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爆破工题库及答案(1)
- 
				
在井巷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中,单位炸药消耗量大小取决于炸药的性能,岩石的性质,巷道断面的大小,炮孔的直径、深度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经验公式并参照国家定额标准确定。
- 正确
 - 错误
 
 - 
				
采掘工作面遇到断层、破碎带时,应采取少装药、放小炮或不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工应携带爆破资格证和有班组长签章的爆破工作消耗单到爆炸材料库领取爆炸材料。
- 正确
 - 错误
 
 - 
				
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如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要等5min,方可沿线路检查,找出原因。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工可携带矿灯进入爆炸材料库领取爆炸材料。
- 正确
 - 错误
 
 - 
				
发爆器长时间不用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并取出电池。
- 正确
 - 错误
 
 - 
				
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机械电气设备等导电体相接触。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 正确
 - 错误
 
 - 
				
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 正确
 - 错误
 
 - 
				
为了提高掘进效率,工作面可以边打眼边装药。
- 正确
 - 错误
 
 - 
				
采煤工作面爆破时的主要爆破参数是指( )。
- A.炮眼角度
 - B.炮眼深度
 - C.炮眼间距
 - D.炮眼装药量
 - E.最大控顶距
 
 - 
				
一般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炮眼一般有( )。
- A.掏槽眼
 - B.辅助眼
 - C.周边眼
 - D.底眼
 
 - 
				
引起早爆的原因有( )。
- A.杂散电流
 - B.炸药变质
 - C.静电
 - D.冲击
 - E.封孔质量差
 
 - 
				
爆破母线与( )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
- A.电缆
 - B.电线
 - C.信号线
 - D.管道
 
 - 
				
水炮泥具有( )的作用。
- A.消焰
 - B.降尘
 - C.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 D.降温
 
 - 
				
爆破连线的方式有( )。
- A.串联
 - B.并联
 - C.混联
 - D.簇联
 
 -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 )的规定。
- 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同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 C.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 D.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 E.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 
				
炮泥具有( )的作用。
- A.保证炸药充分反应
 - B.降低温度和压力
 - C.阻止炽热固体颗粒飞出
 - D.延缓爆生气体与瓦斯接触
 - E.防止崩人
 
 -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 )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 A.挂红
 - B.挂汗
 - C.空气变冷
 - D.出现雾气
 - E.水叫
 
 -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 A.足够的氧气
 - B.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 C.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 D.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遇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 A.停止作业
 - B.采取措施
 - 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 D.发出警报
 
 - 
				
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通风防尘、喷雾洒水、刷洗岩帮等。
- A.煤层注水
 - B.湿式打眼
 - C.使用水炮泥
 - D.安装粉尘传感器
 
 -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 )。
- A.受伤的人数
 - B.患者的伤情
 - C.地点
 - D.患者的姓名
 
 - 
				
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必须( )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 A.由外向里
 - B.由里向外
 - C.加强支护
 - D.开掘通道
 
 - 
				
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积聚的地方有( )。
- A.掘进下山迎头
 - B.掘进上山迎头
 - C.回风大巷
 - D.工作面上隅角
 
 -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下列哪些属于《特别规定》所列举的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 A.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 B.瓦斯超限作业
 - C.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 D.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 
				
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 A.有毒性
 - B.窒息性
 - C.爆炸性
 -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 E.煤与瓦斯突出
 
 - 
				
井下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风流中的(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 A.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 B.风速及温度
 - C.每人供风量
 - D.瓦斯抽放量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A.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 B.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
 - C.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D.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地方政府
 -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本单位负责人
 
 - 
				
架棚巷道每次爆破前,必须对迎头( )棚子进行加固。
- A.5m
 - B.10m
 - C.15m
 - D.20m
 
 - 
				
采用( )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 A.秒
 - B.毫秒
 - C.半秒
 - D.半毫秒
 
 - 
				
当爆破地点附近(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 A.20m
 - B.15m
 - C.10m
 - D.5m
 
 - 
				
铜、铁管管壳壁厚不应小于( )mm。
- A.0.1
 - B.0.2
 - C.0.3
 - D.0.4
 
 - 
				
停工区内瓦斯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的,必须在24h内( )。
- A.封闭
 - B.排放
 - C.抽放
 - D.设置栅栏
 
 -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 )。
- A.人工装岩
 - B.电钻打眼
 - C.一切作业
 - D.正常开炮
 
 - 
				
矿井反风风量不得低于( )的40%。
- A.正常风量
 - B.最大风量
 - C.最小风量
 - D.平均风量
 
 -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A.1.5%
 - B.2%
 - C.2.5%
 - D.3%
 
 - 
				
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最大允许值为( )。
- A.1%
 - B.0.5%
 - C.1.5%
 - D.2%
 
 - 
				
通过对爆破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为因素
 - B.爆破器材
 - C.爆破技术
 - D.失效爆破材料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列》,对辖区内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的是各级( )。
- A.公安机关
 - B.劳动部门
 - C.物资部门
 - D.法律部门
 
 -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
- A.可以停止工作
 - B.严禁装药、爆破
 - C.严禁使用电气设备
 - D.可以继续工作
 
 - 
				
瓦斯爆炸时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 A.17%
 - B.18%
 - C.12%
 - D.20%
 
 - 
				
通电以后拒爆时,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 ),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 A.5分钟
 - B.10分钟
 - C.15分钟
 - D.20分钟
 
 - 
				
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 )指导下进行,并应当班处理完毕。
- A.班组长
 - B.瓦检员
 - C.爆破员
 - D.当班队干
 
 - 
				
两个工作面贯通时,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 )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
- A.0.5%
 - B.1%
 - C.1.2%
 - D.1.5%
 
 - 
				
硝化甘油类炸药的爆速可达( )m/s.
- A.1500-3500
 - B.1500-4500
 - C.1500-5500
 - D.1500-6500
 
 - 
				
处理拒爆时,在距拒爆炮眼( )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 A.0.2米
 - B.0.4米
 - C.0.3米
 - D.0.5米
 
 - 
				
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 ),方可起爆
- A.3秒
 - B.5秒
 - C.10钟
 - D.1分钟
 
 - 
				
爆破材料库和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附近( )范围内,严禁爆破。
- A.30米
 - B.50米
 - C.80米
 - D.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