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工考试题库2
-
瓦斯抽采排放钻孔直径大,钻孔暴露煤的面积也大,则抽出瓦斯量较小。
- 正确
- 错误
-
钻进过程中,发现煤壁松动、片帮、来压、见水或孔内水量水压突然加大或减小以及顶钻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
- 正确
- 错误
-
开采煤层瓦斯未卸压钻孔排放时,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可根据抽采时间、瓦斯压力或瓦斯流量的变化来确定。
- 正确
- 错误
-
开采煤层瓦斯未卸压钻孔排放时,钻孔孔底间距应小于或等于钻孔有效排放钻孔的4倍。
- 正确
- 错误
-
开采煤层瓦斯未卸压钻孔排放时,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是指在规定的排放时间内,在有效的排放半径范围内的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降到安全允许值。
- 正确
- 错误
-
如果采空区距地表不深时,可以从地表向采空区打钻孔抽采。
- 正确
- 错误
-
未卸压煤层的瓦斯钻孔抽采适用于渗透率较大的地质条件。
- 正确
- 错误
-
若在下邻近层掘汇集瓦斯巷道进行抽采,即为下邻近层瓦斯抽采。
- 正确
- 错误
-
预抽瓦斯后,如无实测数据,可据煤层瓦斯抽采率不大于20%进行效果检验。
- 正确
- 错误
-
下邻近层瓦斯抽采不是指位于开采层下部的邻近层抽采。
- 正确
- 错误
-
对于下邻近层瓦斯抽采,由于下邻近层存在冒落带,所以不考虑上部边界。
- 正确
- 错误
-
即使不采取相应的定向钻具或定向钻具组合,也可保证抽采钻孔的有效长度。
- 正确
- 错误
-
上邻近层瓦斯抽采,可以在上邻近层掘汇集瓦斯巷道进行抽采。
- 正确
- 错误
-
施工穿层钻孔时,钻场不可布置在开采层的准备阶段运输巷内。
- 正确
- 错误
-
邻近层的瓦斯抽采,可采用倾斜高抽巷,沿走向间距一般取150~200m。
- 正确
- 错误
-
邻近层倾斜高抽巷沿走向方向的间距,主要决定于开米层回米工作面采后所形成的卸压空间。
- 正确
- 错误
-
预抽本煤层瓦斯,采用交叉布孔是为人工增加煤层渗透率。
- 正确
- 错误
-
开米煤层群时,回采煤层的顶、底板围岩将发生冒落、移动和卸压,透气性系数增加。
- 正确
- 错误
-
预抽本煤层瓦斯,交叉布孔方式中除打垂直于走向的平行钻孔外,还打斜交钻孔,形成互相连通的钻孔网。
- 正确
- 错误
-
个体防尘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和防尘安全帽。
- A.防尘眼镜
- B.防尘口罩
- C.防尘耳塞
-
当米面推过倾斜高抽巷约20m时,即达到活跃期,但只有少量卸压瓦斯能被抽出
- 正确
- 错误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 A.88dB(A)
- B.90dB(A)
- C.94dB(A)
-
防止尘肺病发生,预防是根本,()是关键。
- A.个体防护
- B.综合防尘
- C.治疗救护
-
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
- A.安全区
- B.无突出危险区
- C.突出偶发区
-
当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明显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组长立即组织人员(),并报告调度室。
- A.继续进行观察
- B.按避灾路线撤出
- C.撤离到进风巷
-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 A.闭合
- B.切断
- C.将电源接地
-
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时,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如果空气中的氧气降低到()以下时,会使人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 A.8%
- B.17%
- C.12%
- D.15%
-
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未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
- A.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 B.突出危险工作面
- C.突出偶发工作面
-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 A.34℃
- B.30℃
- C.26℃
- D.40℃
-
安装甲烷传感器时,必须垂直悬挂,距()不得大于300mm。
- A.支架
- B.两帮
- C.顶板
- D.底板
-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 A.0.5%
- B.0.75%
- C.1.0%
- D.1.5%
-
在标准大气压下,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
- A.1%~10%
- B.5%~16%
- C.3%~10%
- D.10%~18%
-
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要行人、通车的巷道内,必须按规定设置()。
- A.防爆门
- B.风桥
- C.风硐
- D.风门
-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 A.0.5%
- B.1.0%
- C.1.5%
- D.2.0%
-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 A.0.5%
- B.0.75%
- C.1.0%
- D.1.5%
-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A.12%
- B.16%
- C.18%
- D.20%
-
在正常工作中,通风机应实现“三专、两闭锁”。两闭锁是指()。
- A.风机和刮板输送机闭锁、瓦斯电闭锁
- B.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 C.风电闭锁、瓦斯和电钻闭锁
-
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
- A.650~750℃
- B.750~850℃
- C.600~700℃
-
一般情况下,导致生产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占主要地位。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环境的因素
- D.不可知的因素
-
在爆炸性煤尘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氧气浓度低于()时,煤尘不会发生爆炸。
- A.10%
- B.12%
- C.15%
- D.18%
-
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 A.生产
- B.防火
- C.防治水
- D.防突
-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并切断电源。
- A.全风压进风流处
- B.全风压回风流处
- C.附近避难硐室
- D.移动式救生舱
-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
- A.停止作业
- B.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 C.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 D.限时作业
-
上下井乘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下井乘罐时可以尽量多地搭乘人员
- B.可以乘坐装设备、物料较少的罐笼
- C.不准乘坐无安全盖的罐笼和装有设备材料的罐笼
- D.矿长和检查人员可以与携带火药、雷管的爆破工同罐上下
-
入井人员严禁穿()衣服。
- A.棉布
- B.化纤
- C.白色
- D.花色
-
人力推车时,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
- A.30m
- B.5m
- C.20m
- D.50m
-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作业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 A.0.5h
- B.1h
- C.2h
- D.3h
-
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 A.1
- B.2
- C.3
- D.4
-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人员清点制度。
- A.出入井
- B.出井
- C.入井
- D.井内
-
煤层顶板按照其与煤层的距离自近至远可分为()。
- A.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 B.基本顶、直接顶、伪顶
- C.直接顶、伪顶、基本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