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试题1(地下矿山)
-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正确
 - 错误
 
 - 
				
要保证矿山设备的安全性能,除了设计制造安全性能优良的设备外,矿山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工作十分重要。
- 正确
 - 错误
 
 - 
				
多人参与施救时,应当忙而不乱,有统一的指挥,相互有机配合,高效进行。
- 正确
 - 错误
 
 -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人员不得搭乘非载人带式输送机,不应用带式输送机运送过长的材料和设备。
- 正确
 - 错误
 
 - 
				
流动是指排土场的排弃物经暴雨冲刷浸透,混合成黏稠流体,迅速沿坡面向下的移动。
- 正确
 - 错误
 
 - 
				
需要支护的井巷,支护方法、支护与工作面间的距离,应在施工设计中规定。
- 正确
 - 错误
 
 - 
				
地下矿山的开采顺序应先开采竖井周围的矿体,再开采远处的矿体,即前进式开采。
- 正确
 - 错误
 
 - 
				
生产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正确
 - 错误
 
 -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 正确
 - 错误
 
 - 
				
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炸药与雷管应分别放在两个专用背包或装在衣袋内。
- 正确
 - 错误
 
 - 
				
井下敷设的电缆通过防火墙、防水墙或硐室部分,每条应分别用金属管或混凝土管保护。管孔应根据实际需要予以密闭。
- 正确
 - 错误
 
 - 
				
崩落采矿法是通过有计划地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来控制采矿地压的一种工艺,采用该方法首要前提是地表允许陷落,一般适用于价值不高的矿体或低品位矿石资源回采。
- 正确
 - 错误
 
 - 
				
排土场列车推送时,应有调车员在前引导。
- 正确
 - 错误
 
 - 
				
在潮湿或有水环境中使用的爆破器材,不应作防潮防水处理以免产生拒爆等现象。
- 正确
 - 错误
 
 - 
				
机械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主要有:夹伤、撞伤、切伤、擦伤、轧伤、传动装置卷人伤害、飞出物伤害等。
- 正确
 - 错误
 
 - 
				
高处作业时,不应抛掷物件,不应上下垂直方向双层作业。
- 正确
 - 错误
 
 - 
				
箕斗井可以兼做进风井。
- 正确
 - 错误
 
 - 
				
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 正确
 - 错误
 
 - 
				
乘坐吊桶人员应面向桶内,人数不应超过规定人数。
- 正确
 - 错误
 
 - 
				
矿体周围有经济价值的岩石(废石)称为围岩。矿体上部的围岩叫上盘围岩或顶板,矿体下部的围岩叫下盘围岩或底板。
- 正确
 - 错误
 
 - 
				
为有效利用资源,人员可在排土场作业区从事捡矿石、捡石材等活动。
- 正确
 - 错误
 
 - 
				
新职工要经矿、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调换工种人员不用进行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变形地压的大小只取决于围岩的应力状态。
- 正确
 - 错误
 
 - 
				
井下作业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威胁人的生命危险。
- 正确
 - 错误
 
 - 
				
高台阶排土场,应有专人负责观测和管理;发现危险征兆,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 正确
 - 错误
 
 - 
				
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超过规定时,不应用于提升人员。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多人遇险待救时,应根据“先活后死、先轻伤后重伤”的原则进行抢救。
- 正确
 - 错误
 
 - 
				
在开挖巷道中,通常是顶压大,侧压小,底压更小,甚至没有。
- 正确
 - 错误
 
 - 
				
起爆站(点)应设置在能够通视各警戒点和重要路口的安全地点。
- 正确
 - 错误
 
 - 
				
地压灾害会破坏矿井的通风系统。
- 正确
 - 错误
 
 - 
				
在松软或流沙层中掘进,永久性支护至掘进工作面之间,应架设临时支护或特殊支护。
- 正确
 - 错误
 
 - 
				
地下开采作业环境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积聚于通风不良的巷道低洼处。
- 正确
 - 错误
 
 - 
				
在运输巷道内,人员应沿人行道行走。在调车场内,人员可横跨列车。
- 正确
 - 错误
 
 - 
				
露天爆破装药前,遇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超过100m时应停止爆破。
- 正确
 - 错误
 
 - 
				
在人行道不够宽的巷道行走时,要随时注意躲避硐的位置,当车辆接近时,要及时进入躲避硐,等车辆过去后再出来。
- 正确
 - 错误
 
 - 
				
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物理因素,可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是()。
- A.红外线
 - B.紫外线
 - C.激光
 
 - 
				
吊桶上的关键部件,应每()检查一次。
- A.周
 - B.天
 - C.班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 A.应当向各级人民政府报告或者举报
 - B.必须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C.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爆破记录和雷管编码存档并保存()年以上。
- A.二
 - B.一
 - C.五
 
 - 
				
民用爆破器材产品的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应在外包装明显位置上标注生产许可证的编号和()。
- A.爆炸品标志
 - B.危险品标志
 - C.易燃品标志
 
 - 
				
从变电所到采场边界以及采场内爆破安全地带的供电线路应使用()线路。
- A.临时
 - B.固定
 - C.任意
 
 - 
				
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管理负责人
 - C.技术管理负责人
 
 - 
				
在使用运输、排土设备终止作业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 A.应打开动力电源
 - B.应切断水、气阀门
 - C.设备未停稳,人员不应上下设备
 
 - 
				
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至少应每月对井下空气成分、湿度、温度和水的PH值测定()次。
- A.1
 - B.2
 - C.4
 
 - 
				
采用房柱采矿法采矿时,为了避免地压集中,采区内各采场应采用正确的回采顺序。应当避免的回采顺序是()。
- A.由中央向两侧回采
 - B.由一侧向另一侧逐个回采
 - C.由采区两侧向中央推进回采
 
 - 
				
()是把电气设备中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进行接地。
- A.接零保护
 - B.保护接地
 - C.接线保护
 
 -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 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 A.设计审查后
 - B.竣工验收前
 - C.投入运行前
 
 - 
				
因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或因暴风雨、雪或有雷击危险不能坚持正常生产时,应();威胁人身安全时,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
- A.报告领导
 - B.继续作业
 - C.立即停止作业
 
 - 
				
装卸爆破器材时应设置警卫,禁止()。
- A.无关人员在场
 - B.小孩入内
 - C.妇女参加
 
 - 
				
地下深孔爆破,装药开始后,爆区()m范围内不应进行其他爆破。
- A.30
 - B.50
 - C.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