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工试题练习(1)
-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 A.0.5%
- B.1.0%
- C.1.5%
- D.2.0%
-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A.12%
- B.16%
- C.18%
- D.20%
-
在正常工作中,通风机应实现“三专、两闭锁”。两闭锁是指()。
- A.风机和刮板输送机闭锁、瓦斯电闭锁
- B.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 C.风电闭锁、瓦斯和电钻闭锁
-
在爆炸性煤尘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氧气浓度低于()时,煤尘不会发生爆炸。
- A.10%
- B.12%
- C.15%
- D.18%
-
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
- A.650 ~ 750℃
- B.750 ~ 800℃
- C.600 ~ 700℃
-
一般情况说,导致生产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占主要地位。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环境的因素
- D.不可知的因素
-
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 A.生产
- B.防火
- C.防治水
- D.防突
-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并切断电源。
- A.全风压进风流处
- B.全风压回风流处
- C.附近避难硐室
- D.移动式救生舱
-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
- A.停止作业
- B.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 C.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 D.限时作业
-
上下井乘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下井乘罐时可以尽量多地搭乘人员
- B.可以乘坐装设备、物料较少的罐笼
- C.不准乘坐无安全盖的罐笼和装有设备材料的罐笼
- D.矿长和检查人员可以与携带火药、雷管的爆破工同罐上下
-
入井人员严禁穿()衣服。
- A.棉布
- B.化纤
- C.白色
- D.花色
-
人力推车时,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不得小于()。
- A.30m
- B.5m
- C.20m
- D.50m
-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作业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 A.0.5h
- B.1h
- C.2h
- D.3h
-
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 A.1
- B.2
- C.3
- D.4
-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人员清点制度。
- A.出入井
- B.出井
- C.入井
- D.井内
-
煤层顶板按照其与煤层的距离自近至远可分为()。
- A.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 B.基本顶、直接顶、伪顶
- C.直接顶、伪顶、基本顶
-
矿井需要的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
- A.1m3
- B.2m3
- C.3m3
- D.4m3
-
矿井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 A.0.0024%
- B.0.00025%
- C.0.0005%
- D.0.00066%
-
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内。
- A.盖严的塑料桶
- B.盖严的玻璃瓶
- C.盖严的铁桶
- D.敞口的铁桶
-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时,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
- A.20%
- B.16%
- C.12%
- D.14%
-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
- A.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流方向逃生
- B.立即佩戴自救器,逃生
- C.立即采取一起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 D.继续工作,静观其变
-
关于矿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井下有照明地点,可以两个人合用一盏矿灯
- B.充电房领到的矿灯,不必再进行检查
- C.矿灯的灯锁失效、玻璃罩有破裂,但亮度达到要求时就可以使用
- D.领到矿灯后,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带入井下
-
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 A.10m
- B.20m
- C.30m
- D.50m
-
在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A.0.5%
- B.0.75%
- C.1.0%
- D.1.5%
-
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 A.0.5%
- B.0.75%
- C.1.0%
- D.1.5%
-
一般情况下,煤尘的()越高,越容易爆炸。
- A.灰分
- B.挥发分
- C.发热量
-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 A.0.5%
- B.0.75%
- C.1.0%
- D.1.5%
-
在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严禁爆破。
- A.0.5%
- B.0.75%
- C.1.0%
- D.1.5%
-
掘进工作面采用的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 A.5m
- B.10m
- C.20m
- D.30m
-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后,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
- A.瓦斯浓度
- B.通风设备状态
- C.电源状态
- D.二氧化碳浓度
-
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
专用排放瓦斯巷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当达到该值应发出报警信号。
- A.2.5%
- B.1.5%
- C.1%
-
煤矿井下临时停工的作业地点()停风。
- A.可以
- B.不得
- C.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与否
-
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通常是指过流、漏电、()。
- A.保护接地
- B.过电压
- C.失电压
- D.过载
-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
- A.采煤工作面
- B.岩巷掘进工作面
-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
()使用矿灯人员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 A.严禁
- B.允许
- C.矿灯有故障时才允许
-
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因通风机停风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
- A.停业作业,停业机电设备运转
- B.停止作业,维持机电设备运转
- C.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
-
发出的矿灯,应能最低持续正常使用()。
- A.8h
- B.10h
- C.11h
- D.12h
-
当巷道中出现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和煤焦油味,表明风流上方有()隐患。
- A.瓦斯突出
- B.顶板冒落
- C.煤炭自燃
-
空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具有爆炸性。
- A.12.5%~75%
- B.13% ~65%
- C.20%~50%
- D.30%~50%
-
矿井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内开动。
- A.5min
- B.10min
- C.15min
- D.20min
-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报警值为()。
- A.1.00%
- B.0.50%
- C.1.50%
- D.2.00%
-
硫化氢气体的气味为()。
- A.臭鸡蛋味
- B.酸味
- C.香味
-
在井下建有风门的巷道中,风门不得少于()道,且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 A.1
- B.2
- C.3
- D.4
-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供电”,是指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电源
- C.专用电动机
-
开放型断层两盘是分离运动的,断层为煤层瓦斯排放提供了通道。在这类断层附近,通常煤层的瓦斯含量减少,其涌出量则()。
- A.增大
- B.减少
- C.不变
-
凡长度超出()而又不通风或者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 A.6m
- B.10m
- C.15m
-
背斜构造的轴心上部通常比相同深度的两翼瓦斯含量(),特别是当背斜上部的岩层透气性差或含水分时,往往积聚高压的瓦斯,形成“气顶”。
- A.相同
- B.低
- C.高
-
封闭型断层,由于两盘相互挤压,其本身的透气性差,割断了煤层与地表的联系,从而使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瓦斯压力增加,则其瓦斯涌出量()。
- A.增大
- B.减少
- C.不变
-
井下从业人员要确保自己不“三违”,发现别人有“三违”现象则()。
- A.可以不问
- B.不需指出
- C.必须指出并令其纠正