自由面上范围的大小。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无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 
				不同装药结构可以改变炸药的爆炸性能,从而引起爆破作用的变化。 - 正确
- 错误
 
-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不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对手臂振动病的观察对象必须调离振动岗位,并应每年复查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正确
- 错误
 
- 
				监测监控设备是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 - 正确
- 错误
 
- 
				劳动者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义务。 - 正确
- 错误
 
- 
				处理水下裸露爆破和破冰爆破的盲炮,只能将药包回收销毁。 - 正确
- 错误
 
- 
				井下发生火灾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应摸着巷道壁前进,直立奔跑尽快脱离。 - 正确
- 错误
 
- 
				对于轻度烧伤人员,不可直接用凉水冲洗。 - 正确
- 错误
 
- 
				影响孔径的主要因素是使用的凿岩设备和工具,炸药的威力,工人的实际操作技能。 - 正确
- 错误
 
- 
				冷疗不会引起体温降低。 - 正确
- 错误
 
- 
				新调入班组的职工要经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 正确
- 错误
 
- 
				巷道岩壁挂红,是指积水透过岩壁受到压力过大,引起生物出血的原因。 - 正确
- 错误
 
-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 - 正确
- 错误
 
-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安全距离是爆破作业点与人员或其他应保护对象之间的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 正确
- 错误
 
- 
				混合炸药是指含有两种成分的混合物。 - 正确
- 错误
 
- 
				露天浅孔爆破在不能确认有无盲炮时,应经15min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区。 - 正确
- 错误
 
- 
				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 - 正确
- 错误
 
- 
				天窗是指含水层顶板的隔水层由于岩相变化或后期冲刷而失去隔水性的部位。 - 正确
- 错误
 
- 
				在钻孔的工艺流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清炮位。 - 正确
- 错误
 
- 
				特种作业人员除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复训外,班组还应加强对他们的日常教育。 - 正确
- 错误
 
- 
				二次爆破多孔爆破时,孔间距与孔底处的最小抵抗线相等或相近。 - 正确
- 错误
 
- 
				定向爆破和微差爆破都是常用的控制爆破技术。 - 正确
- 错误
 
- 
				粉尘吸水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硬垢,称为水硬性粉尘。 - 正确
- 错误
 
- 
				导火索一般用来引爆炸药。 - 正确
- 错误
 
- 
				在地下矿山,开凿在岩体或矿层中不直通地表的水平通道,称为平巷。 - 正确
- 错误
 
-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无权再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正确
- 错误
 
-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可分为露天爆破和地下爆破。 - 正确
- 错误
 
- 
				顶板渗水加大,如出水清洁,说明距水源较近。 - 正确
- 错误
 
- 
				阀门应该布置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方。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要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 - 正确
- 错误
 
- 
				螺旋掏槽时的空眼为小直径。 - 正确
- 错误
 
- 
				对创面上起水泡的伤者,应立即将水泡刺破,并剪去浮皮。 - 正确
- 错误
 
- 
				班组长无权按规定组织落实安全规程措施,检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和职工安全作业情况。 - 正确
- 错误
 
- 
				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能引起的组织损伤。 - 正确
- 错误
 
- 
				雷管的外观检查内容主要有雷管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不应歪斜。 - 正确
- 错误
 
- 
				VCR法在1975年首次在加拿大列瓦克镍矿成功的回采了矿柱。 - 正确
- 错误
 
- 
				因吸湿受潮的铵锑炸药,爆破过程产生的有毒气体少。 - 正确
- 错误
 
- 
				为了通风,库房内净高不得低于3.5m,炎热地区不低于3m。 - 正确
- 错误
 
- 
				起爆网路连接应从里到外、从主线到支路按顺序连接。 - 正确
- 错误
 
- 
				装药、引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会引起爆破伤害。 - 正确
- 错误
 
- 
				摩擦感度是指炸药在受一定摩擦作用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 正确
- 错误
 
- 
				井下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由电工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 - 正确
- 错误
 
- 
				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 正确
- 错误
 
- 
				导爆管能够直接引爆工业炸药。 - 正确
- 错误
 
- 
				化学爆炸的实质是由于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能量释放。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 正确
- 错误
 
- 
				竖井是服务于各种工程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竖直通道。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要立法目的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 正确
- 错误
 
-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作业环境的空气中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存在二氧化硫。 - 正确
- 错误
 
- 
				底板发潮、变形或底鼓,是突然涌水的征兆。 - 正确
- 错误
 
- 
				补充标志单独使用没有任何意义。 - 正确
- 错误
 
- 
				爆破作用的原理主要包括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 - 正确
- 错误
 
- 
				矿山采掘、爆破、装运、破碎等各生产过程均能产生粉尘。 - 正确
- 错误
 
-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 正确
- 错误
 
- 
				电爆网路设计错误,并联电路电阻不平衡,会致使电阻小的一组网路拒爆。 - 正确
- 错误
 
-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正确
- 错误
 
- 
				铵锑炸药容易因吸湿受潮而结块,从而使其爆炸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起拒爆。 - 正确
- 错误
 
- 
				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只要本人愿意,可以继续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 正确
- 错误
 
- 
				供水施救系统应优先采用静压供水,当不具备条件时,采用动压供水。 - 正确
- 错误
 
- 
				爆破漏斗半径与漏斗破裂半径是同一半径。 - 正确
- 错误
 
- 
				深孔直径的大小对岩石劳动生产率和爆破效果的影响不大。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应明显标志出安全出口和撤离路线指示箭头 - 正确
- 错误
 
- 
				企业要建立班组合理化建议与创新激励机制。 - 正确
- 错误
 
- 
				硐室库,是一种埋深大于30m,专为开采地下矿床用的爆破器材库。 - 正确
- 错误
 
- 
				开采过程中会存在高处坠落和淹溺等危险、危害因素。 - 正确
- 错误
 
- 
				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可以设置员工宿舍。 - 正确
- 错误
 
- 
				尘肺病与从事的劳动强度无关。 - 正确
- 错误
 
- 
				下列工种中不属于特种作业的是()。 - A.焊工
- B.电工
- C.木工
 
- 
				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 - A.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室,撤离人员
- B.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
- C.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室
 
- 
				下列不是爆破员的安全职责的是()。 - A.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
- B.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爆破安全操作细则
- C.制止无安全作业证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 
				警戒人员接收到()信号后可以撤岗,人员和车辆可以恢复正常通行。 - A.预备起爆
- B.正式起爆
- C.解除警戒
 
- 
				水平扇形布孔的牌面多为近似水平,为了便于排粉,炮孔均上仰()的倾角。 - A.3°-5°
- B.6°-8°
- C.8°-10°
 
- 
				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 A.60%-100%
- B.80%-90%
- C.100%
 
- 
				根据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等条件,掏槽眼的排列形式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种。 - A.1
- B.2
- C.3
 
- 
				井下采掘作业发现有出水征兆时,应当()。 - A.停止前进
- B.探水前进
- C.快速前进
 
- 
				龟裂掏槽的掏槽眼数目取决于巷道断面大小和岩石坚固系数,在中硬以上岩石,一般3~7眼,眼间距离为()。 - A.6cm-16cm
- B.7cm-15cm
- C.8cm-15cm
 
- 
				对于大块、孤石等进行爆破作业,较合理的爆破方法是()。 - A.深孔爆破
- B.药壶爆破
- C.浅孔爆破
 
- 
				发放硐室面积为()m2。 - A.4
- B.5
- C.6
 
- 
				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 - A.环境疲劳
- B.全身性疲劳
- C.生理性疲劳
 
- 
				以下不是根据爆破作用指数不同对爆破作用性质和爆破漏斗进行的分类的是()。 - A.松动爆破
- B.抛掷爆破
- C.挤压爆破
 
- 
				采用孔底间隔装药结构时,可以用()作为间隔介质。 - A.水
- B.土
- C.沙
 
-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 A.30%
- B.40%
- C.60%
 
- 
				爆破结束后,剩余的爆破器材必须及时()。 - A.锁进现场的爆破器材箱内
- B.退库
- C.销毁
 
- 
				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的是()。 - A.矽尘
- B.振动
- C.照明不良
 
- 
				在炸药厂库设计和爆破器材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炸药的殉爆安全距离,以免造成(),从而扩大事故的危害。 - A.殉爆
- B.早爆
- C.燃烧
 
- 
				导爆索起爆网路应采用搭接、水手结等方法连接,搭接时两根导爆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cm。 - A.20
- B.15
- C.10
 
- 
				不同的炸药在同一()的作用下,有的很容易起爆,有的则较难起爆或不能起爆。 - A.内能
- B.外能
- C.机械能
 
- 
				当预裂孔与主爆孔一起起爆时,预裂孔应在主爆孔爆破前引爆,其时间差应不小于()。 - A.75ms-110ms
- B.75ms-100ms
- C.70ms-100ms
 
- 
				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 - A.迟报
- B.漏报
- C.谎报
 
- 
				孔底空气间隔装药中空气的作用是()爆炸冲击波的峰值压力,()炮孔周围岩石的粉碎性破坏。 - A.提高,减少
- B.降低,减少
- C.降低,增加
 
- 
				机械化装药的工艺安全操作技能中装药车整个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Ω。 - A.90
- B.100
- C.105
 
- 
				()是炸药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能准确测量的爆轰参数。 - A.爆力
- B.猛度
- C.爆速
 
- 
				平硐开拓占开拓工程中所占的比例()%。 - A.28
- B.38
- C.11
 
-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有向外开启的隔离门,硐室内净高不低于()m,长度、宽度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来确定。 - A.2
- B.3
- C.4
 
- 
				炸药的热分解随温度的升高而(),所以在储存炸药时堆放不要过密过多,要注意通风,保持常温,防止引起爆炸事故。 - A.加快
- B.不变
- C.减慢
 
- 
				独立避雷针应单独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小于()Ω。 - A.7
- B.9
- C.10
 
- 
				桶形掏槽时如果岩石较硬,也采用直径为()的大直径空眼。 - A.75mm-100mm
- B.80mm-105mm
- C.70mm-9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