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试题及答案1(支柱作业)
- 
				
班组长无权下达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停产撤人命令。
- 正确
 - 错误
 
 - 
				
支护工进入作业地点要检查通风设施是否良好,进作业地点前必须开通风机,防止憋气和中毒。
- 正确
 - 错误
 
 -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 正确
 - 错误
 
 - 
				
在人行道、运输道等处检撬,架线电源应确认停电后进行,铁轨作业区域两端必须设信号或派专人看守,及时汇报处理情况,做好交接班。
- 正确
 - 错误
 
 - 
				
撬砟机就是能够替代人工进行撬砟作业的机械。
- 正确
 - 错误
 
 - 
				
通风系统是指向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所组成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 正确
 - 错误
 
 - 
				
异常情况或特殊部位的检撬时适当控制石块落下位置。
- 正确
 - 错误
 
 - 
				
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职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
- 正确
 - 错误
 
 -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
- 正确
 - 错误
 
 - 
				
掘进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规程管理制度及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 正确
 - 错误
 
 - 
				
喷锚支护只能作为永久支护,不用于临时支护和处理冒顶事故。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 正确
 - 错误
 
 - 
				
安装锚杆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高压风吹扫干净。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
- 正确
 - 错误
 
 - 
				
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对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 正确
 - 错误
 
 - 
				
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指对某一工种的职工进行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
- 正确
 - 错误
 
 - 
				
木垛应选择规格长短一致的木料打成方形。
- 正确
 - 错误
 
 - 
				
光爆锚喷支护的含义是光打锚杆不喷混凝土。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 正确
 - 错误
 
 - 
				
坚硬岩体即使开挖深度超过千米甚至数千米,也可能不需要支撑而能够自稳。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企业各自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各层平台的距离,最大不超过10m。
- 正确
 - 错误
 
 - 
				
用车辆运送材料时,如果坑木超出车长,必须注意前后车辆和行人,拐弯要慢行,并注意前面是否有障碍物和是否会碰撞两帮。
- 正确
 - 错误
 
 - 
				
在树脂药卷没有固化前,严禁移动或晃动锚杆体。
- 正确
 - 错误
 
 - 
				
支护工应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 正确
 - 错误
 
 - 
				
把工程结构采用梯形状后,应力集中系数会明显减小。
- 正确
 - 错误
 
 - 
				
对手臂振动病的观察对象必须调离振动岗位,并应每年复查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 
				
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立即发出警报并撤人。
- 正确
 - 错误
 
 - 
				
喷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组成,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速凝剂。
- 正确
 - 错误
 
 - 
				
口对口人工呼吸应有节律、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14-16次。
- 正确
 - 错误
 
 - 
				
局部地压显现表现为,采空区上方大面积覆盖岩层极具冒落,冒落区相邻的采场压力剧增,出现矿柱压裂、采场巷道开裂及冒顶现象。
- 正确
 - 错误
 
 - 
				
顶梁与顶板应紧密接触,若顶板不平或局部冒顶时,必须用木料背实。
- 正确
 - 错误
 
 - 
				
严重锈蚀、变形、弯曲、径缩的锚杆杆体可以作支护使用。
- 正确
 - 错误
 
 - 
				
使用木质顶子时,要“小头朝上,大头朝下”。
- 正确
 - 错误
 
 - 
				
崩落采矿法地压显现特征与空场法相同。
- 正确
 - 错误
 
 - 
				
如果伤者伤在头部,需立即将伤在移送至新鲜风流处,再进行急救。
- 正确
 - 错误
 
 - 
				
为解决大深度支护问题可以采用()。
- A.喷锚支护
 - B.锚网支护
 - C.安装锚索
 
 - 
				
支架支设时,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的()。
- A.初工作阻力
 - B.初撑力
 - C.支架载荷
 
 - 
				
支柱工到达盲井井底口作业区域附近后,应首先()。
- A.开启局部通风机
 - B.开启压力水管路
 - C.撬浮石
 
 - 
				
井下探放水的方针应坚持()。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 
				
梯子下端禁止悬空,在上部必须用8#铁丝与平台固定牢固,铁丝绑扎不少于()。
- A.两道
 - B.四道
 - C.六道
 
 - 
				
对于采场内巷道有裂隙或局部的不能使用崩炮处理的浮石,可以采用()的方法处理。
- A.派人监护
 - B.顶木立柱
 - C.悬挂标志
 
 - 
				
当围岩表面和深部变形剧烈,工作锚固力丧失后。锚杆对围岩仍具有的约束力,称为()。
- A.粘锚力
 - B.切向锚固力
 - C.残余锚固力
 
 - 
				
每个矿井独立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至少应有()个。
- A.1
 - B.2
 - C.3
 
 - 
				
下列不属于喷锚支护类型的是()。
- A.“喷+锚”联合支护
 - B.“喷+锚+网”联合支护
 - C.“锚+网”联合支护
 
 - 
				
2002年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大类。
- A.8
 - B.10
 - C.13
 
 - 
				
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
- A.回风巷道
 - B.地下
 - C.地面
 
 - 
				
根据行为科学的知识,在分析事故的原因时,从人的角度要考虑()。
- A.人的情绪、气质、社会知觉等心理因素,以及人的动机、能力、需要等因素
 - B.体力、视力、体重等
 - C.年龄、性别、身高等
 
 - 
				
新进矿山的井下职工,矿山企业应当组织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下矿井工作前至少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学时是()。
- A.72
 - B.60
 - C.40
 
 - 
				
根据人的社会属性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的根本来源是()。
- A.人的需要
 - B.金钱
 - C.外部刺激
 
 - 
				
《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
- A.所有工作
 - B.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 C.工厂和矿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