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1)
-
巷道贯通时,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在图上填明进度。
- 正确
- 错误
-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 正确
- 错误
-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
- 正确
- 错误
-
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一项基本制度,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它的实施。
- 正确
- 错误
-
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 正确
- 错误
-
行政处罚由国家特别授权的机关依法追究、强制执行,其他机关和组织无权进行处罚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后,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部分或单个雷管不起爆的现象即为拒爆。
- 正确
- 错误
-
探水地点不必要安设专用电话
- 正确
- 错误
-
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工应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 正确
- 错误
-
采煤工作面爆破安全要求,当采煤工作面工具未收拾好,机电设备、电缆未加保护,不准爆破。
- 正确
- 错误
-
煤矿生产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都是较为重要的工作,都必须重点去抓,不能有主次之分
- 正确
- 错误
-
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前后,在附近20 m内,必须洒水降尘。
- 正确
- 错误
-
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可少量运送爆炸材料。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 正确
- 错误
-
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在回风侧进行灭火
- 正确
- 错误
-
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O. 5 m。
- 正确
- 错误
-
无论正氧平衡炸药,还是负氧平衡炸药,其爆炸的安全性都会低于零氧平衡炸药爆炸的安全性。
- 正确
- 错误
-
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保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
- 正确
- 错误
-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三证制度,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和产品合格证。
- 正确
- 错误
-
严禁使用将发爆器两接线柱连线打火的方法检查发爆器输出电量的大小。
- 正确
- 错误
-
在井下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井下可用三轮车、自翻车运送爆炸材料。
- 正确
- 错误
-
使用单滚筒的机械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爆破的方法开出切口.
- 正确
- 错误
-
不同厂家生产的但型号相同的电雷管可掺混使用。
- 正确
- 错误
-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可采用松动爆破作为防突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新的安全监察体制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在安全管理上重管理轻监督的现象。
- 正确
- 错误
-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A.足够的氧气
- B.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 C.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 D.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
煤矿许用型瞬发电雷管之所以有较高的安全性,主要是在副起爆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消焰剂。
- 正确
- 错误
-
下列哪些是装配起爆药卷时常见的安全隐患()。
- A.装配地点不安全
- B.雷管脚线不短接
- C.一个药卷内放一个雷管
- D.雷管插入深度不够
- E.发爆器与雷管混放在一起
-
连线前应()。
- A.使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 B.连线人员不洗手
- C.检查连线地点安全状况
- D.检查母线是否破损
-
水炮泥具有()的作用。
- A.消焰
- B.降尘
- C.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 D.降温
-
违法行为,又称违法,是指人们()的活动
- A.违反法律
- B.违犯纪律
- C.具有社会危害性
- D.主管上有过错
-
以下关于风速的规定那些时正确的?()
- A.回采工作面的最高风速为6m/s
- B.岩巷掘进中的最高风速为4 m/s
- C.回采工作面的最低风速为0.25 m/s
- D.主要进、回风巷中的最高风速为8 m/s
-
属于法律的是( )。
- A.煤炭法
- B.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C.安全生产法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煤炭法
- B.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C.安全生产法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在有瓦斯的采掘工作面,允许使用的雷管是()。
- A.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
- B.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小于130 ms的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 C.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 ms的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 D.半秒普通延期雷管
-
炸药的化学变化形式有()。
- A.热分解
- B.燃烧
- C.风化
- D.爆炸
- E.爆轰
-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解决了目前安全生产面临的( )问题。
- 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
- B.煤炭生产中存在的乱采、滥挖行为
- C.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
- D.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抗灾能力差
- E.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较差
-
爆破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爆破前必须检查溜煤(矸)眼内堵塞部位()的瓦斯。
- A.上部空间
- B.下部空间
- C.上部和下部空间
- D.溜煤口
-
果实犯罪的特点是()
- A.不是有意识的犯罪
- B.有意识的犯罪
- C.有无危害结果都要定罪
- D.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 E.客观上只有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
-
周期来压主要表现形式时(),
- A.煤层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
- B.煤层顶板下沉量变大
- C.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增加
- D.煤壁片帮
- E.煤层顶板发生台阶下沉
-
心跳呼吸停止后的症状有()。
- A.瞳孔固定散大
- B.心音消失,脉搏消失
- C.脸色法绀
- D.神志丧失
-
炸药爆炸的热力学参数有()。
- A.爆热
- B.爆力
- C.爆温
- D.爆压
- E.爆容
-
一般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炮眼的装药量从大到小排列为( )。
- A.掏槽眼
- B.辅助眼
- C.周边眼
- D.顶眼
-
矿用炸药按使用条件分为()。
- A.煤矿许用炸药
- B.岩石炸药
- C.露天炸药
- D.硝铵炸药
-
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
- A.将伤员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 B.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
- C.将伤员的头侧过
- D.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异物
-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
- A.受伤人数
- B.患者的伤情
- C.地点
- D.患者的姓名
-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爆破。
- A.毫秒
- B.秒延期
- C.半秒延期
-
炮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变松软时,装药量应()。
- A.加大
- B.不变
- C.减少
-
加工引药时,电雷管必须()插入药卷内。
- A.将其一半
- B.将其2/3
- C.全部
-
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可以使瓦斯空气混合物气体温度()。
- A.降低
- B.不变
- C.升高
-
对发现事故预兆和险情,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又不及时报告,应追究()的责任。
- A.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
- B.领导
- C.段长
-
爆破作业说明书是()的主要内容之一。
- A.作业规程
- B.操作规程
- C.煤矿安全规程
-
正向起爆是将装有雷管的起爆药包装入靠近()处。
- A.眼底
- B.中间
- C.眼口
- D.距眼口2/3
-
在实施光面爆破时,周边眼起爆间隔时间(),井巷壁面平整的效果就越有保证。
- A.越长
- B.较长
- C.越短
-
炸药的()是炸药爆轰对爆破对象产生的压缩、粉碎和击穿能力。
- A.猛度
- B.爆压
- C.做功能力
-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A.18%
- B.19%
- C.20%
-
当爆破网路通电以后发生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 A.5min
- B.10min
- C.15min
- D.20min
-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进行抢救
- A.人工呼吸法
- B.清洗法
- C.心脏按压法
-
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光爆孔间距。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大于或等于
-
行政处分只能对()做出处分决定。
- A.单位
- B.个人
- C.单位和个人
- D.领导集体
-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A.1.50%
- B.2.00%
- C.3.00%
-
煤矿井下爆破应按瓦斯危险程度选用相应安全等级的()。
- A.硝铵炸药
- B.煤矿许用炸药
- C.乳化炸药
- D.水胶炸药
-
爆破工必须作为()人员固定在每个爆破作业地点,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爆破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 A.专职
- B.兼职
- C.专职或兼职
-
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以上的距离。
- A.0.2 m
- B.0.3 m
- C.0.4 m
- D.0.5 m
-
矿用防爆标志符号“d”为()设备
- A.增安型
- B.隔爆型
- C.本质安全型
- D.充砂型
-
()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发爆器。
- A.严禁
- B.不得
- C.不能
-
处理拒爆时,要在距拒爆眼至少()处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 A.O.2 m
- B.0.3 m
- C.O.4 m
- D.O.5 m
-
当爆破网路通电以后发生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 A.5 min
- B.10 min
- C.15 min
- D.20min
-
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矿山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
- A.刑事责任
- B.行政责任
- C.民事责任
-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外担任警戒工作。警戒线处应设置()或拉绳。
- A.警戒牌
- B.栅栏
- C.栏杆
-
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
- A.8~12次
- B.16~20次
- C.30~36次
-
间距小于()的平行巷道,其中一个巷道爆破时,两个工作面的人员都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 A.5 m
- B.10 m
- C.15 m
- D.20 m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吊筒升降速度不得超过()。
- A.1 m/s
- B.2 m/s
- C.3 m/s
-
浅眼装药、爆破大块岩石时,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
- A.0.3m
- B.0.5m
- C.0.6m
-
某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将爆破母线敷设在管路一侧引发了早爆事故。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A.母线连接不实
- B.杂散电流通过母线输入雷管引爆
- C.网路连接方法错误
-
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法规是()。
- A.煤炭法
- B.矿山安全法
- C.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毕准。
- A.1.5%
- B.2.0%
- C.3.0
-
规定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是()。
- A.矿产资源法
- B.煤炭法
- C.矿山安全法
- D.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有效贮存期为()。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的方针。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A.1m/s
- B.2m/s
- C.3m/s
- D.4m/s
-
()是指炸药爆炸时引起与其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爆炸的现象。
- A.传爆
- B.殉爆
- C.拒爆
-
某采煤工作面在爆破处理大块岩石时发生瞎炮,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A.用手将雷管拔出
- B.在岩块上放糊炮引爆
- C.在瞎炮眼0.3m处平行打炮眼装药、爆破
-
炸药爆炸是一种()。
- A.物理爆炸
- B.化学爆炸
- C.核爆炸
-
煤矿许用炸药要在满足爆破能力的前提下,在爆破时实现()。
- A.负氧平衡
- B.零氧平衡
- C.正氧平衡
-
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
油料火灾不宜用()灭火。
- A.水
- B.沙子
- C.干粉
-
向炮眼内装药时,若炮眼内的煤粉未掏干净,会导致()。
- A.降低炸药的敏感度
- B.爆燃
- C.炸药受潮
-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外担任警戒工作。警戒线处应设置()或拉绳。
- A.警戒牌
- B.栅栏
- C.栏杆
-
()是产生拒爆或瞎炮的主要原因。
- A.杂散电流
- B.炸药变质
- C.炮眼间距过大
-
煤矿井下作业()放明炮、糊炮。
- A.没有瓦斯时可以
- B.不得
- C.严禁
-
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开关和()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电源
- C.专用电动机
-
测定电雷管、电爆网路电阻时,专用电表的输出电流不得大于()。
- A.10mA
- B.30mA
- C.50mA
- D.100mA
-
使用变质炸药的主要危害是()。
- A.爆破时出现爆燃
- B.拒爆
- C.影响爆破效果
-
爆破地点距采空区()前,必须通过打探眼等有效措施,探明采空区的准确位置、范围以及赋存瓦斯、积水、发火等情况。
- A.5 m
- B.10 m
- C.15 m
- D.20 m
-
炮眼深度超过2.5 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A.0.5 m
- B.1.0 m
- C.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