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尾矿库作业人员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进水构筑物与排矿口之间的距离应始终能满足安全排洪和尾矿水得以澄清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2. 避灾硐室进出口应有两道隔离门,隔离门应向内开启;避灾硐室的设防水头高度应在矿山设计中总体考虑。

    • 正确
    • 错误
  3. 企业要建立安全合理化建议与创新激励机制。

    • 正确
    • 错误
  4. 度汛准备不包括防洪抢险所需的物资、材料、用具等。

    • 正确
    • 错误
  5. 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或及时升井时,避灾人员应就近撤到紧急避险设施内。

    • 正确
    • 错误
  6. 如坝体浸润线超过控制线,应经安全技术论证增设或更新排渗设施。

    • 正确
    • 错误
  7. 了解筑坝后坝基压缩、重度、含水量等变化,不便分析裂缝与坝基变形的关系。

    • 正确
    • 错误
  8. 新职工要经矿、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调换工种人员不用进行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 正确
    • 错误
  9. 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不会引发矿山火灾。

    • 正确
    • 错误
  10.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正确
    • 错误
  11. 尾矿库的干滩越长,其浸润线越低。

    • 正确
    • 错误
  12. 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 正确
    • 错误
  13. 背水坡下部湿润饱和造成滑坡。

    • 正确
    • 错误
  14. 直径较大的机械浓缩池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直径较小的机械浓缩池一般采用中心传动。

    • 正确
    • 错误
  15.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 正确
    • 错误
  16.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作业环境的空气中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存在氮氧化物。

    • 正确
    • 错误
  17. 发生地震或其它强烈振动后应加强坝基检查。

    • 正确
    • 错误
  18. 离开生产岗位三个月以上的职工,上岗前均应结合班组情况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进行登记。

    • 正确
    • 错误
  19. 库区内有大的泥石流,泥石流栏截设施无效,可能导致洪水溃坝。

    • 正确
    • 错误
  20. 孔隙水压力观测至少选择1~2个横断面,排与排的高差约50~100m。

    • 正确
    • 错误
  21. 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

    • 正确
    • 错误
  22. 紧急避险应遵循“撤离优先,避险就近”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23. 沉积滩的坡度变缓,利于尾矿库的调洪。

    • 正确
    • 错误
  24.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 正确
    • 错误
  25. 设置在场区上游的挡水坝,应为不透水坝。

    • 正确
    • 错误
  26. 减少暴雨洪水的出库流量,可采取分流,截流等措施将洪流排至库外。

    • 正确
    • 错误
  27. 放矿支管应伸入库内较远的地方,避免矿浆回流冲刷子坝。

    • 正确
    • 错误
  28. 导致后期坝的外坡面或在沉积滩面出现大大小小的塌陷坑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坝体内出现漏砂。

    • 正确
    • 错误
  29. 经常调整放矿地点,使滩面沿着平行坝轴线方向均匀整齐。

    • 正确
    • 错误
  30.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 正确
    • 错误
  31. 因初期坝内坡面与坝基接触部位处理不严造成漏砂。

    • 正确
    • 错误
  32. 紧急避险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救生舱及其他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 正确
    • 错误
  33. 班组长无权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上级违章指挥。

    • 正确
    • 错误
  34. 较快加高或加宽子坝,不满足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的需要。

    • 正确
    • 错误
  35. 坝下独管放矿导致沉积滩的坡度变缓。

    • 正确
    • 错误
  36. 对于班组职工来说,下面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的是()。

    •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37. 尾矿库使用的特点是尾矿量由少到多,尾矿坝由()到高,在不同使用期失事,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

    • A.矮
    • B.低
    • C.短
  38. 作业人员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会使班组职工作业后的恢复期延长。

    • A.易患职业病
    • B.事故率上升
    •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39.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造成死亡8人和直接经济损失6千万元的事故是()。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40. 只有通过系统的检查观测和分析研究才能()裂缝的性质。

    • A.大小正常
    • B.粒度正常
    • C.正确判断
  41. 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管理负责人
    • C.技术管理负责人
  42. 企业发生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

    • A.小
    • B.相等
    • C.大
  4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安全技术措施
    • B.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 C.事故应急措施
  44. 尾矿排放方法有()、支管分散排放、独管排放等。

    • A.多点排放
    • B.支管集中排放
    • C.单管排放
  45. 坝前沉积大片矿泥会抬高坝体内的浸润线,因此,在放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矿泥分布于()。

    • A.坝中
    • B.坝后
    • C.坝前
  46. 因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或因暴风雨、雪或有雷击危险不能坚持正常生产时,应();威胁人身安全时,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

    • A.报告领导
    • B.继续作业
    • C.立即停止作业
  47. 在尾矿管理中,认识最肤浅的仍然是尾矿库渗流及其携带()对地下水的影响。

    • A.污染物
    • B.废弃物
    • C.矿物质
  48. 冰冻期事故期或由于某种原因确需长期集中放矿时,不得出现影响后续堆积坝体()的不利因素。

    • A.不稳定
    • B.稳定
    • C.抗滑
  49. 尾矿库滩顶标高的检测,其测量误差应小于()mm。

    • A.10
    • B.20
    • C.30
  50. 矿上涨速度较缓,可采取分片分期交替堆存的方法,以减少()渗漏或作事故备用场。

    • A.蒸发
    • B.正常
    • C.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